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义智人防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353
摘要: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本身就是建筑工程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技术人员应该立足于建筑工程的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检测方法,合理应用质量检测技术,在提高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同时提高检测工作的效率,保障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本文将从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的意义、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方法以及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技术的实际应用等四个方面进行相关论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结构检测
引言
由于人们在生活上对工程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现代社会的建筑工程行业面临着新的挑战,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质量对于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也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开展建筑工程结构检测时,一定要非常严谨。与此同时,也要针对检测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时出现的问题做出应对的手段,检测方法也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不断升级改进,坚持与时俱进,坚持采用全面地、准确的、多样化的检测方法对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进行全方位的检测。工程主体结构的检测一定要非常小心严谨,不能出现任何差错,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检测保证了整个社会中的建筑主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接下来将简单说明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具体检测方法,特别是在检测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下面做出详尽的讲解。
1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方法
1.1外观检测
外观检测的方法一般针对建筑主体的梁、柱、板等结构,能够观察到麻面、裂缝等问题。建筑主体的外观具有一定的可视性,技术人员能够通过对其外观的检测发现较为明显的建筑质量问题。值得注意的是,技术人员在进行建筑主体结构外观检测的过程中还应该对建筑的预埋件做好检测工作。
1.2混凝土强度检测
在我国现行的标准中,对实体强度的检测有回弹法、钻芯法等,而我们在实际检测中,最常用的就是回弹法检测。回弹法是推断性无损检测,方便、快捷,不影响结构。但是回弹法测定的强度是推定值,精度不高。钻芯法是破坏性有损检测,能准确反映钻芯部位强度但是效率低,会对原有结构造成一定的破坏。一般会两种方法结合使用,先使用回弹法检测,如无问题可不进行钻芯检测;如有问题或疑问,再进行钻芯检测。
1.3 钢筋保护层检测
钢筋也是现代建筑工程中常用的建筑材料,其能够提高主体结构的抗剪、抗弯拉能力,对于不同特点的建筑工程,钢筋的使用位置、数量以及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区别。技术人员应该重点关注钢筋保护层的施工检测工作,在具体的检测工作中利用电磁场理论对其输出电压情况进行分析,这样就能够精确检测钢筋的位置,进而推测出保护层的厚度,将其与技术建设标准进行对比,就能够及时发现建筑工程的主体质量问题。
1.4砌筑砂浆质量检测
砌筑砂浆在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砌筑工作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只有保障砂浆的抗压强度才能够保障建筑主体结构的承载能力与建筑稳定效果。因此,技术人员应该重视对砌筑砂浆质量的检测,通常使用的方法为回弹法和贯入法。此处使用的回弹法原理与步骤与混凝土强度测试基本相同,都是利用回弹值以及碳化深度等数据开展抗压强度的评判。而贯入法则是使用砂浆贯入仪,试验时通过将测钉贯入砂浆,之后再绘制测强曲线对其抗压强度进行判断。
1.5楼板厚度检测
作为建筑工程的直接承受主体,楼板结构对于建筑工程具有重要的作用,技术人员在对其进行检测的时候可以使用取芯法与钻孔法。首先,技术人员应该对楼板钢筋进行明确的定位,之后再调查楼板内部的预埋管线情况,最后再借助钻孔设备测量楼板的厚度。
2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有效对策
2.1提升技术人员的职业素养
技术人员在建筑主体施工的过程中也应该合理开展质量检测工作,这样才能够掌握主体结构的重点,进而保障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技术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中应该进行质量评测,对施工标准以及施工材料进行重点检测,尤其应该关注建筑主体的下沉情况。在沉降的过程中,正常的沉降并不会影响建筑主体结构,但是如果发生沉降的位置存在一定差异,就会出现沉降不均匀的现象,进而影响建筑的稳定性。技术人员在此阶段进行建筑主体检测的时候首先应该明确建筑的水平部位与基准点,每天对参照点与基准点的夹角进行测量与记录,如果数值发生了变化,则及时停工进行处理。
2.2采用先进设备和有效的检测方法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型检测设备和检测技术层出不穷,提升了检测质量和检测效率。检测单位要与时俱进,加大对新型检测设备和检测技术的引进,如楼板测厚仪、混凝土裂缝检测仪等设备。在使用新型检测设备前,要做好设备的检查工作,查看设备是否存在校准问题,以保证设备的准确性。同时,还要做好检测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对于新型检测技术,要测试其合理性,审核通过后才能使用。此外,还要根据新型检测技术的特点、适用范围等,将其合理应用到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工作中,发挥新型检测技术的作用。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工作具有一定难度,为提高检测效率,检测人员可通过抽样检测的方式抽查主体结构质量。在利用抽样检测方法时,要确保足够的抽样数量,如果抽样数量不够,会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一般来说,需遵循选择同类构件中施工质量相对较差的构件和负载效应相应较大的构件的基本原则。选择的样本数量必须占总数的11%,同时样本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于主体结构的抗压强度检测,在随机抽样检测的基础上,应选择动态检测和静态检测2种方法。动态检测法是利用起振器的脉冲、共振作用测量构件的振型、频率;静态检测法是利用超声脉冲法、回弹法、雷达法等对构件质量进行测量。值得注意的是,大型混凝土构件如地下室结构,无法单独使用静态检测法,需综合采用静态检测法和动态检测法以保证检测的准确性、合理性。
2.3强化工程施工的现场监督管理工作
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工作其很大一方面是现场的管理工作。而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牵扯的面非常广,工作内容繁琐。要想很好地做好现场监督管理工作,就必须从上到下高度重视现场管理。可以采取项目负责人管理制的模式。具体的实施方法为:针对某一建筑工程项目,成立专门的质量管理项目组,项目负责人任组长,质量管理总监任副组长。这样通过项目制,来有效地做好现场质量监控工作。同时,对于现场出现的质量问题,必须定期通过会议的方式,重点分析其出现的原因,采取什么有效的手段来加以避免,为后续的工程提供有效的质量管理建议方法。
2.4做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工作
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工程质量施工的主要依据,一旦质量管理体系完善建立后,施工单位就可以按照质量管理体系的标准要求,执行施工管理工作。对于施工中出现的问题,也可以通过管理制度来进行解决。基于此,施工单位必须从领导层出发,积极要求单位各部门重视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对于体系的执行,也必须做好监督管理工作。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对于建筑工程的需求越来越大,对于建筑工程质量与功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想保障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技术人员就应该重视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质量检测。技术人员应该掌握多元化的主体结构检测方法,领会检测管理的要点与流程,遵循相应的检测规范,这样才能够及时发现建筑工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而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吕妍.探讨建筑工程中主体结构检测的重要意义及常用方法[J].建材发展导向,2019,17(2):103.
[2]陈宇.探讨建筑工程中主体结构检测的重要意义及常用方法[J].建材与装饰,2018(48):55-56.
[3]袁桧成.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及应用的探讨[J].房地产导刊,2020(5):252.
[4]刘振华.建筑工程中主体结构检测的探讨[J].建材发展导向(下),2019,17(3):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