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圣雄氯碱有限公司
摘要:混凝土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施工工程的质量。但是在实际的建设过程当中,许多建筑项目经常会出现混凝土裂缝的情况。混凝土出现裂缝会导致许多后果。例如,混凝土出现裂缝以后会直接导致建筑当中的钢筋暴露在空气中,随着时间的流逝,空气以及水分会渐渐地从裂缝中进入,损坏内部钢筋的结构,也会破坏混凝土的结构,最终导致整个工程的质量下降。并且在工程中出现混凝土裂缝的情况之后,如果不及时对其进行处理,其裂缝会越来越大,对工程造成的负面影响也会越来越大。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成因;措施
1混凝土定义
混凝土以水泥为主材,掺入一系列的化学物质等,按照科学配置,由适当比例的坚硬人造石均匀搅拌而成,具有致密和硬化的形态特征。我国关于混凝土的概念主要指的是在结构物最小实心尺寸至少为一米的材料,或由于温度而形成凝胶材料变化而会造成裂缝的产生。国内专家普遍认为,坚固的建筑物被倾倒在现场或地下建筑物和基础设施中,容易导致裂缝的结构收缩统称为混凝土。在一些文献中,混凝土的概念更加注重以下两点:一是截面面积小,在所有方向上都必须至少大于八十厘米;二是由于温度而导致的裂缝,通过砼构造能够达到。
2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出现裂缝后的措施
2.1合理控制相关温度
上文提到,温度的变化以及温度的适宜程度都会影响混凝土的结构。因此,在施工过程当中,相关的企业、施工组织应该做好提前的调查工作,对施工地点的温度以及温差做相应的记录。并且在施工开始之前,选定较为适宜的温度进行工作,制订好施工计划,尽量避开高温以及低温天气。在进行混凝土配置的时候,可以对石子进行喷水、降温的操作,这样在混合材料的时候可以降低实际温度,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减少裂缝的现象出现。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也可以在混凝土当中安装冷却水管,降低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减少内部的持续膨胀从而降低裂缝现象出现的概率。
2.2提高材料质量
在施工过程当中,施工企业或者施工组织不能为了节约成本使用了廉价的原材料,而更应当注重原材料的质量,这样才能够制作出高质量的混凝土材料,减少混凝土出现裂缝的概率。并且施工组织应当综合分析施工场所的特点,及时调整调配混凝土使用的原材料的比例,调配更加适合施工场所的混凝土材料。在制作混凝土的过程当中,严格按照比例进行,选用合适的缓凝、减水等外加剂,以此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
2.3规范施工过程
在施工之前,如果察觉到最近的天气比较炎热,那么应当提前制定施工计划,将不容易受到温度影响的环节提前,减少温度对整个工程的影响。在施工时,如果恰好遇到夏季施工,那么相关的施工人员要对混凝土材料做好防晒工作和降温工作。在运输原材料时,也要与供应商进行沟通,可以采用遮盖、洒水降温的方法,将原材料的温度控制在28℃以内保证原材料的质量。在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需要对混凝土进行保养、护理,以避免混凝土出现裂缝。具体操作为,在浇筑结束之后,分配专业的人员对其进行护理,工作包括在混凝土浇筑面铺设一层薄膜,并且要1天对混凝土的浇筑面进行洒水操作1-3次,此薄膜需要留置的时间为两周左右。以此来保证混凝土的充分凝结,减少裂缝现象的发生。
3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治理探讨
3.1混凝土结构设计优化措施
气候条件是设计建筑混凝土结构工程必须考虑的一项重要因素,结合气候特征,对工程混凝土薄弱之处进行修复与巩固,避免由于温度差而导致混凝土中产生一定的内部应变力,防止工程整体结构受到影响。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分割时,所用的方法与后浇带设置的方法基本一致,使结构的设置更加科学合理,有利于扩大混凝土散热面积,避免内部温度骤升而降低应力集中,避免出现温度裂缝。同时,在设计过程中,充分利用二次浇筑做好混凝土施工工作。此外,在二次浇筑过程中,利用设置钢丝网等措施,充分保障混凝土的抗拉性。
3.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思路及优化
混凝土输送方量集中,避免混凝土早期水泥较快水化热,绝热温升高,应当按照以下原则设计配合比:大体积混凝土水泥用量不超过350kg/m3,外掺料粉煤灰选用35%掺量。以掺粉煤灰和聚羧酸外加剂的“双掺技术”为思路设计和优化配合比。由于浇筑承台面积较大,需要混凝土具备较强的泵送性能,较强的扩展性和坍损性,坍落度高,扩展度不小于60cm,90min无坍损,4h坍损不大于3cm,且坍落度应在160mm-200mm,初凝时间必须超过20h。
3.3混凝土施工技术控制措施
为防止因温度而出现裂缝应当正确选择水泥,以水热化较低为优,同时,可适当添加合料以节省水泥。在浇筑混凝土时,现场试验人员必须对现场进行全面考察,把握坍落度和易性变化,准确测量,及时将结果反馈搅拌部门,迅速制定对策。混凝土捣固作业人员上岗之前,应当通过专业培训、考核后,持证上岗。在作业过程中,应当明确划分各自的职责和工作重点,特别是对于钢筋多以及端模和拐(死)角等位置应当专门设置捣固处理人员,并由有关施工和施工人员负责现场作业指挥工作。振捣主要采用插入式进行,通常插入最佳深度为30cm,垂直插进下层间距60cm的范围内,插入高度在5cm-10cm。作业人员进行振捣作业过程中,必须实时跟踪查看作业情况及发展动态,防止出现过振、漏振等不良作业行为出现。
3.4混凝土施工缝处理技术
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在结构受剪力与弯矩较小处确定施工缝的位置,选择的位置便于施工,一般适合在水平面或垂直面设置。具体的处理要求如下:第一,分层分块浇筑混凝土,出于浇筑一体化接缝混凝土的目的,在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喷缓凝剂于表面;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使用高压冲水机将表面浮浆冲洗干净,再喷洒一层清水养生。在完全浇筑好混凝土后,使用凿毛或用高压水枪将浮浆、毛面冲洗干净,同时设置接缝钢筋,保证混凝土结合面更好地粘结。第二,关键位置及有抗震要求的混凝土结构或钢筋稀疏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适合在施工缝处补插锚固钢筋;需要具备抗渗能力的混凝土,应制作为凹形、凸形或设置止水带;若施工缝为斜面,则适合浇筑或制作成台阶状。
3.5做好后期的养护工作
混凝土浇筑工作完成之后,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开展相应的养护工作。在建筑工程混凝土养护过程中,需要根据工程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包括当地的天气情况、湿度温度变化等,选择最适合的养护方案,进行不同构件形式的具体养护工作,以此来降低外界因素对于混凝土所带来的影响。工程混凝土浇筑与振捣工作完成之后,这时的混凝土所处的阶段为初次凝结的阶段,混凝土在水化热的作用之下,混凝土的强度会随之上升,而且还会将混凝土中所含有的水分消耗掉。如若混凝土在初次凝结时期,其中的水分蒸发掉,而施工人员未及时补充水分,会导致混凝土碳化系数增加,从而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因此,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做到时刻关注混凝土的变化情况,以及针对混凝土的情况采取相应的养护措施,以此来保证混凝土凝结是否顺利,进而保证工程的质量。
结束语:
我国大量房屋建筑工程建设满足人民改善物质生活环境需求,房屋建筑工程质量越来越受到人民高度关注,混凝土裂缝问题的出现直接影响到建筑物外观,甚至抗渗、承受荷载都有不同程度影响。因此,需要采取多种措施防范和减少混凝土裂缝的产生,以提升房屋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张辉.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的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24):146.
[2]刘德慧.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J].住宅产业,2019(08):50-51.
[3]倪玉明.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J].居业,2019(07):185-186.
[4]董至.论述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J].门窗,2019(13):116.
[5]杨晓明,李杰.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的分析[J].居舍,2019(2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