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管控问题及创新对策分析 侯会亮

发表时间:2021/5/31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3期   作者:侯会亮
[导读] 摘要:基层水利工程建设下受到环境因素、人为因素等方面的影响较大,施工现场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对此施工单位还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积极开展施工管理工作。
        河北供水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基层水利工程建设下受到环境因素、人为因素等方面的影响较大,施工现场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对此施工单位还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积极开展施工管理工作。文章通过对施工管理意义进行分析,探讨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管理问题与创新对策。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项目;施工管控;施工管理
        引言
        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有可能受到天气状况和人为作用等因素的影响,现场可能会出现诸多问题。并且,水利工程施工环境较为恶劣,通常设置在地势较为陡峭的区域,与其他施工工程相比,还需要做好防洪泄洪等相关工作,因此水利工程的施工现场管理是一项难度较高的工作。
        1加强基层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意义
        第一,高效利用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基层水利工程项目是我国的基础建设设施,我国的水资源分布不均,常常出现北旱南涝的现象,水利工程就是对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进行有效控制,按需分配,通过合理的分配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保护水环境,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第二,维持社会稳定。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国民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水利工程建设,水利工程的建设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地社会的发展状况。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可以满足不同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水利的要求,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拉动作用,可以促进农业增收,顺利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道路,维持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第三,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和社会生态效益。基层水利工程建设可以为农业生产和发展提供充沛的水源,特别是在水资源缺乏的地区,水利工程可以实现干旱时蓄水,洪涝时排水,为农业生产提供了良性的灌溉系统,保证了灌溉能力,有效的对抗旱涝等自然灾害,保证了农作物的质量和产量,实现了农民增收增产,提高了农业经济效益,保障了人民的切实利益,提升了当地的社会生态效益。
        2基层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管控问题分析
        2.1施工管理缺乏创新机制
        水利事业在我国有着长期的发展,在最初的发展阶段,其发展理念相对滞后,虽然在近年来水利事业进入了现代化的发展阶段,但是在当下的发展背景下,一些水利工程项目在实施的过程中,依旧会受到传统发展理念和模式的影响,施工管理创新机制不足,难以有效发挥施工管理机制在施工管理方面的重要作用;部分水利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机制存在着很多的不足,难以适应当前的发展背景。在现阶段的发展过程中,虽然大部分水利工程企业都认识到了施工管理创新的重要性,在反复的创新探索和实践过程中成效甚微,传统体制是重要的制约因素。
        2.2工程造价管控力度有待提升
        水利工程建设的实质目标是为了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充足的资金是保证工程项目顺利进行的关键要素,管理人员要综合考虑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做好质量控制的同时,从长远发展角度来看,加强造价管控,从而创造更大的经济收益。随着水利工程的快速发展,行业内部的市场竞争力越来越激烈,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投入的项目费用日益增长,导致成本超标问题更加严重,再加上施工设计人员工作态度不严谨,表现出怠慢或积极性低,经常出现设计失误,造成项目重建或返修问题频发,从而增加成本耗损,对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的各参与方来说,都会带来不利的影响。
        2.3施工管理中缺乏专业的信息技术手段
        在我国的基层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中,大多数水利项目不是由国家投资,而是地方政府筹资建设的,因此基层水利项目具有投入成本少、规模小的特点,导致大部分的施工企业觉得该项目规模小,从中获得的利润比较小,没有必要使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仍旧沿用传统的管理方式和技术手段开展施工管理工作,人工测绘整理数据和人工监控管理机器设备等,给工程项目建设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3基层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创新措施
        3.1创新施工管理体系
        对任何的水利工程项目而言,要提升施工管理水平,工程企业就需要在实际的工作中,紧跟行业发展趋势,积极将先进的施工管理理念和模式应用于工程管理中,在传统的施工管理体系基础上加以改进和完善,使得施工管理体系中的有关内容更为完善和具体,使得专业管理人员的管理行为更为规范和专业。施工管理体系的创新需要严格根据国家对水利行业的法律法规要求和规定,并结合当前的技术条件,来保障施工管理体系内容的完整性与可行性。比如,在施工管理体系中,应该包含详细的责任制度,使得在工程建设施工的过程中,各个部门都能够严格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来落实自身的管理责任,妥善处理好施工建设方面的质量、安全、进度与成本管理问题,保障各项施工管理目标的实现。再比如,在施工管理体系中应该包含详细的施工管理规范,使得各个管理人员在施工管理的过程中,能够开展规范化的施工管理作业,避免施工管理方面的漏洞。
        3.2强化造价管理
        第一,结合工程项目管理组织体系,明确造价管理目标,将造价工作细致划分到每个施工细节,避免越权签字现象,可采取费用承包方式,结合工程建设具体情况制定资金承包奖惩细则,从而将每个环节的施工费用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第二,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协同作业,对成本进行定期考核,确保实时掌握成本支出情况,对超出工程造价部分的费用进行分析,并且及时调整造价管控计划,避免对整个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造成影响;第三,材料采购环节与工程造价管理效果存在很大的关联性,指派专人负责建材采购,确保负责人员掌握采购流程,提前做好市场动态调查等,采取正当手段保证采购价格的合理性,避免谋取私利的行为产生,从而保证资金分配的合理性。
        3.3 积极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
        在水利工程施工中,施工企业需要积极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工作效率,提升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比如,使用RS遥感技术,可以地表各类地物和现象进行远距离控测和识别,更好的帮助水利工程进行选址建设,提高勘探效率。使用GPS技术或者北斗定位系统收集数据,收集工作更加便捷、高效,也能大大提升数据的准确性,收集的数据可以直接传送到计算机上,由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分析并形成直观的图像。进行工程绘图时,可以使用CAD软件和BIM软件,这两者都具有强大的绘图功能,对水利工程的数据进行建模处理,实现数据的可视化。绘图软件不但减轻了工作人员的绘图负担,还能提升水利工程项目相关图纸的精确度。
        3.4加大对水利施工管理的资金投入力度
        在资金投入方面,需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以及各项需求合理增加投入力度。相关单位要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加大资金方面的投入力度,确保资金可满足施工管理的需求。首先,相关部门要在保证工程质量以及施工进度的基本条件下,提高资金的引进力度。其次,需要对整个水利工程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掌握,根据工程的特点和实际需求合理管理资金,对各方面的资金进行详细记录和管理,切实保证资金能够专款专用。最后,在整个施工管理过程中,要结合监督工作,对所需的资金进行准备,确保在需要资金时能够立即投入使用,保证施工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能够切实保证水利工程的质量,相关部门要给予施工管理工作足够的重视,对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要积极进行深入的分析,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管理措施,以提高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水平,完善施工管理体系,促进水利工程事业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龙腾,张迎.浅谈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17):55+57.
        [2]吴嫡捷,张世安.基于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管理问题及创新对策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15):293-294.
        [3]帅辉玲,李维琴,舒丹.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特点及质量管理控制办法探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06):1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