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智邦土地房地产评估测绘有限公司 山东德州 253000
摘要:随着经济和水利行业的快速发展,工程数据测量作为各种建筑工程的基础环节,是工程建筑保证的重要数据支持,是检测工程建筑稳定和安全重要标准之一。水利建筑工程与其他类型的建筑工程相比,由于施工放样数据要求的精准程度较高,需要工程测量工具具有较高的精准程度。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测量;GPS定位测量技术
引言
在经济和生态的双重压力下,修建符合生态环境要求的水利工程变成了十分必要的一件事情。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新技术为水利工程建设提供了极大的方便。GPS测量技术,作为新兴技术的一种,为我国农业水利工程的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尤其在测绘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与传统的水利测绘技术相比,大大简化了部署方式,由以前的逐级部署改为扁平化的直接部署,极大地节约了时间和人力成本,使得部署工作可以高效,精准的完成。控制点和采集地都可以一次性直接部署,大大提高了水利测绘数据的精准度,提升了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
1GPS定位测量技术
依靠GPS定位技术进行工程数据和信息的测量过程中,不需要与GPS基站进行通信连接,无须开展后视工程作业,可从根本上提升了建筑工程的整体工作效率。此外,利用GPS定位测量技术可以精准地控制数据变化趋势。
2水利工程测绘工作的重要意义对于水利工程来讲,在开工前一定要全面了解地貌,地质,水文地形等条件。结合当地的生态、经济、人文以及社会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一个合理的水利资源利用方案。这就需要准确又高效的水利测绘工作,作为这一切决策的前提和依据。只有获得精准的测绘数据才能为后面的部署规划提供数据支持,测绘人员的责任之大、任务之重由此可见一斑。一个合理的适用的测绘技术更显重要。正式的测绘工作开始之前,测绘工作组一定要认真对比分析多种测绘技术,厘清每一种测绘技术的优势以及劣势,结合当地的实际条件,选择适合当地的测绘方式。对于地形地貌条件较复杂的测绘工程,可以提前进行试验,用实际数据来对比得出各种测绘方式的优劣。若在测绘过程中出现测绘方案设计有偏差,一定要及时讨论论证。同时要加大检查密度,不能因为测绘方案选择失误而最终影响整个水利工程建设。水利工程的建设时,一定要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这一切的前提就是精准的水利测绘数据。测绘工作者将编制好的测绘说明书提供给相关部门,由工程小组讨论分析地质报告的可行性及在后续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地质情况,提前做好对应方案。只有了解整个施工区域的地质、地形、地貌、水文条件以及资源分布状况。才能为后续的生产施工提供指导性的意见,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后续生产过程的安全以及整个水利工程的时效性和工程质量。传统的水利测绘工作往往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且测绘周期长。需要多个部门的配合才能展开工作,这就导致了传统水利测绘工作基础数据存在偏差。传统测绘体系较为复杂,所需要的测绘周期较长,造成了在测绘工程中测绘质量得不到保证。随着我国水利基建需求量的不断增加,水利测绘工作量也随之增加。传统水利测绘方式的缺点便更加明显。新型的水利测绘方式便应运而生,新型的水利测绘方式有着精度高、工程周期短、劳动强度低的优点。且新型测绘方式改变了传统水利测绘方式需要多部门配合的特点,大大降低了测绘工作中组织协调的难度,低了管理成本。测绘所得到的数据直接可以为设计小组所用,从制度和流程上简化了工作,降低了成本,新型测绘方式高精度的结果,对提高工程水利工程质量有着极大的帮助。科学准确地测绘数据,对于一个工程的顺利竣工有着极重要的现实意义,测绘工作,又对于工程建设有着基础性的指导作用,测绘工作在整个工程中的地位由此可见一斑。大力推行新型测绘技术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3水利工程测量技术要点
3.1构建水利建筑控制体系
大多数情况下,业主自行提供的测量控制点,不能有效满足施工测量实际需求。在水利建筑测试过程中,需要将所有控制点进行反复进行测试,达到一定数据标准后,应结合水利工程施工所在区域的地形、地势以及土质结构等相关因素,合理布置水利建筑施工的控制网络。测试人员应树立建筑测试的全局观念,针对水利建筑施工网络的全面布置和设计,综合各种外界影响因素。其中,需要综合水利工程整体施工流程的实际要求,考虑建筑施工流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防止出现不可避免的损失。水利施工建筑控制点应满足实际要求的环境下,布置和设置在相对稳定以及结构形态不变的地方,应最大限度布置和设计在视野范围以及通视条件较好的区域。
3.2GIS,GPS和遥感相结合
GPS技术获取的准确位置能够作为GIS和遥感技术的依据,GIS可以处理工程所需要的大量的数据信息,遥感技术作为呈现高分辨率的信息图像工具而存在。现有的工程测量技术已经和GPS有了紧密的联系,并得到了普遍应用。GIS和GPS的共同应用可以提高工程在设计勘察、施工管理、检测监管等方面的效率,保证精准程度。加入GIS数据库也是加强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空间的有效途径。
3.3在测量河道地形工作中GPS-RTK技术的应用
在水利测绘工作内容中,需要对河道以及水下情况进行测绘,但是水下的情况往往更为复杂且肉眼无法直接观测。在以往的水下测绘工作中,测绘人员使用测深仪、全站仪、六分仪和三杆分度仪各种仪器实施测量,但是这种传统的测量方式需要巨大的工作量同时伴随着一定的危险性,同时测绘数据的精度和范围无法保障。在河道地形图测量中GPS-RTK技术的主要操作方式如下:连接电脑、测深仪和PTK等相关设备,通过导航软件将相关的测量点准确定位出来,并且由导航软件作为指导,使测量点可以在指定的位置不断地移动,随后在电脑中导入测深仪和PTK测量出来的信息,由河道测量软件有效地处理存储于电脑中的数据,将河道地形图绘制出来。
3.4航空摄影测量外业像控
围绕水利工程进行测试的测量区域通常具有条带狭长特性,测量区域的林木茂密使得通视条件极差,针对这一区域进行的像控点布设需要具备分散特征,这就使不同像控点之间的距离较远。而应用传统控制测量方式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与时间,其质量与数据准确度也无法保证。在这种情况下利用GPS技术则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短时间测量的应用优势使其能够快速完成外业像控点采集。
结语
工程施工数据测量环节是确保施工符合标准流程的基础条件,是建筑方案设计与施工的重要保证,由于其贯穿整个建筑工程流程,需要施工单位提高重视程度。GPS技术在水利测绘中具有十分明显的应用优势,不但可以让水利测绘工作的快速准确进行,极大提高了测绘效率和测绘质量。但GPS技术仍有自身的缺陷,首先要加强对于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自身素质,再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积极吸取前人的经验。以GPS测绘技术等先进技术为主,结合多种测绘技术作为辅助手段,不断减少测绘误差,为水利工程的顺利竣工提供有力的数据保证。
参考文献:
[1]曾丽萍,郭竞逸,杜振.坐标转换法在水利工程测量中的作用分析[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8,47(1):58-59.
[2]高锐,李渊,章凯.水利工程施工技术质量管理策略探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9):292-294.
[3]张世锋.水利工程施工问题及设计控制探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12):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