荥经县应急管理局 四川雅安 625200
摘要:基于煤矿安全的人力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一种高危行业,工作人员会在条件恶劣且危险的环境中工作,煤矿企业需要对此引起重视,尽可能为员工创建安全的工作环境。鉴于此,本文对煤矿安全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煤矿安全;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1煤矿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人力资源的管理意识较薄弱
由于煤矿企业为我国传统支柱型能源产业,且多为国企,故其在各方面管理中主要援引符合国家相关法律调剂规定的传统管理模式,特别是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表现尤为明显。因此,在我国煤矿企业现有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中,传统管理内容仍占有主要地位,如为提升煤矿企业生产能力,大量招聘基层工作人员等,使得管理措施较为死板,难以在有效调动员工积极性前提下提升生产效益,且受传统固化管理思维影响,大多数煤矿企业在发展中均尚未对人力资源管理优化重要性实现正确认识,仍以基层劳动力主要生产力来源,忽视各类先进入才对企业未来发展必要性。
1.2人力资源管理的手段较落后
在煤矿企业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中,基层工作人员作为企业主要生产力来源,人力资源构成占比较高,且具有流动性强的特点,故管理工作内容分散性强,管理基数较大,生产安全问题频发,而此类企业中由于缺乏对先进人才的积极引入,导致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仍以传统模式及技术为主,管理效率较差。因此,管理技术手段的落后对于煤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率提升限制明显。
1.3人力资源理论和技术不新颖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对于煤矿企业而言,为适应当前发展局势,继续扩大煤矿开采范围,通过生产能力提升实现对企业发展效益稳定已不可行,应从管理方面着手积极寻求变化,适应当前发展新形势。但在煤矿企业积极扩张业务版图对外发展同时,仅仅采用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则无法有效适应对外发展需求,应就人力资源管理论进行积极更新,以便在实现对人力资源合理分配后,促进煤矿企业的健康发展。
人力资源管理技术:信息化技术作为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技术类型,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工业革新以及生活方式均已经造成了诸多影响。在传统煤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施中,基层劳动力资源较多,故传统管理技术的应用,则需由更多人员进行实际管理操作,且难以保障各项管理措施的有效落实,因此管理效果较差。
2基于煤矿安全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策略
2.1提升招聘准则,满足安全需求
员工是煤矿企业正常运行的基础,要想保证劳动安全,就必须建立优秀的矿工队伍,保证人员专业技术熟练、综合素质高、具备安全操作意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能够按照安全技术规程完成相关工作,提高自我劳动保护意识,进而减少劳动安全事故的发生。人力资源部门进行员工招聘工作时,可以邀请安全机构参与其中,在聘用人员时,针对一些劳动安全较为重要的岗位,需要由人力资源部门与安全机构的人员共同决定,还要注意岗位不同所涉及的标准一也不同。针对煤矿企业各级劳动安全管理人员,需要对其劳动安全管理知识及经验进行考核,合格后才可聘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人员应提高责任心,认识到员工素质与煤矿企业生产安全的关系,严格遵守招聘流程及标准,为企业选择责任心强、工作态度良好的员工。有能力的企业可以在各大高等院校招聘高素质人才,进而保证煤矿安全生产。
2.2加强安全培训,降低煤矿风险
在煤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安全培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做好这项工作,才能为煤矿企业生产安全奠定基础,并且进行煤矿风险预控。首先,要考虑到实际情况,如设备、环境、员工队伍等,因为不同煤矿以上方面均不一样,因此,在进行安全培训时,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工作人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对员工操作技能等方面展开培训。在此过程中,领导层需要对此引起关注,对安全培训工作情况进行监督,保证安全培训内容能满足煤矿安全需要。领导层也应该提高自身安全意识,认识到煤矿安全与安全培训的关系,进而给予安全培训工作各方面的支持。安全培训的主要目的为提高煤矿工作人员安全意识,规范操作,减少违章操作所造成的安全事故。培训方式可以是集中讲课,也可举行特种作业操作培训、技能大赛等,通过以上方式,提高员工操作水平。技能大赛需要围绕同一工种进行,针对比赛结果,先进员工可给予奖励,落后员工可给予激励。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建立井下实训基地,更有利于开展安全培训。当前,随着相关规定的出台,煤矿企业还应建立完善的安全培训管理制度,增加安全培训经费。在进行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安全技术培训时.就需要与相关机构合作进行委托培训。新进人员需要进行多级安全教育,并且在保证各级合格的情况下才能上岗。定期组织员工学习安全制度、安全知识等。
2.3维护员工权益,提供安全支持
对于员工来讲,工时及体假管理对劳动安全也具有非常大的影响,提高工时及体假的合理性,能保证工作人员精力充沛,防止出现疲劳作业的情况,进而降低劳动安全事故发生风险。人力资源部门必须遵守劳动法,并且结合岗位特点,对人员工时及体假进行合理的调整,并建立相关制度。煤矿企业作业人员一般采取倒班制工时,其他人员则根据工作内容确定工时及体假。人力资源部门在岗位定编定员时,不仅要保证人员的充足,还应该结合工时及体假因素进行合理安排,避免出现由于人少而不能体息的情况,或者出现空岗等情况。为员工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不仅能调动其工作积极性,还能提高劳动安全,一般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等。煤矿企业环境复杂且条件恶劣,人力资源部门需要认识到煤矿工作比较容易引发员工职业病,因此,必须对各种职业危害预防措施引起重视。针对员工安全劳动防护品,人力资源部门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关规定,并且对发放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在检查过程中,一旦发现存在不按时发放或不按照使用方法佩戴安全防护用品,就要进行相应的处罚。针对工作中存在较大职业危险的员工,应该对其身体状况进行定期检查,并且建立档案,及时将职业病患者送至医院进行治疗。
2.4建设安全文化,保障安全生产
人力资源部门应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引起重视.这样能更好的服务于煤矿安全生产。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首先,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需要重视基层建设,并且将其作为重点与核心,加大安全隐患管理力度,并且加强现场管理,推动基层安全管理发展,进而为安全文化建设贡献力量,进一步提高煤矿企业基层凝聚力。其次,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需要对基层管理加以关注,建立良好的工作思路,遵循相关工作原则,积极落实工作内容,进而为安全文化建设提供支持。在此过程中,根据企业具体情况可以引入安全视觉识别系统,这一系统存在其自身优势,能在安全管理中发挥其自身价值,如主要作业场所、事故易发类型等。还可以建立一系列安全听觉警示系统,如广场多媒体大屏幕、员工食堂电视等,这样能较好的发挥人力资源管理在安全管理中的作用。最后,强化基本功训练。进行安全培训的同时还要加强基本功训练,落实新员工岗前安全培训,保证各员工工作基本功安全、高效、规范,为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贡献力量。
3结语
总之,煤矿企业人力资源部门需要加强安全培训,满足安全需求,降低煤矿风险,维护员工权益,提供安全支持,建设安全文化,保障安全生产,充分发挥煤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价值。
参考文献:
[1]陈俊霖.试论新时期煤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策略[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8,(20):72-73.
[2]闫永星.煤矿安全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科技投资,2018,(3):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