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局集团公司天津客运段
摘要:随着高科技的信息发展,铁路对于城市之间的连接变得愈发重要,与之伴随而来的是路联网的复杂化、车速度的加快化。保证旅客运输安全是铁路运输必不可少的义务。高铁作为运输工具,加强其旅客列车安全已成为高铁运输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本文在分析高铁旅客安全管理现状的基础上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高铁旅客;旅客安全;列车运输;安全管理
1 引言
近年来,乘坐高铁出行已成为大众们的首要选择,道路运输安全管理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当前我国铁路对高铁的更新改造投入了巨大的精力,然而高铁一直呈现负荷运转状况,行车安全保障体系的制定也尚未完善。高铁列车安全直接关系到旅客的人身、生命及财产安全,也关系到铁路运输业的健康发展。因此,高铁列车应更加重视旅客运输安全,注重旅客意外安全防控,实现有效的旅客列车管理,从而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2 高铁旅客列车安全管理的现状分析
2.1 安全管理概念落后
通常,相关管理者在处理铁路安全事故时习惯根据现有的安全管理经验去感官判断,过于重视安全责任判定和纪律分析,而不是就事故原因本身而言,缺乏专业的事故综合能力及危机应急能力。因此,高铁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存在不能与时俱进的落后状态,将处理事故的关键点集中在违纪行为管理上,不侧重“管、教”的双管齐下,这种欠缺专业素质及能力的铁路人给高铁运输管理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
2.2 安全教育培训落实难
国铁集团要求铁路从业人员应当掌握安全生产所需的知识,并将安全操作技能熟练应用到工作中,从而提高职业危害事故的预防和应急能力。但是,在实际的高铁工作中,安全教育培训在涉及具体操作的行为时其执行要求较低、落实标准较松,同时工学结构矛盾亟待解决,这直接影响到了安全教育培训的最终成效。有些地区的高铁班组尚未能成功地将安全管理理论制度与落实相关行为相结合,或者只是机械化地完成上级部门培训任务,不结合具体班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化地培训,从而未能达到安全教育培训的真正目的。
2.3 设施管理仍需改进
由于旅客列车的高度机动性以及缺乏训练设备和设施的特定管理方法,安全管理尚未取得重要成果。由于高铁设施维修的高技术含量,维修人员很难将旅客列车设备设施的故障隐患完全排除,可能在无形中导致设备设施的管理效果低于预期。此外,一部分中小高铁站由于未考虑到高铁快运业务的推出,使得客货进出通道交叉重叠,其载运设备、站内设施的差异对铁路旅客列车的安全性影响也有所不同。
3 高铁旅客列车存在的安全问题分析
3.1 旅客安全意识薄弱
目前很多一部分旅客认为高铁旅客安全是铁路部分的事,旅客只需坐车即可。然而事实却非如此,在运输途中,旅客摔伤、砸伤、撞伤、烫伤、挤伤等伤害屡见不鲜,比如旅客不注意站台与列车缝隙处导致其滑倒摔伤;旅客未将行李箱平稳放置,放在在格挡上导致行李箱滑落砸伤路人;旅客在接水时过满,未拧紧瓶盖导致意外烫伤;带小孩的旅客在车厢端门开关门处多次跑跳,可能被夹伤。以上五种高铁旅客列车伤害到目前仍有许多旅客反复“触电”,这些也都是旅客自身安全意识薄弱的体现。
3.2 班组安全作用不足
安全生产的最终落脚点是班组。从班组团队角色的角度来看,存在一部分列车长及相关管理人员缺乏自我管理能力,也缺乏有针对性的管理意识和工作态度,只是引导班组团队基本上完成了上级领导要求的工作,并纠正了上级领导发现的问题,但很少去建设性、创新地主动发现不良现象,班组的安全作用并未得到充分的发挥。
3.3 急救人员专业素质缺乏
当前,大多数高铁都配备了急救箱,然而遇到突发急救事件,高铁上医疗救援人员的救援技能较低,不能有效控制旅客突发病情,只能寻找同列车的医生旅客进行帮助,旅客生命安全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得到最大化的保障。
4 确保高速旅客列车安全的措施
4.1 加强安全宣传指导
充分利用火车广播,提高旅客的铁路安全和出行知识,加强旅客乘车安全常识宣传,齐全规范地设置各类安全标识。乘务人员应提醒带幼儿的旅客在走动、接开水时要注意自己的孩子防止摔伤、挤伤、烫伤;提醒每位旅客平稳防止好行李箱并将尖锐物品取出;建议旅客注意地面水渍,防止滑倒摔伤;对大件行李物品及万向轮行李箱采取防溜措施;发现在车厢内吸烟的旅客应及时制止。
4.2 增强班组人员的责任感
班组人员必须严格遵守《铁路旅客运输管理规定》的要求,规范作业,充分实现自动控制和组织建设,完善旅客列车安全管理措施和相应的安全控制措施,引导乘务员积极控制和共同努力。在“责任心+责任制+基本功=安全正点”的安全生产基本经验中,班组人员应当牢固树立了“客运安全绝无小事”的概念,增强了班组团队人员的责任感,并根据现有条件不断提高了他们的安全感、服务意识,致力于帮助旅客基本消除不安全的隐患。列车长应具有强大的责任心,“抓三防、把三关”作为思想教育和安全活动的主要内容,严格遵循工作安全责任制度,指导高铁乘务人员树立强烈的安全意识、提升专业的素质教育,使得高铁运输管理的管理水准、综合能力的整体增强。
4.3 做好安全预防及应急处理
乘务员要时刻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在车门口进行旅客上下车引导时做好安全提醒工作,在车内时要全方位地把关安全技要,向旅客普及常见的乘车安全隐患,比如行李架、小桌板、开水炉的注意细节等。有关消防设施应按照有关规范和标准的要求进行配置,班组人员在异常情况下进行快速反应训练以确保安全。由于火车运行的特殊性和突发疾病的发生,急救人员定期培训考核技能,与医疗机构合处编写高铁急救手册、推出“高铁医疗志愿者”计划等,以确保每例突发急救事件都能妥善处理,必须最大程度地挽救每位旅客的生命和健康。
5 结束语
“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是党和国家的一贯政策,也是铁路人对铁路运输质量标准的基本要求。随着高铁的建设和现有线路的改造,铁路将在未来的中国交通基础设施中将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当前铁路旅客运输的安全形势仍然严峻,高铁部门积极响应国务院安委会和应急管理部以“消除事故隐患,筑牢安全防线”的号召,不断健全铁路安全责任体系,加大安全宣教力度,深化隐患排查治理,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同时也呼吁各方应建立高水平的安全意识,加强自上而下的安全责任,努力提高铁路客运的安全水平,为全力推进现代化铁路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尹盼盼.政府监管下铁路旅客运输安全及服务质量问题与对策探讨[J].铁道经济研究,2020(04):15-17.
[2]本报评论员.把确保安全作为铁路工作的根本前提和基础[N].人民铁道,2020-01-17001.
[3]牛艳丽.实现张呼高铁客运作业持续安全对策及方法研究[D].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19.
[4]谢川豫,孙子佳.“高铁堵门”事件中的应急警务问题审视[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18,3003:109-114.
[5]王东黎,阮志刚,梅敏烽,周新军.旅客列车餐车经营现状及发展方向探讨[J].铁路节能环保与安全卫生,2014,406:282-284.
[6]龚军.搞好综合治理 确保高铁安全运营[J].理论学习与探索,2014,04: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