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渗透稠油油藏开发的难点及主要对策

发表时间:2021/5/31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3期   作者:王晓彤
[导读] 摘要:近年来在我国稠油油藏开发过程中,低渗透稠油油藏由开发难度大,成本高,过去一直被忽视,这里主要是过去对这种低渗透性油藏的重视不够。
        大港油田第二采油厂第一采油作业区  天津市  00280
        摘要:近年来在我国稠油油藏开发过程中,低渗透稠油油藏由开发难度大,成本高,过去一直被忽视,这里主要是过去对这种低渗透性油藏的重视不够。低渗透稠油油藏已成为现阶段重要的原油开发方向。但是在开发低渗透稠油油藏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制约的因素和难点。因此开展研究低渗透稠油油藏开发中存在的难点,并对所遇到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及解决办法。
        关键词:低渗透稠油油藏;油田开发;对策
        1、低渗透油田开发的基本特点
        低渗透油田是指储层渗透率低、丰度低、单井产能低的油田。随着低渗透油田开发时间的延长,普遍出现了原油产量下降、综合含水上升、供液不足、注水压力升高等问题。在采取增产、增注措施效果不明显的情况下,通常采取提高注水压力的方式来增加注水量和注采压差。这种方式虽然可以增加注水量,但很难改变油井产量下降的问题。由于注水压力不断升高,导致注水井套管损坏严重,需要不断更新管线等设施,导致生产运行费用、维修费用和管理费用逐年增加,影响了油田的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通常,低渗透油田整体压裂改造措施有以下几种方式:①油井和注水井对应压裂;②仅对油井进行压裂,注水井采用增注的方式;③只对油井进行压裂,水井不采用增注的方式。上述三种方式各有优缺点,具体应用哪种开采方式,应根据油田开发方案要求和实际开发情况进行选择和调整。
        2、低渗透稠油油藏开发的难点问题
        2.1低渗透稠油油藏原油流动性差,开采难度大
        普通稀油油藏的成藏条件要优于稠油油藏,受原始成藏条件影响,稀油油藏的圈闭及盖层都要好于稠油油藏。普通油藏在原油的粘度、密度、流动性等方面相对稠油油藏都具有优势,主要表现在最终采收率,普通油藏流动性好,原油密度低,在较低密度的井网下就可以达到很高的开采效果,相比稠油油藏,原油密度大,流动性差,达到同等采收率必须通过增大井网密度,优化开采工艺,付出相对较高的成本,才能达到。因此原油的开采难度更大。
        2.2粘度高,阻力大,依靠地层能量开发,产量和压力下降快
        由于稠油油藏的渗流阻力较大,储层的温度较低,尤其是薄差油层,连通性差,且边底水容易上侵,进而导致稠油油藏利用地层能量开发时间相对较短,大多数稠油区块只有1.3-2.2%的天然能量阶段采收率,后转为人工注入能量开发方式。弱忽视人工地层能量的补充,过度消耗天然地层能量方式开发,会造成地层压力的急速下降,导致外部边底水的快速上侵,造成油藏过早水淹,这些都不利于稠油油藏人工能量开发,严重者导致油藏原始地层条件受到破坏,导致油田过早进入递减期,产量不断减少,使油田的开发处于被动。
        2.3稠油型油藏渗透性不均,裂缝发育,油井的水淹,汽窜现象严重
        无论是低渗透性稠油油藏还是高渗透性稠油油藏,都存在着汽窜、水淹现象,以辽河油田锦45块为例,该断块是断层遮挡成藏的断块型油藏,受早期大地构造运动及岩层特性等因素,使得油藏中的微断层较为发育,同时受古沉积环境和河道运移环境的影响,这个稠油断块的岩层渗透性从低—中—高在不同井区均有体现。因此,在生产过程中,这个断块会出现局部水淹非常严重的同时还能有的区域水淹又非常轻。汽窜方面也大致如此,裂缝发育密集区汽窜更为严重,储层稳定区,汽窜较轻。但如果地质工程人员在油井采出,井网部署方面能充分考虑储层发育及裂缝分布特点,合理调控布局,可以减轻相关问题的造成的开发矛盾。
        2.4地层应力会阻碍原油的开发
        由于低渗透稠油油藏常用的开发方式为蒸汽吞吐,而地层压裂是提高开采效果的技术手段。在压裂裂缝的延展方向与开裂大小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地层应力的大小与分布,因此在开发过程中要做好针对地层应力作用与影响方面的研究及预测工作。


        3、低渗透稠油油藏的开发对策
        3.1优先在原油最为富集的区域进行开发
        我国的稠油油藏埋藏相对较深,开发较为困难,其含油面积分布不集中,由于成藏条件的不同及周边干扰因素等特点决定低渗透油藏的开发不能采用常规的开发模式,而低渗透稠油油藏的油层相对较薄,油层发育较差,故具有一定的开发难度,且开发的成本也相对一般油藏高。所以,为了保证低渗透稠油油藏的最終开发效果能得到有效提升,应优先在原油最为富集的区域进行开发,并在此基础上向周边区域进行扩展,这样才能保证合理的对低渗透性稠油油藏进行开发,相应的降低技术门槛,提高经济效益。
        3.2提前对地层进行能量补充,延缓地层压力降低
        由于我国低渗透稠油油藏具有较小的储层渗透性,故通过相对于常规油藏较早的能量补充方法,可以延缓油藏的地层能量衰减,保护油藏,稳定产出。而稠油油藏补充能量的方式大多采用蒸汽吞吐,这种方法不能有效合理的补充地层能量,只能延缓地层能量过快的下降。而补充稠油油藏能量相对较好的方法是蒸汽驱和火驱,但这几种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点及缺陷。提前补充地层能量的方法:在油井利用原始地层能量开采一段时间后,地层能量还有富余的条件下,将油井转为蒸汽吞吐开采,并尽量调低抽油机的运行参数,让地层能量得到补充的同时缓慢释放,在吞吐期间动态监测人员可以根据油井处于构造的位置,油井的水淹情况,采出情况进行调整注汽强度,注汽速度以及机采方式,对于原油水淹不重,粘度较低的井区可以采用螺杆泵冷采技术,而对于边水严重上侵的井区可以加大边水孔道周边井的参数,抽排边水,保障上游采油井的运行稳定。而蒸汽驱和火驱可以在常规蒸汽吞吐后期进行方式转换开发,补充地层能量,对油藏进行剩余油挖潜。总之,在开发前期低渗透性稠油油藏存在异常高压,且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可以利用原始地层能量进行开发,并在靠近边水区进行能量补充,利用边水的弹性提高原油的采出,从而起到提高原油采收率的作用。
        3.3运用高效的射孔技术和压裂酸化技术
        低渗透稠油油藏,由于高效的射孔技术具有穿透性好,孔道直线性好等特点,因此被广泛的应用在油田开发中,这种技术不仅能有效的提高采油效果,还可以有效改善油井的压裂效果,能提升低渗透油层的开发效果。油井压裂酸化技术是采用人工方法在井的周围形成微裂缝,这大大增大了近井地带油层的渗流能力。酸化技术是根据现场油层的岩性特点,配合适当的酸对油层压裂后的裂缝和原有的渗流孔道,进行优化,增加其导流能力,从而促使低渗透稠油储层油井的生产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并能降低地层的破裂压力。
        3.4运用深抽的下泵技术
        由于地层属于低渗透油层,在开发中后期无论是地层压力还是渗流能力都会不同程度的降低,这往往造成部分井的供液能力下降,影响油藏的开发。故在开发低渗透油藏的过程中,应不断提高油井的产液量,增大井底的生产压差,并加深下泵深度,可以采用过油层下泵技术,这就要求在油井钻井设计过程中设计较深的油井口袋,并在射孔后做好防砂工作。井下深抽技术广泛应用可以保持产量的相对平稳,减缓产油递减速度,提高抽油泵泵效的目的。
        结语:总之,高效合理的开发低渗透稠油油藏对我国稠油开发的发展及油田开发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不断的加大相关方面的研究及与世界稠油同行间的交流合作,对在开发过程中所遇到的难点应及时的解决及整理,并不断地推进技术革新和创新,大胆的引入及应用新工艺和新技术,提高石油的开采效率,进而为我国及世界的低渗透稠油油藏的开发研究更好的技术。
        参考文献:
        [1]张永青.低渗透油田开发的难点及主要对策[J].化工设计通讯,2017(7).
        [2]徐文江.海上低渗透油田有效开发技术突破方法[J].石油科技论坛,2014(3):37-40.
        [3]马国财.低渗透油藏地质特征与开发对策分析[J].化工设计通讯,2019,v.45;No.202(04):245-245.
        [4]杨辉,聂静雅,陈漆林,等.低渗油田开发的难点和主要对策[J].名城绘,2020(2):0036-00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