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在土建专业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5/31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3期   作者:吴迪
[导读] 摘要:BIM技术作为建筑信息化的新型技术,近年来我国政府不断出台相关政策推动BIM技术的发展。
        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BIM技术作为建筑信息化的新型技术,近年来我国政府不断出台相关政策推动BIM技术的发展。住建部颁发的《2016—2020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中指出勘察设计类企业、施工类企业要加快BIM、GIS、3S等技术在建筑业的普及应用。在此背景下,高校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应与时俱进,顺应行业需求,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基于此,以下对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在土建专业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土建专业;应用
        引言
        BIM人才培养是影响BIM深度应用的主要因素,高校拥有较为完整的培育资源条件,是系统培养专业BIM人才的主力。学者越来越重视BIM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基于BIM技术的土建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在教学体系和课程体系的构建上提出许多改革实践措施[2~4]。为实现教育培养目标,BIM人才的定位和培养模式的创新都亟待更深入的研究和思考。
        1BIM的概念
        BIM技术是当今社会建筑行业应用比较广泛的一门新型技术,通过对建筑投资、设计、施工、竣工以及后期的管理进行全过程参与,这种信息技术手段也被称为建筑信息模型技术。BIM技术具体的操作流程即将建筑项目施工的整个过程进行信息记录、整理和分析,并将数据归纳整理为数据库,通过对数据库内各项信息进行模拟,形成可视的立体模型,相关技术操作人员可以根据模型对数据进行相关分析,最后制定可靠的施工技术方案和资金管理方案,从而降低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风险和资金风险。根据BIM在施工中的应用角度分析,发现其大体包括以下几项内容:第一,可将二维图纸转化为可视的三维立体效果图,更利于设计师找到图中不合理之处;第二,对有关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方便后期的数据查找,从而使建筑设计更加合理;第三,运用BIM技术设计出的数据和效果图,可以使前期的准备工作更加完善,从而减少由于数据错误引发的返工现象。
        2BIM技术及其特点
        BIM技术可以将项目中涉及的所有信息技术数据作为理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创建三维建筑物模型,并可以使用数字信息策略技术来模拟建筑物的实际数据信息。它的模拟数据信息具有许多优势,例如一致性,协调性,完整性,可视化,相关性,优化,图形和模拟。就可视化特性而言,此优势不是简单的渲染和后处理,而是可以使工程设计,构造和决策可视化,并且可以暴露设计和构造缺陷,并实现工程项目的动态管理。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所有单位和行业处于协调发展状态。因此,应更加注意事后控制。BIM技术的协调可以发现工程项目中的不兼容问题,并协调不同学科之间的冲突问题,从而减少设计变更。在工程仿真技术当中,BIM技术也是符合条件因素的,同时还能够阐明最终的施工计划,并在施工中起指导作用。其次,BIM技术还可以模拟实验工程设计问题。
        3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在土建专业中的应用
        3.1BIM技术在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中的应用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主要根据建筑工程计量计价规则,计算图纸中清单工程量,按照定额计价规则进行清单工程量的套价,过程比较枯燥且速度较慢。目前,我国已经有大量的软件公司研发出了许多的工程造价软件,可以自动套取工程量清单规则,自动计算各个构件的工程量,常见的,软件公司有:广联达、鲁班、斯维尔等公司都研发了相关的软件。工程造价软件的优势在于,不需要手算,电脑自动输出工程量和套价清单,大大提升了建筑工程技术中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的效率,应该下一步着重研究,如何将传统的建筑工程计量计价和理论知识和BIM软件进行有效结合,使同学们在掌握工程造价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学会基本的软件操作。


        3.2做好课程体系的建设,实现BIM技术在专业课程中的深度融合
        要在学校培养直接与企业对接的BIM人才比较困难,大学应更重视对基础观念与能力的养成,比较可行的方法是在既有学科中逐渐融入BIM概念,再引导到软件操作。建立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专业课程中涵盖BIM思维。如在绿色建筑、结构设计和项目管理等课程中均涉及BIM概念及工具。因此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始终接受BIM理念,最终运用到工作中。专业课程共分成基础(BIM与Revit)、进阶(建筑、结构、机电)、管理(施工管理、成本管理、模型管理)三个等级。推动信息技术与建筑工程管理课程的深度融合,促进BIM技术在工程设计、施工、运维等环节的应用。修订原有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BIM课程作为专业核心课程,通过BIM新课程植入、原有课程整合改造及毕业设计方案保证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增大“BIM概论”“BIM土建、机电模型的创建”“建筑信息技术应用及原理”“BIM技术应用——施工管理及运维管理”等核心课的学时,并在原有“建筑识图”“房屋建筑学”“施工组织设计”等课程中增加BIM理念的学习。在土木专业中普及“绿色建筑”“BIM技术发展在结构设计中的应用”“装配式木结构建筑设计与施工”和“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技术标准与工程实践”等课程。整合与BIM技术相关的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等知识,融入教学内容中,形成系统全面的知识体系,BIM与跨专业结合可作为硕博士研究方向,进而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BIM人才。
        3.3BIM技术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BIM施工管理是借助互联网信息平台基于BIM技术搭建一个信息化的项目管理平台。以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为基础,将建筑设计、施工管理、造价管理、运营维护等工作通过BIM信息管理平台进行统一的管理。通过该研究,可以有效地提高工程管理效率,实现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专业化和智能化。广联达BIM5D管理软件可以实现将项目管理的各个流程包括:进度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安全管理等内容集中到一个BIM5D的项目管理网络平台上进行管理,BIM技术可以实现项目各参与方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提高了管理的可追溯性和信息流通的高效性,具体的方案有:(1)搭建BIM5D项目管理应用数字化网络平台实现信息化管理。(2)在BIM数字化网络平台的运行过程中总结经验,研究出一套使用的数据采集和反馈的信息流程。(3)实现建筑信息模型的管理和轻量化查看和数据共享。
        结束语
        将土建专业理论课与BIM技术结合,实现了理论与实际生产项目的完美结合,在计算机虚拟空间中模拟整个项目的建设和施工来贯穿所有教学内容,提高学习效果,将土建专业的理论课与BIM新技术结合,实现了理论与实际生产和工作流程紧密的联系,更好地解决了目前职业教育理论教育的工作实践脱节的问题,将枯燥的理论知识变为专业的三维模型操作和形象生动的动画和图形展示,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徐慧,卜万奎.BIM技术在土建专业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J].菏泽学院学报,2020,42(05):137-139.
        [2]钟宏伟,高启程,陈晓红,汪波.基于BIM技术的高职土建专业实习教学研究[J].四川建材,2020,46(10):229+231.
        [3]刘吉营,续成平,雷文君.基于土建类专业研究生培养的BIM实习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20(43):317-318.
        [4]田莉梅,尹欢欢,张景华.BIM技术在土建专业的课程改革研究[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20,12(04):114-118.
        [5]何薏萍,涂婉玲,吴清华.BIM技术在高校土建类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04):2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