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动态控制方法分析 谢旭琳

发表时间:2021/5/31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3期   作者:谢旭琳
[导读] 摘要:施工阶段是实现建设工程价值的主要阶段,也是资金投入量最大的阶段。
        肇庆市高要区第四建筑工程公司  广东肇庆  526020
        摘要:施工阶段是实现建设工程价值的主要阶段,也是资金投入量最大的阶段。在施工阶段,由于施工组织设计、工程变更、索赔、工程计量方式的差别以及工程实施中各种不可预见因素的存在,使得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难度加大;本文将会介绍一些有效实现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动态控制的方法。
        关键词:工程造价;目标控制;动态
        1、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动态控制方法
        1.1   资金使用计划的编制
        资金使用计划的编制是在工程项目结构分解的基础上,将工程造价的总目标逐层分解到各个工作单元,形成各分目标值及各详细目标值,从而可以定期地将工程项目中各期实际支出额与目标值进行比较,以便于及时发现偏差,找出偏差原因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将工程造价偏差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1.2  工程变更与索赔
        工程变更是指施工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与签订合同时的预计条件不一致的情况,而需要改变原定施工承包范围内的某些工作内容。施工方因甲方未履行或不能正确履行合同所规定的义务而遭受损失时,课向对方提出索赔,工程变更与索赔是影响工程价款结算的重要因素,因此,也是施工阶段造价动态管理的重要内容。
        1.3工程费用动态监控
        在工程施工阶段,施工承包单位需要进行实际费用(实际投资或成本)与计划费用(计划投资或成本)的动态比较,分析费用偏差产生的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费用偏差。
        2、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方法存在的问题
        2.1合同类型的选择
        施工合同有多种类型。合同类型不同,合同双方的义务和责任不同,各自承担的风险也不尽相同。应综合考虑各项因素来选择适合的合同类型:工程项目复杂程度、设计深度、施工技术先进程度、施工工期紧迫程度。对于一个工程项目而言,究竟采用何种合同类型不是固定不变的。在同一个工程项目中不同的工程部分或不同阶段,可以采用不同类型的合同。
        2.2工程造价信息系统现状
        信息发布、更新不及时,信息准确度不足。由于我国工程造价信息采集技术依旧落后,各地区的工程造价系统与智能化数据库没有有机结合,使得信息的收集、整理、加工、发布的工作很多需要人工完成,采样点少、信息量不足,花费时间长,更新滞后,不能真实反映造价信息实际动态,降低了信息的时效性。
        行业权威的指数、指标体系尚未形成。工程造价指数反映了报告期与基期相比的价格变动趋势,不仅是调整工程造价价差的依据,还是进行工程估价和结算的指导。目前我国发布的造价指数种类不足,缺乏完善的包含单项价格指数(如人工费价格指数、主要材料价格指数、施工机具台班价格指数等)和综合价格指数(如建筑安装工程造价指数、建设项目或单项工程造价指数、建筑安装工程直接费造价指数、间接费造价指数、工程建设其他费用造价指数等)的工程造价指数体系。
        2.3工程项目目标控制的内容
        工程项目目标控制分为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和造价控制
        影响工程项目进度的因素很多,例如:管理人员、劳务人员素质和能力低下,数量不足;材料和设备不能按时、按质、按量供应;建设资金缺乏,不能按时到位;施工技术水平低,不能熟练掌握和运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组织协调困难,异常的工程地质、水文、气候、社会、政治环境等。


        影响项目质量的因素很多,通常概括为人、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五个方面。如何满足对工程项目实体、功能和使用价值,以及工程建设质量要求或需求的标准和水平,也就是如何满足符合项目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程度和如何满足建设单位要求程度做出的明确规定。
        工程项目造价控制不是单一目标的控制,而应当与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和进度控制同时进行,不仅要使造价目标满足建设单位的需求,还要使质量目标和进度目标也能满足建设单位的要求。力求使项目在满足质量和进度的前提下,实现项目实际投资不超过计划投资。
        3、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类型和措施
        3.1造价目标控制的类型
        由于控制方法和方式的不同,控制可分为多种类型。例如,按照事物发展过程,控制可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及主动控制和被动控制。
        主动控制就是预先分析目标偏离的可能性,并拟定和采取各项预防性措施,以使计划造价目标得以实现。主动控制又是一种事前控制,必须在事情发生之前采取控制措施,实施主动控制,可以采取下列措施:详细调查并分析研究外部环境条件,以确定影响目标实现和计划实施的各种有利和不利因素,并将这些因素考虑到造价计划中;风险识别,努力将各种影响造价目标实现和造价计划实施的潜在因素1揭示出来,为风险分析和管理提供依据,并在造价计划实施过程中做好风险管理工作;用科学的方法制订造价计划,做好计划可行性分析,消除那些造成资源不可行、技术不可行、经济不可行的各种错误和缺陷,保障工程的实施能够有足够的时间、空间、人力、物力和财力,并在此基础上力求使计划得到优化;制订必要的备用方案,以应对可能出现影响造价目标偏离计划实现的情况。一旦发生这些情况,应有应急措施作保障,从而可以减少偏离量,或者避免偏离量;加强信息收集、整理和研究工作。为预测工程未来发展状况提供全面、及时、可靠的信息。
        被动控制是一种反馈控制,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发现问题,找出偏差。寻求并确定解决问题和纠正偏差的方案,然后于项目中实施,使得造价计划目标出现偏差后及时得以纠正。实施被动控制,可以采取下列措施:应用现代化管理方法和手段跟踪、测试、检查工程实施过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纠偏措施;明确项目管理组织中过程控制人员的职责,发现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监理有效的信息反馈系统,及时反馈偏离造价计划目标值的情况,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
        3.2造价目标控制的措施
        为了取得目标控制的理想效果,应当从多方面采取措施。工程项目目标控制的措施通常可以概括为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和合同措施四个方面。
        组织控制是由人来执行的,监督按计划要求投入劳动力、机具、设备、材料,巡视、检查工程运行情况,对工程信息的收集、加工、整理、反馈,发现和预测目标偏差,采取纠正行动等都需要事先委任执行人员,授予相应职权,确定职责,制定工作考核标准,并力求使之一体化运行。
        实施有效的技术控制,对多个可能的主要技术数据进行审核、比较,通过科学实验确定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结构的适用性,对各投标文件中的主要方案做必要的论证,对施工设计进行审查,想方设法地在整个项目实施阶段寻求节约投资、保障工期和质量的技术措施。
        确定对目标控制有利的承发包模式和合同结构,拟定合同条款,参加合同谈判,处理合同执行过程中的问题,以及做好防止和处理索赔工作等,是项目管理人员进行目标控制的重要手段。
        结语
        谨以此文浅谈对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动态控制方法分析。
        参考文献
        [1]柯洪,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与施工合同,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14
        [2]马楠,张国兴等,工程造价管理,北京;中国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