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港油田采油二厂第二采油作业区 天津 300280
摘要:随着我国油气勘测开发理论与开发技术的不断完善与发展,使得国内油气开发领域的建设规模不断拓展。现阶段,以低渗透油藏为代表的油田已经大范围地分布在全国各个油田地区当中。低渗透油藏主要是指油层储层渗透率较低且丰度低的油田,一般来说,这种类型的油田具备的单井产能也相对较低。最重要的是,随着开采时间的延长,这类油藏往往普遍存在着综合含水上升的情况,使得原油产量明显降低,不利于油田企业经济效益的长远发展。本文首先分析低渗透油藏的基本特征,然后探讨影响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注水替油
前言:油田低渗透油藏指的是油田内部缺乏充足的可开采油量,石油分子内部也没有较强的聚合性,油田中虽然有着较多的数量,但由于石油产出较少,所以开采的技术难度却比较大。因为我国低渗透油藏占比较大,且社会对于油田资源需求极大,所以对于油田开采企业而言,就必须要深入研究油田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技术,从而提升低渗透油藏的开采力度。
1、低渗透油藏的基本特征
低渗透油藏的储层性质和储层流体的渗流特性都不同于常规油田,地应力系统的变化也容易导致岩石结构产生变形,这导致低渗透油藏的开发特征和规律不同于常规油田。低渗透油田的储集体大部分为砂岩储集体,由于成岩作用的影响,岩石中的孔隙和喉道比较细小,束缚水的饱和度高,表现出显著的非均匀性,裂缝发育较多,体现双重介质特点。在开发过程中,储层压力快速下降,导致部分天然微裂缝被封闭,造成储层渗透率降低,油井的产业量和产油量都出现降低。此时即使将地层压力重新恢复至原始压力,已经闭合的裂缝也无法重新打开,储层渗透率也不可能恢复至初始水平。因此低渗透油藏的后期开发效果相对较差。此外,低渗透油田所在地区自然环境普遍比较脆弱,开采过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也必须得到重视。
2、影响低渗透油田开发效果的因素
2.1油层渗透率低
低渗透油藏指的就是油层孔隙平均孔隙直径在26μm到43μm之间,表面积在2m2到20m2之间。因此低渗透油藏有着孔隙微小、喉道细小、表面积大的特点,低渗透油藏在开发难度上比较大,开采的效果不是很理想。
2.2启动压力梯度
因为低渗透油藏具有以上几种特点,在表面分子力的作用下,油层的渗透率较低,石油渗透可能出现非典型达西定律的渗流特点,压力梯度轴线与渗流直线段延长线在坐标原点无法相交,石油渗透率随着压力梯度变大而下降。
2.3储层连通性差
低渗透油田因为其边及底水不活跃、渗流阻力大、弹性能量小、储层连通性差的特点,只有一小部分油田呈现出高压,剩余油田的采收率在弹性阶段都不会大于百分之二,开采的难度较高,对开采的效率产生一定影响,当我们以消耗天然气对油田进行开采时,油田的产量随着地层压力下降还会降低。
2.4注水效果缓慢
低渗透油藏正式开采前需要经过压裂改造,但是开采的效率也比较低,产量只有中高渗透油藏的几十分之一。低渗透油藏注水井的吸水效果低,注水井附近地层压力随着启动压力的升高上升较快,如果泵压与井口压力相同时,吸水停止,一些注水井因为注水受到影响而被迫停止注水。同时低渗透油藏注水效果缓慢、渗流阻力大、注水时间较长,大约半年到1年的时间才能满足油田注水标准要求。
2.5见水产油量低
低渗透油藏因为受到油水粘度比例、岩石湿润性等因素的影响,见水产油指标较低,油田产量与油田的含水量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旦含水量较大、产量就会下降,压裂后的低渗透油藏在地应力的作用下,会随着压裂裂缝的方向延伸。
3、保证低渗透油田开发效果的对策
3.1选择富集区域
通过对我国一些低渗透油藏统计资料调查分析发现,油层的含油面积宽,但是有效厚度窄,油田单位面积储量小。所以工作人员在实际的低渗透油藏开发过程中,以三维模拟技术和钻探试油资料为基础,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工作原则,对低渗透油田前期岩层发育程度和发育区域进行评估和描述,了解和掌握低渗透油层油水粘度比例变化规律,率先对油层发育较好、储量丰富的富集区域进行开发、建设、投入,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后,实现经济效益的不断扩大、滚动、高效,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3.2制定井网方案
低渗透油田的开发过程中基础环节涉及的内容比较多,主要包括井距的缩短、井网方案的制定、井网密度的增加,建立完善的长效驱动体系和大驱动压力梯度,基础环节是加快低渗透油藏开采进度、提升低渗透油藏开采效率,控制投资成本的关键。所以在低渗透油藏的开发过程中,施工人员的工作理念要进行转变,以实事求是为原则,以油田勘探资料为依托,科学合理的制定井网方案,实现平行裂缝方向布井、井距缩短、线性注水、减少排距等目的,保障低渗透油藏开采需求的基础上,对低渗透油藏的开采效率及开采质量进一步提升。
3.3采取高效射孔
低渗透油田开发效果与射孔技术有着密切的关系,低渗透油田的开发效果随着射孔技术穿透越深而变得越好,同时想要保障低渗透油藏的完整度,还要实现高效射孔技术具有高强度、稳定传输、穿透深、负压等特点,提高低渗透油藏生产效率的同时,还能起到分散地层破裂压力、提高抗压裂效果的目的。所以工作人员在实际的开发过程中,需要改变传统的思想理念,坚持实事求是,高度重视射孔技术的研究和开发,科学合理的使用高效射孔技术,达到提高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的目的。
3.4优化压裂设计
低渗透油藏开采中优化压裂技术是其中的关键环节,对压裂改造流程进一步落实,发挥其重要作用。所以工作人员在实际的低渗透油藏开发过程中,一定要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改变传统的思想理念,高度重视压裂设计优化环节,对油藏中涉及到的裂缝渗透率、裂缝位置、裂缝宽度、裂缝长度等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保障其与油水运动及采注井网之间的相互配合,满足生产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向着稳定化、高产化、持续化的方向发展,实现油田开发产量和效率的不断提升。同时单个井的工程设计要以设计优化为基础,实时对施工流程进行检测,对获得的数据参数及时分析,保障压裂评估效果的准确度。
结语:目前我国的低渗透油藏开发技术已经逐渐的趋于成熟,追赶上世界发达国家水平,但是我们还要继续的努力,加大研究和开发力度,不断的提升低渗透油藏的开采效率与开采质量,促进我国石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姜楠.低渗透油藏地质的开发与研究[J].石化技术,2017,24(10):245.
[2]黄鑫,李虎成,闫森.低渗透油藏地质的开发与研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7,37(17):82-83.
[3]王晓辉,王卫忠,杨传奇,陈世海.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9,39(02):48-49.
[4]王香增.低渗透砂岩油藏二氧化碳驱油技术[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