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民生新闻节目的发展与创新思考

发表时间:2021/5/31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3期   作者:崔雨桐
[导读] 摘要:众所周知,伴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创新与发展,我国也完成了由以前的传统电视领域向高端互联网领域的飞速跨越。
        黑龙江广播电视台  150090
        摘要:众所周知,伴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创新与发展,我国也完成了由以前的传统电视领域向高端互联网领域的飞速跨越。由于各种新型媒体的不断融合与涌现,势必将给以前的传统电视媒体产生强烈的冲击。回顾以前的民生新闻不难发现,他们所挖掘并传播的新闻事件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尖锐且十分普遍的社会问题,可想而知他们的受众群体会有多么的庞大。但时代更迭物换星移,当科技的进步促使网络与新型媒体的有机结合后,电视民生新闻也终于难逃英雄末路的悲凉。穷则思变,当电视民生新闻渐已江河日下,唯有改革与创新才是其仅剩的出路。但改革与创新的同时也须紧跟时代的潮流而不随波逐流,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己方优势,合理的分配和利用宝贵的社会资源,以图他日东山再起。
        关键词:融媒体;民生新闻;改革创新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在信息媒体与网络紧密结合之后,许多种类的全新信息媒体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兴起,这使得广泛受众接收各式信息的途径越来越丰富。新型媒体的传播和发展也势不可挡的给电视民生新闻产生强烈的冲击。综上所述,本文将详细分析当今电视民生新闻中出现的一些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并归纳总结有关电视民生新闻改革创新的有效经验。
        一、民生新闻的弊症
        (一)民生新闻的制作冗繁内容乏味
        电视新闻的栏目制作形式冗繁,即便在热门的民生新闻板块,其栏目形式依然呆板繁杂。在这种状况之下,不仅工作量多且复杂,而且还要耗费相当多的时间去完善不足,很难完成对新闻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的保证,不能将新闻在第一时间展现在广大受众眼前。以前的民生新闻制作过于分散,倘若某一个环节出了状况,则会影响到整体的新闻能否顺利展现。[1]首先在题目的选择上,相关负责人就要反复斟酌。选题的优劣关系着受众收视率的高低,优秀的民生新闻选题是提高栏目收视率的重要因素,只有抓人眼球且内容深刻的民生新闻选题才能引发广大受众的观看兴趣,从而使广大受众增强对该栏目的关注度。正因为如此,栏目负责人员在民生新闻的选题上则费心费力,必须时刻关注广大群众生活中所发生的的热点事情。其次在采访对象上,只有选择一名正确的目击证人,才能将事情的完整经过准确地还原出来,通过对话采访的形式,不仅能够调动观众的好奇心,而且有利于相关撰稿人员在编写新闻稿件时对事件准确性的把握。但此操作过程耗时耗力,牵扯人员过多,后期编辑也是困难重重。最后是栏目主持人的细心录制,把民生新闻中的诸多内容有所取舍地展现在广大受众眼前。由此可见,以前的电视民生新闻制作冗繁单调,且牵一发而动全身,弊端显而易见。
        (二)内容老套受众积极性低
        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当今时代,在过去盛行的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已经不再是广大受众接收讯息新闻的重要途径,将取而代之的是更快更便捷的诸多新型媒体,加之手机的广泛普及,这一趋势将会愈发明显。[2]据近几年调查显示,电视民生新闻受众日渐减少,收视率更是逐年递减,情况令人堪忧。

具体原因包括栏目题材老套,缺乏观众吸引力,思维模式上则依旧然以保守的编写观念为指引,没有顺应时代潮流,与当今融媒体的发展要求格格不入,更不具备融媒体开放包容的特征,相比之下民生新闻显得更加的沉闷单调,而且观众参与感低,不能随心所欲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大大打击了广大受众的积极性
        二、民生新闻的改革
        (一)民生新闻的融媒改革
        在当今时代融媒体迅猛发展的情况下,民生新闻也应当顺应时代潮流进行融媒改革。民生新闻选题要求应当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而且其传播的方式也应该突破传统的局限,可以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吸引受众群体。例如在手机客户端播放电视中的同一栏目,取长补短利用网络传播速度快的优势,以求达到扩大电视栏目覆盖率的目的,充分发挥电视栏目权威性的优势,搭上融媒体这辆快车,扩大民生新闻的宣传力和影响力,将本身作为广大受众诉求的窗口,将广大受众的心声一一报道出来,增强受众互动感,从而达到提升栏目质量和收视率的目的。
        (二)增大民生新闻的宣传力度
        民生新闻与当代的社会发展相关联的前提,就是必须先与其他新型媒体密切结合。通过互联网传播速度快的优势和自身的选题吸引力来吸引广大受众,以期达到提升栏目质量和收视率的目的。扩大宣传的第一任务是对民生新闻的发展模式进行改革,营造出特有的电视栏目品牌优势,充分利用诸如脸书、微信公众号等相关媒体大力宣传,挖掘更多的民生新闻受众,与此同时应积极扩大电视栏目影响力,加大宣传与广告的力度,在互联网中占领有利地位,以商业化模式运作,使电视民生新闻朝着品牌化产业化趋势发展[3]。
        (三)增强广大受众的参与度
        民生新闻的选材来源于生活也必将回归于生活,由此可见,如果想要获得民生新闻的长期发展,增强和广大受众之间的互动力度是最好的方式之一,充分利用融媒体所建立的平台和广大受众取得紧密联系,让广大受众提高参与的积极性,与此同时还可以利用新媒体建立的平台与受众进行友好互动,充分了解广大受众对民生新闻的良好建议和看法,这能使我们与广大受众的距离进一步缩短,这也能给广大受众带来更好的体验感。
        结束语
        时代在更迭社会在进步,无论是电视民生新闻亦或是其他的单位或企业,如果一味地因循守旧不懂得变通,不能够顺应时代的潮流,那么他也终将摆脱不了被时代抛弃的命运。电视民生新闻的改革和发展,更不应该一味随波逐流,应该抛弃以前的陈旧理念,不要故步自封,应该勇于创新和突破,与当今时代的融媒体紧密结合,积极地树立起良好形象。
        参考文献:
        [1]高丹.融媒体背景下电视民生新闻的创新与发展探究[J].新闻传播,2021(05):53-54.
        [2]金炜林.浅谈融媒体时代电视民生新闻的创新发展——以福建电视综合频道《帮帮团》栏目为例[J].东南传播,2020(12):28-29.
        [3]靳惠茹.融媒体时代民生新闻节目的发展与创新分析[J].西部广播电视,2020,41(17):40-42.
        作者简介:
        崔雨桐,女,1994.07,黑龙江哈尔滨人,本科,研究方向:民生新闻,工作单位:黑龙江广播电视台,职称:初级。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