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三局集团天津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350
摘要: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下道路路基施工占据重要位置,路基稳定性直接关系到道路结构的质量安全,文章通过对道路路基常见问题与原因进行分析,探讨路基防护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市政道路;道路工程;路基防护;防护工程
引言
道路工程的质量好坏对交通运输和人际往来有着直接的影响,在这种交通来往需求被不断放大的时期,我国急需提升道路施工的质量和抗压性、持久性,所以跟随时代进步进行技术创新研究也是必然的。现在的道路工程规模越来越大,数量也越来越多,而且很多道路施工都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与时间成本,所以为了更好地保证道路工程的质量效果,一定要在施工过程中注重对工序和项目的控制监督,注重对路基防护施工技术的使用,严格按照施工标准进行。
1道路路基防护与加固的基本标准
第一,满足承载要求。承载量是检验道路路面质量的重要指标,因为道路的承载量主要体现在路面的承载程度上,也就是说,道路路基的质量越高,那么道路的承载量就越大,出现安全事故的情况就越少,反之,如果道路路基的质量较差那么承载量就会较低,出现安全事故的情况也会大大增加。所以,要想进行道路路基的防护和加固就必须保证道路的整体质量。而满足道路路基防护和加固的具体要求就是路基的稳向性,道路路基的稳定性越好,防护和加固的效果就越好。第二,满足坚固安全要求。道路路基的坚固性和安全性是路基防护和加固的另一重要指标,只有整个道路路基具有较强的坚固性和安全性,才能让施工人员更加放心地进行防护和加固工作。而且路基的防护和加固工作的施工也需要秉承着坚固和安全的准则,因此这就要求施工人员认真仔细地完成路基防护和加固工作,确保整个防护和加固工作满足道路建筑单位相应的施工标准和要求。第三,满足生态要求。在道路路基的防护和加固过程中,还需要满足生态管理方面的要求,这种要求就是利用天然的植物作为防护和加固的素材,而且通过天然绿色植物不仅能减少建材和资金的使用,还能让整个道路看起来更加环保。因此,这就需要道路路面的施工人员加强对绿色生态植被的使用,让这种生态防护和加固的路基工作得到广泛地使用。而且道路路基生态防护和加固施工的过程中,和一些混凝土、碎石等材料的结合,可以让整个道路路基的防护和加固工作更加完善。
2道路路基边坡常见病害与原因分析
2.1道路路基边坡的常见病害 第一,滑坡。在道路路基施工过程中,高边坡自身结构松散,在承受土体自重力、受到施工扰动影响时,如若没有及时搭建有效的边坡防护结构,可能出现边坡乃至山体滑移问题。部分岩体或边坡软弱面将会出现局部或整体下移现象,依次经历高边坡蠕动变形、滑动性破坏、渐趋稳定等阶段。同时,在雨雪气候下或是雨季施工背景下,将会提高滑坡问题的出现率。第二,塌方,塌方是道路路基高边坡损坏最为严重的灾害类型,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将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极大威胁,并对道路造成巨大破坏。第三,裂缝。在施工方案不合理、出现路基超挖欠挖问题或是分布软土地基、地质地形过于复杂时,路基高边坡承受过大荷载与遭受施工扰动影响时,易形成横纵向不规则裂缝,且这类裂缝普遍具有扩展性,受到风力侵蚀影响,裂缝宽度深度将不断增大。第四,剥落。路基高边坡表面结构所分布岩体持续受到自然环境影响,如风化侵蚀,这类岩体结构相对较为松散,在受到外力碰撞、施工扰动影响,或是强风气候条件下,有可能出现松散岩体剥落、向下翻滚现象。如若缺乏路基高边坡支挡设施,将会对路基施工成果造成破坏,存在安全隐患。
2.2道路路基高边坡的损坏形式和原因
道路路基高边坡损坏的原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道路路基高边坡路段不良地质变化,比如车辆荷载或路基土体内部应力变化导致的不良地质变化,导致的高边坡损坏;第二,高边坡设计方案不合理或施工质量不合格,比如填料选用、施工工艺等不符合规范要求,导致道路路基高边坡质量达不到要求;第三,人为破坏或温湿度等自然环境条件变化,以及地表水冲刷、地下水侵蚀,导致高边坡损坏。
3市政道路工程中路基防护工程的关键施工技术
3.1防水混凝土的配制 确定防水混凝土配合比的关键在于抗渗水压值的大小,一般情况下为了达到防水的现实目的,其数值基本设定为0.2MPa,在配制中对水泥、水灰比、砂灰比的使用要严格控制,水泥用量以300kg/m3为最低限度,水灰比的最低限度是55%,砂灰比最常见的比值是1∶2或者1∶2.5,根据这些数值进行混凝土配制,可以有效保证市政道路中路基防护工程防水的现实效果,控制预拌混凝土坍落度、坍落度损失值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且可以减少对混凝土和砂石材料的浪费。防水混凝土的配制需要在正式施工之前完成,而且混凝土的运输时间和运输过程中的道路情况可能会导致混凝土有轻度凝结,为了预防这种情况发生,降低路基防护工程施工时产生冷缝的可能性,在需要运送的混凝土中可以加入适量的泵送剂,以保证其有足够的抗凝性。
3.2生态防护 生态防护是我们较为提倡的道路路基防护和加固的方式,它不仅能起到绿化环境、绿化道路、防护加固的效果,还能大大减少汽车带来的尾气污染,这种一箭双雕的事情简直再好不过。所以在进行生态防护工作时,不仅可以选择一些花花草草,还可以进行一些树木的种植。树木的根系更加发达,加固效果更好,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铁栅栏的使用,因为铁栅栏长久的使用后还需要更换,而树木则是道路的永久栅栏。
3.3预应力锚索加固施工
对于道路路基支挡及边坡加固防护工程施工质量控制,需要在具体的施工技术应用方面进行积极优化,将预应力锚索加固技术加以科学化运用是比较重要的。施工技术应用中需要按照相应的流程,保障各个环节的施工都能符合规范要求。通过按照相应的施工流程进行操作,才能保障加固防护施工的质量。具体技术的应用当中在逻辑水泥灌浆以及锚索框架结合层面加强重视,将路基支挡以及边坡沉降量得以有效控制,施工前做好边坡清理工作,结合现场施工状况完成预应力锚索制作安装的工作,施工人员要对锚索拉力以及水平夹角等按照要求进行控制,从这些基础施工环节控制好质量,才能为实际工程的施工水平提升起到促进作用。
3.4挡土墙施工技术 在道路工程中,挡土墙主要被修建于高填土路基与陡坡路堤下方区域中,将起到抑制路基高边坡滑动、改善边坡结构稳固性能、收缩填土坡脚等作用,是保护临近线路、防止滑坡的一项重要技术手段。在应用挡土墙施工技术时,注重提前清理施工现场残留杂物、边坡表面浮土,并设置排水沟等排水设施。在必要情况下,对基底进行硬化夯实处理,如施工人员操纵电动夯实机开展基底夯实作业。在指定位置支设模板,对模板拼缝处进行填充处理,清理模板内部残留杂物与积水,在模板内壁表面均匀涂刷脱模剂,测量模板垂直度与安装位置。可选择人为设置伸缩缝。开展片石混凝土挡墙浇筑作业,尽可量一次性完成混凝土浇筑作业,做好混凝土养护以及整平作业。对混凝土进行养护,重点预防混凝土裂缝问题出现。在混凝土达到脱模要求、强度达标后,对模板进行拆除、清理。 结语 综上所述,道路工程现场施工面临的不确定因素较多,如果不加以针对性处理,就很容易造成不可估计的损失问题。对此施工企业必须结合现场情况选择合理的边坡防护技术,以保证边坡的稳定性,为道路工程项目建设提供良好的基础支持。
参考文献:
[1]刘洋.试论路基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的应用[J].四川水泥,2018(06):77.
[2]莫劲军.市政道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要点研究[J].中国勘察设计,2018(09):96-97.
[3]丛鑫.市政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工艺控制核心要点构架[J].中国标准化,2018(24):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