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港油田井下作业公司第四修井分公司 天津市滨海新区 300280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更加的开放,更加的关注自身的安全问题。现在,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井下作业的安全保证了,那么企业的形象就会变好,在人们心中会树立一个很美好的形象,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但是现在,井下作业频繁的出现事故,对井下的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很严重的影响,同时,对于石油工业的发展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很多人都不想要来到这里工作,造成人员短缺,不利于石油的开采,也会对企业的正常运营发展造成影响。
关键词:油田;井下作业;质量管理
1、油田井下作业现状
油田井下工作是保证油田产量、维持油田生产的必要的作业。井下作业工作被认为是极其危险和艰苦的工作。油田行业属于高危行业,爆炸、火灾等事故屡见不鲜。由于其工序复杂、操作繁琐、人员流动性强、人员无法集中管理、工作场地移动性强给油田管理人员带来了困难。其次由于井下施工设备仪器较多、多为粗苯大型的机器,容易造成人员的伤亡。油田井下作业的特性决定了人员作业时屡次发生事故意外。油田井下安全问题令人堪忧。而安全操作和安全管理是能够有效遏制意外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
消除安全隐患不仅能够提供井下作业人员的积极性,还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政策方针。现如今石油井下作业存在着最突出的问题是:①事故发生频繁,重大人身伤亡事故没有能够进行有效地解决和遏制,隐患依然存在。这不仅让井下工作人员在心里对于作业没有安全,大大降低了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还减慢了井下作业的进度,对于油田的勘探和开发不利。②很多油田施工地都贴着一切为了安全、安全为了生产。井下作业必须注重安全生产、以人为本的标语。但是这种意识并没有深入人心,仅仅是空口号。井下操作人员在作业时存在不规范操作,管理人员没有落实安全工作。整个工作团队纪律懒散、态度不正、作风不严谨。③井下作业是以班或组为单位的,团队的良好的运转是要靠合理、有效的机制来保证,若没有严明的管理体制,那么管理从何谈起,工作人员的安全如何保障。所以管理机制问题也是导致事故高频发生的制约性因素。
2、常出现的问题
井控装备包含的元件较多,如井口防喷器、控制装置、内防喷工具、钻井液配套装置、监测仪器等,一般井深较浅的低压油田只配备主要设备,而较深的高压气井配备的井控装备较为齐全,井控设备配备完善程度与安全管理密切相关;另一方面,井控设备性能不均衡,设备设计原理、材质选择、加工制造水平、安装是否规范、使用和维护是否科学等都会影响井控设备性能的发挥。
2.1井控工艺不合理
井控工艺不合理的主要表现有:对油田地质地层状况掌握不全面,影响地质设计或工程设计的科学性,同时还缺乏有针对性的井控措施。作业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要求规范操作,增加了后期修井作业的难度;钻井液或修井液设计不合理,如为加快机械钻速或者降低成本,使用低密度的钻井液。
2.2人员操作或者指挥失误
油田生产已经基本实现了自动化,但仍需要使用大量的现场操作人员,若工作人员在操作中或指挥中发生失误,违章作业,很容易引发安全事故。对油田人员操作或指挥失误事件进行分析发现,通常发生的不规范操作有:起钻时,管柱在井内体积逐渐减小,井内液面下降,减小了液体压力,容易引发溢流,操作人员未及时向内灌注井液;此外,还有井漏问题、井喷问题、洗井问题等多数是人为原因引起的。
2.3井控安全問题原因分析
设备管理安全体系不健全。
井控装备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最主要原因是设备管理安全体系不健全,首先,井控意识不强,对井控设备管理要求低;其次,井控设备安全教育培训缺乏针对性,培训成为形式上的活动,而缺乏有效性,导致基层操作人员的井控技能低于实际需求水平。再次,井控设备管理权责不明。井控设备较多,管理面广,需要不同部门的人员积极配合,管理难度较大。现有的管理体系虽然制定了管理责任,但没有将责任、权力和利益落实到岗位和人员上,管理制度形同虚设。最后,设备管理体系本身存在问题。目前,井控设备检测主要由施工方完成,在施工进度、施工成本与质量发生冲突时,会牺牲质量保全进度和成本;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缺乏专业化标准,更加大了管理难度。
2.4缺乏科学的人才培训机制
井下作业人员工作流动性大,虽然经过了岗前培训,但缺乏实践经验,对生产过程中的危险事故认识较少。而且人才培训缺乏针对性,没有建立分层次培训机制。任何部门、任何岗位接收的培训内容一样,缺乏实效性,这都导致了人员操作失误或指挥失误的状况发生。
3、井下作业质量管理
井下工作质量管理,油井生产过程中,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比较大,这使得在实际的作用过程中具有较大的工作量,这使得很多油井在开展作业初期,其作业质量管理控制工作中没有全面的规章制度,即使是制定了相关的规章制度,也大多没有规范性的文件做指导,这使得在井下作业的过程中,难以保证其作业质量,并且对于其作业成本具有较大的影响,人力资源与物力资源的浪费现象比较严重,这严重制约了油田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油田企业想要有效的提升自身的经济效益,在现有基础上提升其井下作业质量管理控制水平是非常必要的。
3.1加强员工整体素质的培养
要根据实际的施工要求及工作分配来完成工作人员的素质培养,包括专业技能方面、工作态度方面、责任心方面及人员写作方面。要有针对性地根据施工分配要求进行人员的培训工作,对相应的岗位进行不同方案的培训。技术管理人员的培训要偏向管理方面,技术操作人员的培训要专攻操作技能,这样才能实现科学合理的人员质量管理。
3.2加强员工作业的标准化
井下作业质量管理控制工作中,严格依据相关的作业标准。一切生产活动高效开展的基础就是标准化作业,如果没有完善的作业标准,各项工作无序、无规范的开展,这很难保证相关的施工质量,井下作业在实际的作业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并且其涉及技术复杂,施工过程中面临着较大的风险,如果在施工过程中缺乏相关的施工标准,将很容易导致施工质量问题,导致工程事故的发生,这就需要在井下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中,依据各项施工工艺的实际特点,制定出标准化的施工要求,并在实际工作中对标准的执行情况进行定期的检查,将所制定的标准切实的应用于实际的井下作业工作中,这对于其管理与控制水平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结语:井下作业施工质量是油、水井能否正常工作的关键,对保持油田长期稳产、上产以及提高油田整体经济效益的意义重大。然而生产实践表明,井下小修施工常存在一些质量问题,修后油井不能正常生产的现象时有发生,甚至有的油井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修井作业达三次,不仅影响了油井生产,还增加了生产成本,给油田造成了无法挽回的经济损失,所以对于油田勘探开发以及生产中保证井下作业安全有质量的进行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张可航.井下作业井控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应对探讨[J].中国科技博览,2016.
[2]张志立.关于对油田井下作业安全管理的探讨[J].企业文化旬刊,2017(9).
[3]滑波.井下作业施工过程中安全生产管理措施探讨[J].文渊(高中版),2019,000(004):397.
[4]魏翔.试论石油开采井下作业的风险与安全管理措施[J].决策探索:中,2019,606(02):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