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与桥梁基础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韩京利

发表时间:2021/5/31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3期   作者:韩京利
[导读] 摘要:现如今,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断提高,交通网络建设得到进一步完善,道路桥梁的建设能够有效提高交通运输的便利性,因此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德州市公路工程总公司  253000
        摘要:现如今,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断提高,交通网络建设得到进一步完善,道路桥梁的建设能够有效提高交通运输的便利性,因此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道路桥梁工程基础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工程使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对延长道路桥梁的使用寿命,提高工程经济效益有着关键性作用,本文将针对道路桥梁基础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道路、桥梁在基础施工方面的技术要点进行分别研究。
        关键词:道路;桥梁;基础施工;技术要点
        引言
        我国地域广泛,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都呈现出差异化,基础设施的建设的范围和进度都在不断推进中,不仅工程量不断增大,而且工程的施工标准逐渐提升。这样的建设速度和建设质量要求给人们的出行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对交通物流业的发展带来了便利,同时,也增大了道路和桥梁的施工难度。但是,随着新技术和机械的应用,很多施工技术难点得到了突破和解决,大大提升了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水平。
        1道路与桥梁基础施工技术的常见问题
        1.1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
        在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会用到大量的施工材料,混凝土就是其中最为常见、使用量较大的一种施工材料,因此,混凝土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道路桥梁整体的施工质量。在混凝土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是最为常见的一种质量问题,为了不影响道路桥梁的后续施工,就必须加强对混凝土裂缝问题的控制,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当混凝土施工完成后,施工人员不注重对混凝土的养护,没有及时对混凝土结构进行洒水,从而导致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除此之外,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的温度变化明显,也会导致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
        1.2承台混凝土的腐蚀问题
        在道路与桥梁的基础施工中,承台混凝土的质量问题是较常见的问题之一。承台的作用是承受、分散墩身传递的荷载,其需要有较强的承载力和强度。而现实工程中,较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承台混凝土的腐蚀问题,这个问题严重威胁着道路桥梁的安全。导致这种问题的因素具有多方面,最主要的因素是由于其所处环境的影响。承台混凝土由于水位不断变化受到荷载空气水分的危害,很容易出现腐蚀现象,给后期的整体工程安全埋下隐患,最终影响工程的寿命和安全。
        1.3桩身结构稳定性不足
        桩基是道路桥梁工程的基础部分,这一部分结构的稳定性将会直接影响主体工程使用性能。但由于桩身结构稳定性不足的问题,导致道路桥梁工程整体质量下降,这种情况并不少见。桩身结构稳定性不足的主要原因是施工过程中打桩工艺不够科学和规范,要想提高打桩施工质量,应首先对需要打桩的区域进行地质勘测,了解打桩范围内的真实地质情况,选择合理的打桩工艺。
        2道路基础施工技术要点
        2.1路基施工
        道路路基部分是道路建设的基础部分,基础的牢固很重要。路基的技术控制要点主要包含以下方面:(1)做好施工路段的清理工作。要对施工路段及附近环境进行现场检查,及时清理杂物,保证路面的清洁,为路基铺设做好准备。(2)路基填筑材料需要按照标准严格把关。路基的填筑材料与路基的强度有着直接关系,一定要保证填充材料的规格质量能够符合道路要求。(3)做好道路路基的排水工作。路基施工现场要保证具有良好的排水效果,避免降水等造成水无法正常排放。(4)路基铺设时分层进行。路基要保证其强度,就要充分压实,分层铺设逐层碾压可以提高其密实度,使其更加牢固。
        2.2路面施工
        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当下路面施工中应用较为广泛,在实际进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时,应注意做好以下技术要点的应用。一是沥青原材料选择。在选择粗集料时,应确保粗集料有良好的耐磨性,形状近似立方体。上层粗集料压碎值应小于25%,中下层则小于28%。

在选择细集料时,应确保细集料表观密度在2.5g/cm3以上,砂当量大于60%,亚甲蓝值在25g/kg以内。二是应加强沥青路面的摊铺压实,在进行摊铺施工前,应及时清理干净路面杂物,在摊铺前控制好沥青混合料温度,通常在180℃左右。还应预热好熨板,以免在摊铺时发生粘连。在沥青摊铺过程中,应本着“宁高勿低,宁刮勿补”原则,保证摊铺连续性,禁止中途中断,可有效提升摊铺平整度。做好沥青摊铺速度控制,通常在2.5m/min左右。在进行沥青混凝土压实时,应选择振动压路机作为压实机械设备,严禁采用胶轮压路机。在碾压过程中,注意控制好碾压重叠宽度,一般在20cm以内。在实际进行碾压过程中,还应加强设计碾压路线的合理设计,避免碾压重复或碾压不全问题。
        3桥梁基础施工技术要点
        3.1加强桥梁主体的刚性水平
        通常桥梁施工的主体结构会优先选择实体性的墩台,因此,要想提高桥梁工程的整体质量,需要选择科学的方式对基础进行扩张,其中有效是方式包括对基础结构外延长度和墩台的高度合理提升刚性,同时结合要求将刚性的正确角控制在tan值范畴,进一步提高桥梁基础部分的质量。
        3.2加强桩基施工效果
        桥梁基础施工所采用的一项重要工艺就是桩基部分基础施工,保证桩基施工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桩基主要是由若干根桩和承台结构通过连接成型,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保证每一个桩基都能插入土壤当中,并且符合标准要求,通过箍住桩基实现共同作用的目的。同时还应该提高桩基的承载能力,保证桩基结构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对路面沉降问题进行有效控制。
        3.3加大混凝土施工质量把控
        在进行混凝土材料浇筑过程中,需要首先按照设计标准进行规范性的操作,才能有效控制施工质量。同时,还可以通过结合混凝土材料的科学配比,提高拌和水平,对施工质量进行合理控制。混凝土材料在拌和完成以后,需要运输到施工地点,所以还需要提高对车速的把控能力,提高混凝土材料的质量控制水平。混凝土在浇筑施工时,应优先采用分层浇筑的方式,将每一个土质材料结构的厚度控制在30cm左右。半径需要控制在0~1.5m。侧模货款应保持在0.5dm~1dm的距离,避免发生模板碰撞或预埋件相关问题。
        3.5提高钢筋材料的施工水平
        桥梁工程在使用钢筋材料时,应首先完成钢筋制作、安装等问题,在进行安装时,需要结合我国当前对设备安装的标准依据。作为施工任人员,还需要通过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监管措施,提高钢材材料在施工过程中的整体质量。钢筋材料在使用中需要保证没有发生弯曲、变形,同时对表面清洁程度进行检查,以免发生材料腐蚀问题。
        结语
        总之,在我国道路交通体系建设中,道路与桥梁基础结构施工的质控要求较高,要根据道桥施工地区的地质环境及水文特征进行基础施工技术方案的设计,并根据施工需求强化技术要点控制效果,在实际施工中道路与桥梁基础加固和强化的技术要点较多,而同时对道桥连接过渡部位的基础施工技术控制要求也较高,在施工过程中要做好多环节技术控制以保证道路与桥梁工程项目建设的稳固与可靠。
        参考文献:
        [1]李保虎.道路与桥梁基础施工技术要点[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9(34):142-143.
        [2]刘振香,李卫国.道路与桥梁基础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0(6):214-215.
        [3]崔建文.道路与桥梁基础施工技术要点研究[J].山西建筑,2020,43(35):159-160.
        [4]徐丹丹.道路与桥梁基础施工技术要点初探[J].居舍,2019(20):87.
        [5]高兆军.道路与桥梁基础施工技术要点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08):56-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