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湾县四道河子镇畜牧兽医站 新疆沙湾县 832100
摘要:新时期社会发展下,我国畜牧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能够多动物疫情现象进行有效控制,降低由此造成的损失。下面文章对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治工作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动物防疫工作开展策略。
关键词:基层畜牧;畜牧兽医;兽医动物;动物防疫
引言
畜牧兽医的动物防疫工作对于整个畜牧业的养殖环节来说,都是极其重要的一环,相关的部门必须对动物的防疫工作重点关注,切实保障养殖动物的防疫工作到位,保证我国公民的食品安全,为人民群众的健康谋福利,为整个畜牧行业的发展做贡献。近十几年来,我国的畜牧防疫工作受到了一些阻碍,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发展。所以,想要更好地发展畜牧业,相关的人员和单位必须采取应对措施,重点关注动物的防疫工作,做到具体病情具体预防。
1基层畜牧兽医防疫工作的重要作用
在养殖禽畜时,容易染上一些动物疫病,有的疫病经过一段时间就能自愈,但会影响其生长形势。有的疫病有传染性,若发现不及时,延误了最佳治疗时间会导致禽畜死亡,给主人带来经济上的损失。通过对禽畜疫病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具有一定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多样化、耐药性强以及突发性等,这就需要畜牧兽医凭借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制定出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从而快速的控制住疫病的传播。同时,相关部门要建立完善的基层畜牧兽医防疫体系,这样能够有效防止病原的扩散,推动我国畜牧行业的良好发展。此外,动物防疫工作做到位,还能够提高食品的安全性,保障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安全,从而使市场能够稳定运行。
2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存在的问题
2.1专业疫情防控人员缺乏
由于我国疫病防控起步较晚,所以有一些地区的防疫中心的工作人员并不合格,不具备专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缺乏实践操作能力,业务能力更为薄弱,极大地影响了当地防疫工作的进行。这一现象表明了我国畜牧养殖专业人员的缺乏,可以在高校中开展专门的畜牧养殖课程,鼓励更多的年轻人投身这一事业中,同时吸取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开展多样化的教学课程,提高我国在畜牧行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2.2管理机制不明确
对于畜牧兽医开展动物疫情防控工作而言,明确的管理机制和管理办法十分关键,是提升整体管理工作效率的重点,但是,目前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滞后问题较为严重,缺乏完整的管理体系就会造成动物疫情防控工作时断时续,无法有效维持其管理效果,造成控制流程失衡。一方面,畜牧兽医开展动物疫情防控工作因为体制较为落后,常常会出现“一针好”的弊病,防疫方式和效果都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加之后续防疫跟进工作没有落实,就会导致防疫水平不能满足实际要求,甚至会出现新病情得不到及时控制的问题。另一方面,因为管理体制滞后,使得资金链、人才结构以及技术体系都存在不足,整体防控效果无法满足实际要求。除此之外,因为管理机制问题甚至会出现疫苗造假、低质疫苗等恶性问题,使得整体防疫防控工作的质量堪忧。
2.3基层动物防疫机构配备不足
在基层动物防疫工作当中资金投入方面还存在很大不足,没有充分重视基层动物防疫工作发挥的重要作用,基层防疫技术水平不达标。还有的地区在动物防疫工作方面,没有建立相应的基层防疫机构,影响基层动物防疫工作高效开展。或者是虽然构建了防疫机构,但是在工作实际中没有充分明确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影响工作成效。再加上动物防疫工作人员技术水平不高、经验不足,会出现防疫工作效率低下,成效不显著的问题。同时,部分地区乡镇领导畜牧兽医专干承担着畜牧工作以外的多项工作职责,无法全身心投入畜牧动物防疫等工作中,影响动物防疫工作成效,对基层动物防疫工作高效开展形成很大阻碍。
3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开展路径
3.1保障基层防疫人员基本权益,切实提高人员素质
当前,基层动物防疫人员的薪资处于较低水平,相关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无法得到激发,很多人员的工作环境较差,基层的畜牧兽医部门很难吸引专业的人才。为改变以上情况,应当加大重视,根据地区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建立健全人才引进机制,确保薪资能够满足基层动物防疫人员的生活水平,利用激励制度和薪资待遇为促进手段,帮助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
3.2健全管理机制
在畜牧兽医开展动物疫情防控工作的过程中,要从保障机制入手,创造良好的管理氛围,打造完整的管理规划,做好防控工作的细节。并且,要借助保障机制促进疫情防控工作各个环节紧密相连,形成体系化管理平台。第一,基层政府要发挥其职能作用,针对畜牧兽医动物疫情防控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且强化财政支持力度和政策扶持力度,有效建立完整的约束和管理机制。尤其是一些较为偏远的基层地区,政府要结合其实际发展需求落实针对性的保障措施,从而促进具体工作的全面推进。第二,积极提升防疫体系建设工作的水平,建立完整的体系化管理平台,整合管理资源和地区发展资源,维持管理机制的精细化水平,并且严格落实制度监管机制,从而促进畜牧兽医开展动物疫情防控工作的进步。第三,要结合疫苗落实相应的保障机制,制定地区性的防疫工作应急保障制度和疫苗保障制度,从根本上避免劣质疫苗对疫情防控工作产生的不良影响,提升整体管理工作的水平。第四,要结合畜牧兽医动物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和标准采取综合性动物防疫管理机制,并且提供现代化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支持,保障管理水平以及防疫效果能满足实际需求,及时引进新技术,落实各个部门协同方案,促进工作的全面进步。
3.3做好疾病防控和疫情监测
基层畜牧兽医部门在动物防疫工作当中,首先要做好对区域内养殖场户动物养殖情况的普查工作,了解养殖数量、养殖防疫以及免疫情况,并要重视起疾病防控及监测工作,分析区域内疫病流行状况,提前做好防范工作,降低疫病发生几率。同时要总结经验,制定切实可行的动物免疫接种方案,定时定期的做好对畜禽动物的免疫接种工作,有效降低疫病的发生几率。尤其是在疫病的高发期,更要做好对排查工作,一旦发现疫情,及时的反馈给上级部门,并进行针对性的防控处理,避免疫情的扩散。针对隐瞒不报的人员,造成巨大损失的人员,要进行严厉的惩罚。此外,有必要建立完善的应急机制和应急队伍,以便于更好的处理突发疫情,控制疫情的传播,减少损失。
3.4落实好接种疫苗的工作
想要让疫苗接种工作落实,必须加强宣传,尤其是畜产品能够有更好的销量。养殖户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能够将自己的畜产品贩卖出去,因此从这方面入手能够加强养殖户的防疫意识,也能够让疫苗的接种更加积极。不仅如此,在相关部门进行接种的时候,需要对当地的情况充分了解,这样才能够有效提升疫苗接种水平,从而保证疫苗接种能够顺利落实。并且在接种之前,相关部门应该对畜类的身体条件进行了解,对一些体质较差的,应该慎重,避免出现死亡,导致养殖户对疫苗接种出现抵触情绪。
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畜牧业发展下,对如何做好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进行探讨,要从科学管理与防疫的角度出发,力争实现有效的管控。目前,畜牧动物常见疾病的防治虽已具备系统化的管理,由于动物疾病本身就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在日后工作中还需要加强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视,结合疾病情况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以提高畜牧产业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李会禄.浅谈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中的重点和存在的问题[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9,000(007):115.
[2]阿扎旦木·亚森.论述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重点和不足[J].兽医导刊,2019,000(008):12.
[3]鞠淑娜.浅谈基层畜牧兽医防疫体系的建设与防控措施[J].当代畜禽养殖业,2019(09):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