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环艺电力照明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发展得十分迅速,美化城市项目随之增多。城市道路是展示整座城市的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风向标。基于我国城市夜环境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以人生活需求和城市的发展方向为出发点,对道路沿线各景观要素的亮化设计方法与手段进行具体探析,从科学与艺术的角度为道路景观设计提供了更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城市;道路景观;亮化设计
引言
随着夜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城市夜景亮化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规模从原来的单体建筑亮化逐步发展到现今一座城的亮化。城市夜景亮化发展到今天,其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基本能够覆盖几十公里范围的整个城市。所涵盖的灯光载体也不只限于楼宇,还包括了道路、桥梁、河道、山体、公园、广场等各种类型。所呈现的照明方式也不局限于简单的建筑轮廓照明,而是涵盖了山体照明、景观绿化照明、建筑媒体屏、灯光秀、水舞秀、投影等各式各样的照明方式。
1意义
城市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了以独特的景观元素为各城市特征的形象特色。景观元素是城市的景观亮化设计过程中的重要构成元素,是整个城市亮化设计的核心价值所在。通过整体规划引导、各节点风格塑造的理念进行照明建设规划,从全局出发,对城市夜间环境的设计定位、风格特色及照明技术水平、表现形式、建设布局与实施步骤等方面进行系统的规划,再根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历史人文和景观地形等特征进行局部特色塑造,使局部与整体的设计相呼应,在变化中追求整体的和谐,由此展示出城市的特色风貌,提升城市夜间光环境的整体水平,避免资源的浪费,确保城市整体夜间环境健康有序的发展。
道路景观亮化作为城市亮化设计的一部分,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良好的道路景观亮化设计不仅可以展示城市的精神面貌和人文风貌,同时也可以改善城市的治安环境,提高居民夜间活动的安全性,满足居民安全出行的需求。
2城市道路景观亮化设计现状及问题
2.1灯具照明设计问题
城市照明灯具的设计和排布不合理会造成光污染,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①失能眩光。失能眩光会让行人和驾驶员陷入短暂的视觉丧失状态,无法对即时交通情况做出迅速的反应,极易造成事故;②干扰光。光源功率、色温、显色性等参数设置与灯具布置方位设计不当,可能会造成视觉不适、疲劳等降低视觉可靠度的情况。干扰光带来的直接危害虽然不如眩光严重,但它会长期侵扰群众的夜间生活,造成夜间活动人员精神紧张程度上升,破坏了夜间城市环境的生活舒适度。
2.2缺少规划,特色缺失
目前我国很多城市的道路两侧的灯光设置大多无系统规划,没有考虑城市整体的夜间景观效果。很多构筑物对亮度盲目追求,而缺少对于构筑物本身的性质、材料、环境等方面的考虑,这种方式很难形成良好的亮化效果,从而影响整体城市风貌。道路内部的光环境基本无统一整体的设计风格和色彩趋向,难以展示城市的自身特色,容易导致千城一面的现象。
2.3能源浪费,“光污染”现象严重
在过去的夜间景观亮化设计中,人们大多数缺乏城市亮化相关理论纲要的指导,导致我国很多城市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光源的设置,导致出现空间环境塑造不当现象;照明的亮度设置得过弱或者过强,造成照明设施不能满足行人的基本功能需求,或过度的光线对人们视觉系统产生强烈刺激;能源的浪费对城市环境问题产生影响。“光污染”现象是城市的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且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健康发展。
3景观亮化设计在城市道路的具体运用
3.1亮化设计中“色彩”的使用
光具有丰富的色彩,能够对景观效果进行塑造,对于我们而言,颜色不同,则人的感知存在巨大差别。色彩能够使人感觉心情愉快,也能让人感受到悲伤的情绪,正确的色彩运用,可以有效地增加商业氛围对人的代入感。
夜间照明环境中应用色彩,需要对色彩的变化与统一进行充分考虑,对整个空间的基调进行把握,对色彩的对比、色织、韵律及塑造节奏加以兼顾。对于商业区夜景亮化设计,需要结合所需塑造的景观意象与特点,对色彩的平衡加以正确运用,这样能够呈现出不同的视觉效果;同时,色彩的对比可以形成丰富、醒目、鲜艳的艺术效果,设计人员需要对色彩对比的和谐性加以重视,合理搭配色彩光源的强弱。在塑造夜间景观氛围时,需借助灯光的节奏感进行呈现,即通过彩色光波按照一定规律交替出现,对动或者静的氛围进行呈现,进而在极大程度上活跃气氛。在夜景设计中,彩色光是比较常用手法,虽可以给人带来丰富多彩的效果,但也极易造成颜色混乱的情况发生,对景物形象造成破坏;因此,设计人员需要结合景物的定位,多分析、多模拟、多测试、多比对,确保光色选择合理。
3.2设计灯具造型
(1)基于地域化特征进行灯具单体造型设计。在造景的层面具有生命力的灯具产品,一定是对受众施以人文关怀且使其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在之前街区地域特征元素的选取步骤里,通过确定区域形象来匹配地域特色元素,就是一个获取具有归属和认同感的设计元素的过程。在完成地域化特征元素的采集之后,要从造型、色彩、材料三方面进行进一步提炼。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排除干扰元素和无用细节来保留元素对象的轮廓特征;分析目标对象的结构层级,抽取具有一定主次关系和比例关系的造型元素和设计符号。对于地域特征元素中蕴藏的色彩语言,可以划分为自然色(土壤、植物、岩石、水域等)和人工色(民间器具、建筑、服饰等);②从灯具自身的结构特性入手,诸如底座、灯杆、灯头、悬臂、支撑架等机电产品设备的基本结构,使用第一步提取的造型元素去处理这些各功能部分及其交汇连接处的造型和材质。
(2)利用灯具群的排布来形成立体感。照明系统的自身组合形式,与城市道路或者其他公共设施、建筑共同形成一个具有立体感和景观感的有机体。照明系统结合着透视感强的线性道路系统排列组合会形成动态的指引感和节律感,这两种感受会加强街区的景观辨识度。整体照明设施结合着建筑或者其他公共场所、设施会形成主次关系清晰、主题特色明确的静态空间氛围。城市照明系统和城市环境系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空间几何关系,其几何关系就主要靠灯具间距、安装高度、布灯方式等参数来决定,进而影响照明和景观效果。对于道路照明来说,一般有五种布灯方式:双侧对称、中心对称、单侧布置、双侧交错和横向悬索。每种布灯方式的安装高度和间距也不同,还会根据灯具的配光种类作出进一步的调整。
3.3道路景观亮化设计中光污染的防护
在城市道路的景观亮化设计中,照明设施的设置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现行道路照明设计标准,合理地规划和设计城市的亮化工程,科学地选择灯具、配置光源和设计布景。既要美化城市、亮化城市,同时也要节约城市的资源,保护城市的环境;必须加强夜间的广告牌、霓虹灯等彩色光源的规划管理。其次,照明设施的设置必须深化节能观念,加强规划管理,对于城市中存在的“光污染”问题运用综合治理的方式限制照明的用电量,加强“光污染”对于人类的生态环境的破坏与影响的宣传,使人们更重视这个问题。
在道路照明设计过程中,应参考现行道路照明的相关设计标准,对于光源的选择需符合标准中关于节能评价值规定的合理区间。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应提出多套设计方案,以符合照明标准为基础进行综合经济分析,选取最佳方案。设计人员可根据所在道路等级、各时段照明水平以及不同时间段的交通流量等因素,确定相应的时间段需要的照明水平,通过智能控制调节路面照度和亮度,从而达到“适宜照明”(国际照明委员会称之为Adaptivelighting)的效果。例如在一些交通流量较小的路段,可采用在深夜关闭部分灯具来降低路面照度,以实现能源的合理调控。
3.4在亮化设计中景观元素的应用
首先,在对城市空间进行营造时,城市空间指为居民提供不同功能诉求及作用的区域,其包括园区景观、广场、城市道路,灯光照明起到一种纽带的作用,可以连接和区分各个功能区域。在夜晚城市中灯光连接了不同功能区域,结合灯光的不同颜色与照度,对区域进行划分,对主要空间加以突出,从而使其在空间中具有一定程度的引导与暗示作用。其次,重新塑造建筑形象,在城市形象中建筑作为重要的构成元素,在夜晚,在灯光照射下的建筑,借助其材质、立面寓意及风格,再进行大面积的渲染,从而对美丽的城市景观进行勾勒。对于景观亮化的设计,设计人员需要解读建筑体量、建筑风格与建筑造型,综合使用多种灯光表现方式,选择最合适的方式来展示建筑夜间画面感,突出建筑功能主体的同时,使建筑情趣更加生动,让建筑的造型更加丰富,从而对全新的建筑体型进行重新塑造。最后,刻画景观元素的夜间意境,具有画龙点睛般的作用,可以赋予夜间城市新的面貌与活力;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需对设计环境综合考虑,结合自己对意境的设计,对夜间商业区景观进行打造,使之成为一件艺术品,如:对于夜间广场的设计,可以借助灯光效果对核心区域进行强调,借助灯光技术对空间关系与尺度加以重塑,形成绚丽层次,对广场秩序进行重新规划。
结语
城市景观亮化设计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其形成到规划控制及实施,需要较长时间的发展,其发展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却随着时代不断更新、完善。城市主要道路的夜景观环境的塑造也极大的影响着周边的环境、建筑及城市的发展前景,在设计中不仅要展现出城市的特色风貌,也要保证其生态、可持续的发展方向。基于此,城市道路的景观亮化设计的最优方案必须在符合绿色环保、能源节约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政策的基础上展现城市道路的特色风采,这对整个城市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刘怡斐.艺术照明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灯与照明,2015(4):59-62.
[2]岳鹏,胡文江.关于城市夜景照明的发展现状及建议[J].智能城市,2016(11):235.
[3]付建军.试论城市的夜景亮化以及环保节能[J].工程技术发展,2014(S1):64.
[4]王晓燕.现代城市夜景观规划设计体系初探[J].城市规划,2000,24(2):56-58.
[5]郝洛西.关于我国城市夜景照明发展的几点思考[J].建筑学报,2002(7):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