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工电大修段
摘要:铁路线路维修是保障轨道几何尺寸稳定、运营服务舒适、运输环境安全、延长铁路使用寿命的重要工作内容。铁路基础设施在自然环境下,受到温度、湿度、外力冲击及过度使用等因素影响,极易出现路基变形、几何线形变化、使用功能受限,严重的可能发生设备故障,对铁路运输安全造成严重威胁。铁路工务部门是负责铁路线路维护管理的关键部门,应及时、有效开展铁路线路设备排查、维修工作,有效的避免设备故障的发生。
关键词:铁路工务;普速线路;维修质量
1普速铁路线路维修的重点内容
1.1钢轨接头维修
经过长时间的运营在列车车轮的冲击下,道床石碴间互相摩擦产生粉末及日常环境杂质、车上运输的矿粉、煤渣的掉落等使道床板结、翻浆而失去弹性,造成低接头、接头空吊板、作用边错差和钢轨顶面高低差等病害。同时对接头季节性整修不及时,使接头轨缝不在设计轨缝范围内;连续瞎缝或超过构造轨缝威胁线路安全稳定,应及时安排整修。
1.2轨道维修
道岔岔区与前后线路轨向衔接不良,直线部分方向不直、不平顺。道岔直线部分方向不良,直基本轨侧弯,曲基本轨弯折尺寸不良;道岔轨枕爬行及道岔框架尺寸不良;辙叉位置不正,导曲线不圆顺。道岔尖轨与基本轨不密贴,顶铁离缝或过严,道岔轨距调整块离缝、扭力矩不足及道岔胶垫压溃等病害在列车经过中加大了机车、车辆对道岔轨道结构的冲击使钢轨产生位移,发生线路病害;严重可能发展为设备故障。在日常维修工作中做好对上述病害问题的整修是保证线路稳定,较少晃车的重要维修内容。
1.3曲线维修
曲线是维修作业中的弱项,日常作业对曲线维修养护较少,曲线两侧直线部分方向不直、不平顺。在列车运行中对曲线的冲击使曲线全长变长或缩短。日常加强对曲线检查和分析,对轨检车振幅图进行分析,现场测量,组织人员对曲线进行拨正,日常掌握曲线部分季节性变化,针对曲线特别是缓和曲线部分春秋两季线路变化期,线路冻害冻起和回落期加大整修力度,避免产生过大轨道扭曲威胁线路安全。减少车辆对钢轨的不均匀磨耗。特别是小半径曲线需要加强对曲线病害和几何尺寸的整修,做好涂油等措施,减缓磨耗速率。日常做好零配件整修,调整轨距后两侧要做好轨距顺坡率,保证小半径曲线稳定。竖曲线是日常维修中容易忽略的项目;竖曲线位置不正确或日常维修中使竖曲线位置偏移、线型变化等极易造成变坡率严重超限,致使轨面高低不平顺,落差过大产生晃车。
2铁路工务普速线路维修质量控制措施
2.1加大对重点维护内容的管理力度
道岔、钢轨接头、曲线(小半径曲线)是线路维修的薄弱环节。在日常检查和维修中要重视对上述位置的检查和整修工作。加强现场检查对薄弱重点设备增加检查频次,设备检查将除按标准位置下尺测量外在目视不平顺地段及冻害等重点地段要加密检查,高低、轨向要上绳;水平、轨距要上尺。做好轨距变化率、三角坑扭曲分析。将容易引起晃车的2.4m和18米长的扭曲及日常例行检查的6.25m一撬长的扭曲纳入检查验收组现场检查中,消灭水平不良的延伸。日常做好修理性维修和预防性维修相结合减少病害的产生。保证线路道床弹性,特别针对道岔及其前后100米范围内要保证道床弹性的基本一致性。
枕下清碴保持在200mm以上;对钢轨接头处石碴泛白及道床板结、翻浆要及时安排整修;加强接头焊补打磨和轨道防爬锁定;校正道岔岔区及前后线路方向,对道岔及缓冲区钢轨廓形进行打磨,保证轨距线顺直,减少对道岔设备的冲击,对道岔转辙部分的失效胶垫进行更换,预防基本轨与尖轨藏尖部分卡阻。整治轨枕爬行,保证轨枕偏差在20mm以内,尤其对道岔转辙部分的轨枕位置要求加强检查、整修;转辙机两侧的轨枕要加强保养,采取措施避免轨枕及基本轨、尖轨位移卡阻转辙机拉杆运行。同时采用工电联合整治施工对道岔转辙部分及转辙机位置全面调整、对道岔转辙部分病害整修。线路轨向不良病害,分别要采用精量、细算、绳正法进行整治。岔区轨向不良要依据仪器准确定位予以解决。做好道岔大轨件的更换、整修工作;对道岔伤损轨件根据伤损程度及时安排更换,对新换上的尖轨、辙叉要安排打磨,避免产生飞边发展成掉块;对高锰钢辙叉心轨和翼轨压溃、掉块要及时安排焊补、打磨延长大轨件使用寿命。
2.2创新铁路工务设备维修模式
随着我国铁路行业的不断发展,铁路工务设备逐渐增多,传统的铁路工务设备维修模式已经无法满足需求。所以需要加强铁路工务设备维修模式的创新,必须建立一支高标准、精细化的铁路工务设备大修队伍,引进更多的大型维修设备,不断提高铁路工务设备维修的高效性。使我国铁路工务设备维修工作向精细化、专业化以及高效化的方向发展,以此不断完善铁路工务设备维修模式的完善以及创新,充分发挥铁路工务设备维修模式的作用。首先可以根据目前岗位,安排有能力的设备维修人员,采用绩效挂钩的分配机制,以此调动维修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强化人员的创新意识,并且采取激励措施,充分调动人员创新的积极性。其次,加强技术培训交流,组织段内各车间、技术人员、工班长、班组技术骨干等进行技术培训,提高专业技能储备。一方面是让干部职工及时掌握新知识,新技能,做到与时俱进,适应铁路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在培训期间相互学习和交流,增进了解,并取长补短。同时,段主管科室还要不定期开展技术帮扶,组织段里技术的能手,对技术力量薄弱的车间进行帮扶和指导,提高后进班组的技术能力和水平。
2.3重视数据的准确、分析与利用
一是数据准确,提高检查人员责任心和个人素质,确保在人工检查中发现问题,分析中避免错误、遗漏;同时保证当日全部数据录入到数字化工务内,将晃车、轨检车、小仪器3级及车载数据全部录入,保证数据的全面、准确。二是数据分析,采用数字工务大数据分析系统对线路、道岔、股道综合分析,确定紧急修、计划修位置。同时对紧急修和计划修位置进行人工分析;查看数据中严A和A类信息的数量及超限的严重和紧急性;对各级检查信息的重复处所进行剔除。对轨检车超限等动态信息进行分析确定实际超限位置,正线每200米一个区段、道岔每组、曲线每条按轻重缓急进行排序;对重点超限进行标注,确保第一时间整修。分析计划组每日核对各组作业超限消除情况,及时关闭工单,对消除的超限同时消号,同时对数据库与当日消号重复的数据一并进行消号,确保再次分析数据的准确性。三是病害数据管理,全面使用既有智能分析工具,如便携式线路检查仪处理系统、轨道参数检测分析系统、GYK监控数据分析工具、工务线路设备信息中心系统及其他相关信息系统、专业管理系统对检查数据进行智能分析,快速查找病害或问题,对有关安全、生产领域的工作实现智能化和数字化管理,为线路维修建立数据化信息资源,指导线路维修工作。
3结束语
线路的维修与铁路运输的安全、稳定密切相关,对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有重要影响。在当前铁路运输事业迈入新阶段的背景下,铁路工务人更应认真履行自身职责,明确检修工作的重点,结合现代化技术手段,从管理体制、规章制度、工作方法等各方面不断完善,保证线路设备符合安全、稳定的要求,为我国铁路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铁路工务大修施工的安全管理策略分析[J].朱丽.科技风.2020(08)
[2]工务普铁线路维修体制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莫克议.铁道运营技术.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