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中砼裂缝的防治 李彬桂

发表时间:2021/5/31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3期   作者:李彬桂
[导读] 摘要:水利水电建筑施工周期长、技术要求高、提升施工质量难度大。
        广西国瑞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广西南宁  530023
        摘要:水利水电建筑施工周期长、技术要求高、提升施工质量难度大。砼为水利水电建筑核心材料,其凝结质量关乎水利水电建筑整体质量,实际施工进程中,易受外界因素影响,如温度、操作等,其凝结冷却后出现裂缝较为常见,难以保证水利水电建筑防水效果,对水利水电建筑使用质量及年限造成严重影响。因此,需根据项目实际状况,对砼施工中关键点予以把控,进行针对性防治,避免产生裂缝。
        关键词:水利水电建筑施工;砼裂缝;防治策略
        1 砼裂缝防治的必要性
        在水利砼施工进程中,出现裂缝较为常见,是水利水电建筑质量核心影响因素。裂缝类型较多,如温度裂缝、干缩裂缝、塑性裂缝等,其中,干缩裂缝对砼结构受损较为严重,多发生于墙板部位,裂缝深浅不均。多数水利水电建筑会由于砼出现裂缝造成多种不良后果,如坍塌、渗漏等,对人员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影响施工效率及质量。部分水利水电建筑中,裂缝未造成直观的影响,但其使砼结构受损,遭受外界冲击刺激下,易发生安全事故,难以发挥工程价值。因此,水利水电建筑施工进程中,需分析砼裂缝形成因素,切实做到早发现、早针对,减少砼出现裂缝。
        2 水利水电建筑施工中砼裂缝的类型及形成因素
        2.1 水利水电建筑施工中砼裂缝的类型
        2.1.1干缩裂缝
        干缩裂缝通常出现在砼养护两周后,砼在外界因素影响下,其内部水分损失较多,造成严重形变,其内部湿度变化较小,其形变程度越小。此类型裂缝多以网状细小裂缝呈现,其宽度约为0.05~0.2mm,针对较薄梁板中,主要以短向延伸分布。干缩裂缝降低砼渗透能力,进一步损伤钢筋,使砼承载能力、持久性大幅度下降。形成此类裂缝的因素较多,如水泥成分、剂量、水灰比等。
        2.1.2塑性收缩裂缝
        砼凝结冷却之前,若其表面损失水分速率过快,易发生塑性收缩裂缝,此类裂缝多在干热或大风季节,主要形态为中间较宽、两边细长,且没有连续性,长短不一,最短为20~30cm,最长为200~300cm。其主要由于砼在完全凝结前,自身未有较强的强度,在外界因素影响下,使其表面水分丢失速率过快,内部湿度短期内发生变化,使砼发生较大收缩形变,其强度难以抵挡自身收缩,形成塑性收缩裂缝。其与凝结时间、水灰比、温度等均有关。
        2.1.3沉陷裂缝
        沉陷裂缝形成因素较多,如地基结构不均衡、填土不充实等,尤其在冬天模板放置于冻土层上,随着气温升高,冻土层逐渐解冻,产生不均衡的沉降,使砼形成沉陷裂缝。此种裂缝呈现为贯穿性裂缝,其实际延伸状况与沉陷成正比,温度变更对裂缝的宽度影响不显著,待地基形变稳定后,其沉陷裂缝也定形。
        2.1.4温度裂缝
        砼体积较大时,在水热化影响下,其内部产生大量热量难以散发,使其内部温度大幅度上升,同时砼表面散热速率较快,内外形成较大温差,散发热量不均衡,使其内外热胀冷缩程度不一,造成砼产生的拉应力不均,拉应力值超过砼强度最大范围,造成砼出现裂缝,此类主要在施工后阶段。裂缝延伸形态无显著特征,多以纵横交错为主。
        2.1.5施工裂缝
        砼施工程序较多,施工技术要求较高,历经制作、脱模、运输等多个环节,受隔离因素影响,出现多形态裂缝,如横向、竖向、水平等,其主要由于浇筑之前未浸透、模板与砼粘连、堆放位置不当、拆模振动较大等均可形成裂缝。
        3 水利水电建筑施工中砼裂缝成因
        3.1 温度因素
        温度为砼发生裂缝核心成因,水利水电建筑砼在初期凝结进程中,若外界温度变化较大,对最终凝结成效具有重要影响,易产生结构裂缝。

一般正常状况下,砼结构凝结拉应力与其自身强度相匹配,表明砼凝结正常;砼内外温度差异较大,使其表面应拉力与其强度相距较大,尤其在凝结初期,砼自身强度较小或并无强度,受外界因素影响,表面散热较快,内部热量难以散出,使表面拉应力超过强度最大值,易出现结构裂缝。两边体积较重、中间较轻,是致使砼出现裂缝的核心特征。
        3.2 材料因素
        砼施工进程中,材料一旦出现问题,易导致配比不当,影响砼施工质量。在配比进程中,水泥剂量较多、水灰比较大等,均会对凝结最终成效造成影响。材料使用不当或配比不合适,均会使砼收缩程度不均,如泥沙含量较多,使其收缩程度加大。砼收缩程度与内外拉应力存在较大差异,会增加砼结构出现裂缝的风险。对材料存放未加以重视,水泥堆放在较为潮湿的区域,使其强度降低无法满足施工要求,最终导致结构产生裂缝。
        3.3 人员因素
        人员为砼施工核心因素,在实际施工进程中,受人为因素影响,出现砼裂缝较多,为水利水电建筑质量保证首要解决的问题。在砼施工进程中,未严格根据施工规范及标准进行操作,易使最终凝结冷却效果不佳。大体积砼施工时,施工若未标准化、规范化,易使砼结构出现裂缝。管理进程中未能对砼施工严格把控,对其细部未加以关注,养护进程中缺乏预防及保护体系,会使砼抗压能力下降,最终养护效果不佳,增加砼出现裂缝的风险。
        4 水利水电建筑施工中砼裂缝的控制策略
        4.1 加强施工设计,规范施工流程
        水利水电建筑设计进程中,应根据项目实际状况,严格根据相关标准及规范,对砼进行设计,形成完善的施工流程,保障砼施工质量。在具体设计进程中,应全方位掌握项目环节全方位掌握,将其施工中各个环节及薄弱环节加以管控,对易出现裂缝部位加强关注及防治措施,提前管控将影响砼产生裂缝因素,减少砼结构出现裂缝。应对其结构进行加固钢筋设计,根据施工实际状况,对其施工技术进行科学设计,明确加固流程,减少低配钢筋对砼拉应力的影响,降低砼出现裂缝概率。
        4.2 以施工规范为准,科学设置配比
        砼配合比对砼施工质量较为重要,在具体施工进程中,对材料质量、配比要求较高。为杜绝砼结构出现裂缝,施工材料选取时,不能将价格归类为唯一评判标准,实际采购前,需将市场实际状况了解,核查各个供应商资质,对其质量加以控制,材料进行配比时,应严格根据相关国家标准进行操作。若使用的骨料收缩能力较大时,可根据实际状况增大水灰比,为砼凝结效果提供支撑;外加剂选取层面应选取活动性混合材料为宜,如煤灰等,可提升砼水热化进程中温度,缩减砼结构内外温差,降低发生裂缝概率。若有必要可根据施工实际状况,配备一定数量的钢筋,以增强砼拉应力,使其内外拉应力处于均衡状态,防止产生裂缝。
        4.3 适当实施修补,进行专项处理
        在实际施工进程中,砼结构出现裂缝,应对其加以修复,根据实际状况,选取合适的裂缝处理措施,如表面覆盖、填充等,减少砼裂缝对工程整体质量影响。覆盖法主要适用于浅层裂缝,将其表明裂缝进行打磨,再填充裂缝;填充法主要将裂缝进行开凿操作,使其呈现为特定的槽型,待槽型处理完毕后,将其材料注入即可。
        结 语:
        水利水电建筑中,砼施工质量对其工程整体质量较为关键,若其施工中出现裂缝,易造成工程坍塌、渗透等不良状况,使水利水电建筑价值难以发挥。施工进程中,应根据实际状况,对其施工各环节加以控制,在易出现裂缝部位,应制定针对性防治措施,避免砼结构出现裂缝,保障水利水电建筑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杨绪辉.水利水电建筑施工中砼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16):175-176.
        [2]蒋新光.水利水电建筑施工中砼裂缝的主要原因及防治技术[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6):150-151.
        [3]徐喆,周海疆.对水利水电建筑中砼裂缝问题的浅谈[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7):2531.
        [4]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完善措施[J].梁发彪. 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