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45272419651018XXXX 广西福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市政道路工程建设质量与城市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作为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沥青路面施工建设在现阶段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分析了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中的施工技术,并强化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控制,为后续的市政道路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建设;沥青道路;施工技术
目前,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多,交通压力也急剧增加。为了提高市政道路工程的承载能力,需要提高市政道路工程的建设质量。作为市政工程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建设材料,沥青的出现提升了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但是,在实际的应用过中,沥青路面的使用年限难以达到最初预期的目标,需要对其进行不断的创新,充分发挥沥青道路的应用优势。从施工材料、施工技术等方面入手,加强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质量控制,延长市政道路工程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促进市政道路工程的发展。
1.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中沥青路面主要存在的问题
1.1沥青路面产生的特殊气味
当前的市政道路工程最常使用的沥青材料,主要是由占比较大的沥青及其混合物等多种材料混合拌制而成的,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市政道路建设,但是,一旦温度升高,沥青经过太阳暴晒后,会产生比较难闻的气味,对人体的呼吸器官产生刺激性影响[1]。随着不断升高的温度,特殊的气味会长期存在整个施工期间,如果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这一问题,将会伴随施工团队一整个作业周期。
1.2沥青路面强度小、易变形
随着路面可塑性下降的同时,路面的平整度也随之提高,更有利于人们出行。但是,沥青路面存在表面强度过小、易于变形的问题,主要是强度小的沥青路面遭受高温暴晒,再经过较大重量的车辆在其表面碾压,从而产生较为严重的变形。在短时间内,无法快速恢复这种变形情况,甚至还会引起路面出现裂缝,极大程度上威胁着人们的出行安全。遇到极端天气,如:暴雨,大量的雨水循着裂缝流入其内部,从而不断增大其表面裂缝,引起道路结构失稳。
1.3沥青路面在稳定性方面对季节性要求高
市政道路工程一般分为前期准备、中期作业和后期摊铺三个建设节点,前期主要负责沥青的制造工作,将原材料准备好,再对其进行混合搅拌;中期作业阶段,则需要通过运输车辆将搅拌后的材料运送至施工现场;在后期的摊铺过程中,由于不同的季节对施工作业的效率也有着不同的影响,高温时期或者多雨季节会增加沥青路面的可塑性,从而使路面难以快速成型,从而影响沥青路面的稳定性。
2.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中沥青道路施工技术
2.1沥青拌和施工技术
为了保证市政道路的整体质量,需要确保沥青道路使用的原材料的质量,强化采购环节,提高拌和技术水平。对于施工材料在质量方面的稳定性,做好前期的材料保管工作,根据科学的材料配比进行拌和的前期准备工作;提高施工人员对沥青材料拌合的重视程度,保证沥青出料的温度符合施工的实际要求[2]。在拌和沥青材料的过程中,需要合理控制温度,按照一定的技术标准和沥青的拌和要求进行搅拌,如果没有特殊的情况,一般沥青的加热温度控制在160℃,而改性沥青温度则需要控制在190℃以下。在实际的沥青道路的施工过程中,需要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的实际情况,对影响沥青拌合的外部因素进行深入分析,按照科学设计的配料单进行拌合,避免搅拌过程中程序方向错误的问题,并解决材料出现离析情况的问题,提高市政道路工程的整体质量。
2.2沥青道路摊铺施工
为了提高市政道路工程的整体质量,需要进一步强化沥青铺设施工技术,保证沥青路面具有一定的平整性、美观性,保证交通行驶过程中,使驾驶员驾驶更为舒适。铺设的沥青路面很大概率会出现不平整的情况,给道路的实际性能造成严重的影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必须采用先进的铺建设备对其进行相应的检测工作[3]。
对机械设备的保养工作,需要定期添加一下润滑油,使铺路设备长期处于良好的状态,避免机械设备在铺建过程中突然中止作业,在路面形成不规则的痕迹,机械设备必须匀速行驶,从而避免沥青铺建过程中出行问题。最常采用的两项铺设方式为人工式或者机械自动式,从实践的案例观察,沥青路面的铺建工作多以机械自动式为主、人工式为辅的方案,充分融合两种方式,发挥这两种方式的优势,提高沥青路面的铺设成效。如果沥青铺设工作任务量较大,需要同时应用多台机械设备,提高机械设备的施工效率,保证沥青路面的铺设质量。
2.3沥青道路的碾压施工
在完成沥青路面摊铺工作后,需要采用相关设备对路面进行碾压,确保压实沥青路面。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路面碾压工作,在第一次碾压时,一般确保混合料达到初步稳定即可,第二碾压时,则需要把路面变得较为平整;进行的第三次碾压,则需要在第二次碾压作业的基础上,对沥青存在的缺陷进行适当的调整,确保路面不存在凹凸不平的情况,变成光滑、平整的路面,达到相关的施工标准。
3.强化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对策
3.1强化原料的采购环节
影响沥青路面的整体质量的主要原因是沥青原料的质量,从而导致路面极容易出现低硬度、结构性失稳的情况,使沥青路面的使用年限达不到施工要求的标准。在材料的采购环节,采购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材料,在硬度、耐磨性方面选择石料,同时选择的沥青材料在性价比、质量方面表现较好,还需要保证市政道路的沥青路面施工成本不能超出预算。在沥青材料的拌合过程中,采购人员需要根据科学的设计方案中的各项指标采购相应的材料,并且按照施工需求购进事先规划好的原料数量[4]。不能一味按照施工方案一次性购进,必须考虑施工的特殊性,一旦采购的材料质量和效果不如人意,就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3.2原料的质检工作
除了做好材料的采购工作以外,还需要提高进入施工现场前的质检工作水平。在进入施工现场之前,需要采用特定的仪器对沥青材料进行检验,根据沥青材料和杂质的比例来判断沥青材料的质量是否达到施工标准。在检查的过程中,必须采取抽样检查的方式,对产品的小样进行多批次的抽查,避免有人进行人为造假。样本的检验工作必须在正规的环境下进行,从而保证样本检验工作的效率。对于同一批次的样本需要进行多次的抽检,而且需要保证进入现场的数量的5%进行查验,按照一定的规范进行查验,直到全部产品符合检验标准,才进入施工现场。
3.3加强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
在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为了提升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必须做好几项工作。首先,建设单位必须严格按照一定的程序开展施工,并对施工进度进行科学合理地规划,保证整个施工过程的施工环节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确保后期的质量检验结果也符合标准。加强对施工单位技术人员的管理,落实好每一个员工的责任,保证各部门之间权责分明,一旦发现施工质量问题,需要及时将问题上报给上级,指派专业人员对相应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从而保证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作为一个城市发展的基础,影响着人们的日常出行。为了提高市政道路工程建设质量,必须加强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解决沥青道路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市政道路工程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任丽勤.论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中沥青道路施工技术[J].科技创新导报,2020,17(19):41-42+45.
[2]张文元.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中沥青道路施工技术探讨[J].地产,2019(20):146-147.
[3]谢宝坤.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中沥青道路施工技术[J].四川水泥,2019(10):38.
[4]冯建富.论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中沥青道路的施工技术[J].山西建筑,2018,44(30):125-126.
[5]常新.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策略[J].工程技术研究,2020,5(22):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