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高速公路建设集团公司西延分公司 710000
摘要:蓬勃发展的高速公路建设在极大地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恢复高速公路周边植被覆盖是减少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高陡岩质边坡是高速公路修建过程中面临的一种独特的地貌环境,具有硬度大、基岩风化程度高、土壤少甚至无,贫瘠、干旱、陡坡难以固定种植基质、有毒有害元素含量高等特征,因此,极其不利于植物生长。同时,部分高速公路高陡煤灰岩质边坡立面太高、坡度过陡,加上基岩及土壤中酸性物质和重金属有毒物质含量高,而营养物质含量低,所有这些极端的基质环境极大地限制了该地区植物的定植和生长,成为高速公路修建的难点与重点。
关键词:高速公路;绿化工程;项目管理
引言
所谓高速公路边坡绿化,即在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产生的边坡上,通过恢复或者建植人工植被,固土护坡、恢复或者重建生态机能、保护和美化环境的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的工程。高速公路绿化不仅可以美化路容、净化空气、固土护坡、改善环境,而且可以诱导司机和乘车人员的视线、减轻眼睛的疲劳,利于行车安全,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的隐患。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高速公路的要求已不仅仅是高速、快捷、安全、舒适,而是一个洁、绿、美的绿色景观大通道。因此,对高速公路边坡的绿化进行灌溉是十分有必要的。
1高速公路绿化生态恢复与养护的意义
高速公路建设会在不同程度上对原始土地构成危害,主要表现为减少植被数量、车辆尾气排放、噪音污染等方面。对此,高速公路行业发展的过程应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特别是绿化方面的工作,以创设良好的环境,为公路绿化生态恢复、绿化养护奠定坚实基础。与此同时,需加强工程管理、监督,加大绿化资金投入,认真落实绿化栽植与养护工作,进而有效改善环境问题,提高我国高速公路绿化生态水平及绿化养护水平。
2高速公路绿化生态设计问题
高速公路生态绿化设计内容较多,绿地植物作为主要部分,不但可对生态环境加以调节,还可以确保公路外观美观,考虑到地貌特点、气候环境因素,选取适合的绿地植物非常必要,该过程可使用生物技术创设湿地,以便为野生动物构建生存环境。同时,建议在交错立交桥下栽植各类型的植被,将绿岛布设为小岛的形状,体现出设计的人性化。如果高速公路处于干燥、炎热的环境下,需要种植一些具有耐寒、耐热特征的植物,以延长植物生存时间,并为后期养护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3高速公路绿化生态恢复、绿化养护技术对策研究
3.1科学使用公路绿化植物种植技术
高速公路种植绿化树木期间,需保证土壤水分充足,在此之后覆盖一层土壤,春季种植树木需获取大量水分,促使绿化植物萌芽;夏季地表水分蒸发速度较快,应在种植树木的过程中达到浇透水要求,之后覆盖土壤、地膜。需要注意的是,绿化苗木栽植后树体有较多伤口,无法提高自身免疫力,而这也是增加有害生物侵染、危害几率的基本原因,因而需做好有害生物相关防治工作。此外,在高速公路绿化苗木完成栽植后使用草绳缠绕树体至1m左右高度,然后做好相应的支撑,以避免受到风的因素影响产生斜倒问题。
3.2灌溉水源
高速公路段水源通常较少,最常见的水源为小河、山溪、塘坝等,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选择打井取水。高速公路一般地势复杂,起伏较大,建议采用多种取水方式相结合的方式。根据高速公路的地势情况以及水源状况,将高速公路分为若干个灌水系统,分区供水。对于以小河、山溪等水量较少的水源供水方式,为了满足灌溉时间段的供水需求,建议根据设计水文年的径流量和年内分配的分析计算结果,在水源处设置适宜大小的蓄水池,以保证灌溉系统的正常使用。
3.3病虫害防治
选用无污染或基本无污染的植物安全药物。喷药应在无风的晴天进行,阴雨或高温炎热的中午不宜喷药。在对景观绿化进行病虫害治理的过程中,若过度依赖药物防治则会导致害虫产生抗药性,长此以往会使得害虫不断变异给生态环境造成难以恢复的严重影响。因此近年来人们通常采取生物防治的措施来进行防治。生物防治在不引入外来物种入侵的前提下,能够极大地提高病虫害管理工作的可靠性与安全性。为了提高解决防治病虫害问题的质量与可靠性,景观绿化工作人员要尽可能从生物学的角度出发,了解掌握病虫害问题泛滥的根源,从源头上掌握解决问题的途径。另一方面,人们要有建立完善生态系统链景观绿化的意识,从根本上削弱病虫害发展的途径,增强生态系统内每个个体的自我抵抗能力,建设一个完整健康的生态景观绿化环境。公路工程景观绿化病虫害直接制约公路工程景观绿化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公路工程景观绿化病虫害防治不仅可以大大降低损失程度,保护公路工程景观绿化生态资源,而且可以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3.4公路绿化施工技术
整理地面,对绿化区域当中的杂物进行及时的清除,设置更加符合标准的绿化区域,将需要栽植的区域进行整理。充分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放线定位,确保图纸当中的数目设置点能够和现场施工的位置进行对应,针对于现场的施工环境和实际的需求,有效地处理一些突发的事件。在处理问题的过程当中,要获得监理工程师的同意,对公路绿化植物栽种进行优化和调整。针对于一些不适合栽种植物的土壤,要及时地对土壤进行更换,种植之后还要定期地进行施肥,确保可以为植物营造更加舒适稳定的生长空间。在开展卸苗的过程当中,要保障苗木土球的安全,确保苗木的大小保持一致,定期对苗木进行修剪,对患病树枝进行及时的清除。在修剪的过程当中,要注意保持整个植物的树形,在中央主干苗木保留顶芽。苗木在种植之后能够维持垂直生长,如果主干不明显,就需要对其他的树枝进行截干栽种,对一些不必要的枝条进行修剪,从而保留植物的主干。
3.5健全高速公路绿化养护管理制度
结合实际种植情况,强化公路生态绿化建设效果,建立健全高速公路绿化养护管理制度。在对其进行养护管理的过程中秉承“因地制宜”原则,结合原有养护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有针对性地对原有的绿化养护管理制度进行创新,完善激励机制,对绿化养护管理目标和管理工作内容进行合理划分,落实到个人,从而提高整体养护管理工作的效率。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对养护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和责任意识,提高养护管理质量。
结束语
高速公路绿化工作在整体开展的过程当中是比较复杂的,需要进行系统性的规划与设计,对公路进行绿化的过程当中,如果仅仅是通过设置分隔带和行车遮蔽带是不够的,需要和公路的整体形成系统性的景观,确保公路的绿化工作能够和整体更加协调一致。公路绿化工作不仅仅要和周围形成协调,还要满足居民的生活环境需求,通过进行更加合理的规划,减轻公路对环境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为司机起到视线诱导的作用,减少在高速公路行驶当中的紧张感和压迫感,为人们提供更加优美和舒适的行车环境。公路绿化工作不仅能够保证人们有更加安全的行车环境,还能够对生态环境起到保护和恢复的作用,使得整个工作空间更加具有活力。
参考文献
[1]邢雪松.高速公路的绿化养护管理思考研究[J].居舍,2020(15):103.
[2]邢琳.高速公路绿化景观改造设计[J].交通世界,2020(15):152-153.
[3]贾连双,常凤云.高速公路绿化生态恢复与绿化养护综合探究[J].农家参谋,2020(11):90.
[4]林伟.公路分隔带绿化苗木的选择与栽植管理[J].绿色环保建材,2019 (11):96-97.
[5]马云丽.公路绿化生态恢复与绿化养护技术[J].现代农村科技,2019 (1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