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兽共患病防控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发表时间:2021/5/31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3期   作者:游建军 徐云桂 李国顺
[导读] 摘要:人兽共患病是由流行病学中常见的病原体引起的人兽疾病的总数。
        湖南省桃源县漆河镇农业和农村经营管理服务站  湖南常德  415000
        摘要:人兽共患病是由流行病学中常见的病原体引起的人兽疾病的总数。这往往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和巨大的损失。动物和动物疾病的共同问题是多种和新疾病的特点,特别是在近几年,与共同动物相关的新疾病越来越普遍,使卫生问题更加紧迫,并加剧了控制局势。
        关键词:人兽共患病;防控;问题;对策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畜牧业,提高动物及其产品与会者经常生病,特别布鲁氏菌病、结核病、狂犬病、重要人兽共存更代表趋势,不仅影响了畜牧业生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引起越来越多的社会各界听从。
        一、概念与分类
        1、人兽患病的共同疾病。人兽共患病是一种与流行病原体有关的人类和动物之间的自然传播。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扩大了“人畜共患病”的概念,使感染源从家畜扩大到野生动物。动物和人类的交换疾病不再被用于医学。动物传染病是主要的疾病和疾病,通常是指一些自然环境中与动物疾病有关的病原体的传播,当人们通过媒体或宿主进入受感染环境时,这些病原体会产生有利的条件。
        2、人兽疾病的分类。通常使用三种方法:1)根据发现的时间,它被划分为新的和次生传染病。包括传染病引起的新发传染病病原体或新老疾病,如非典、禽流感等传染病复发传染病包括去年被有效控制,现在还有一些传染病,没有有效的控制,如狂犬病、布鲁氏菌病。2)病原体种类分:朊病毒病毒或动物复杂如手足口狂犬病,sars,科里狂犬病,引起细菌野兽结核病复杂化,布鲁氏菌病、鼠疫、炭疽等等,原体引起斑点,贝恩蜱虫动物生病、鹦鹉热、复杂化等真菌、细菌引起动物钓竿生病复杂化,如念珠菌病、皮肤真菌病、弓形体病等引起寄生兽复杂化3)根据病原体携带者皮特本性,人畜共患病是源自动物的研讨会。病原体携带者是一种动物,动物之间,主要引起感染或传染病,也可能导致人体感染布鲁氏菌病、旋毛虫病等疾病含有病原体的人兽首先是人类宿主的人也可能受感染的动物,如人类结核病;双根动物的无定形疾病意味着人兽都是病原体的守护者。在自然条件下,病原体可在人类、动物、动物之间传播,如炭疽病、吸血昆虫。
        二、我国人兽共患病防控存在的问题
        1、公众缺乏信息,政府关注度低。目前,我国政府和社会尚未充分了解人兽疾病的情况。鉴于,在动物营养学的发展过程中,对动物疾病和疾病重视不够,已经能够用有效的治疗方法来传播疾病。我国在预防和防治人畜传染病、人畜传染病等方面做了工作。同时,在高质量发展的条件下,据说机构和工作人员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以增加我们人民的健康和安全。
        2、研究水平低,诊断水平低。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研究动物一般疾病方面有一些不足之处,缺乏高水平的技术支持,有关机构也不发达,无法支持在我国有效地预防和治疗常见的动物疾病。目前我国大多数普通动物疾病的诊断、预防和监测都落后了,对动物疾病的原因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研究。新疫苗和新疫苗的工业发展,如国内规模较小的狂犬病疫苗和免疫效果并不理想,只有动物才能生产活的狂犬病疫苗,而动物有效的狂犬病疫苗仍然依赖进口。
        3、预防资金不足,没有检疫。防治动物的共同疾病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任务,需要大量投资。如果预防资金不足,将影响到人口和牲畜预防工作的顺利进行,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检疫比较困难,并且会危及一般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工作。然而,由于用于补偿对家禽的积极影响的资金不足,农民无法支付经济损失,与狩猎有关的。
        4、加强兽医检疫卫生监督。加强免疫接种、疫苗接种和有效的免疫屏障,是防治家畜流行病的有效手段。当狂犬病疫苗接种率达到80%时,可以制止狂犬病的蔓延并防止其蔓延。建议使家畜登记制度标准化,将家畜免疫与登记和年度检查相结合,此外,还采取措施,在社区内防治这一流行病,并增加疫苗接种点的数目。


        三、关于加强人兽共患病防控的建议
        1、增加专项资金投资。确保中央和地方人民政府采取措施预防性传播疾病,包括疫苗购置资金、检疫资金、培训经费、对患病或受污染动物的补贴、预防和控制这些疾病的资金等。中央政府必须提供专项资金增加投资。根据工作需要,地方金融机构将动物疾病防治管理纳入当地年度预算,并提供资金。及时释放。在这方面,我国代表团欢迎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和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所作的努力。没有合理的财政支出,所有技术措施都难以实施。根据财政和分担负担的要求,在中央负担分担的基础上提供资金以及地方财政。1)对动物的普通杀戮、控制、免疫和无害化待遇实行补贴。2)根据目前的财政支持政策,鼓励畜牧业开始防治一般性疾病。政府对积极开展疾病防治工作的畜牧企业给予一定的优惠和补贴。
        2、完善规范政策。控制动物的跨境流动是降低动物常见疾病风险的必要条件。必须坚决采取适当的法律法规,严格限制动物和鸟类的活动,以大大降低一般疾病在动物中传播的风险。按照严格检疫的做法,定点屠宰、肉类运输、鲜冰叶运输,在不同地区对各类畜禽实行规定,限制动植物的活动在使用中对人、动物进行检疫。加强犬只和动物管理,限制犬只跨部门流动,也是控制狂犬病和动物疾病的有力工具。
        3、加强控制。加强管理和日常监管是做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有效保障。加强对畜牧业、贸易、屠宰、加工、运输等环节的监管。要特别注意动植物检疫,加强科技投入。推动成果转化为先进技术,是防治常见病的重要手段。预防工作:1)国家和有关部门优先研究课题,组织多部门、多学科联合攻关;研究控制全国常见动物疫病传播的策略和措施,研究各种疾病和预防方法;发展更安全的动物疫病防治体系,更有效和更有标记的疫苗,以及监测和诊断免疫抗体水平的方法。3)加快新检测技术的研究。现场研发快速检测技术,检测技术带宽非常高。4)系统监测动物总发病率、疫情,分析流行规律,为基础治疗提供预警数据。5)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学习国外先进的防治经验,提高我国常见动物疾病的防治水平。
        4、建立监测预警体系。随着疫情的减少,疫情的监测和控制难度加大。因此,建议加强实验室建设,加大投入,建立实验室诊断标准,在省、市、县、乡、村建立灵敏有效的监测预警体系,县级专业防治机构应当至少有一名精通人畜共患病检测技术的人员,村里建立了人畜共患病监测控制制度,并有专人管理。
        5、卫生教育。在中国部分地区人们食用野生动物,所以野生动物是中国动物总发病率的主要来源。此外,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饲养家畜,因为家畜可能成为包括狂犬病在内的其他动物常见疾病的主要来源。我国对动物和动物常见疾病的风险因素进行了教育。
        目前,我国在防治一般动物疾病和疾病方面面临许多挑战。为了促进防治动物疾病的斗争取得成功,必须充分认识到存在的问题,积极开展宣传工作,提高公众对保护的认识,实施门户网站,发挥兽医的关键作用,增加财政资源,加强检疫监督;通过各种手段提高工作效率,提高预防和治疗水平,以确保在防治以利兹病的共同斗争中取得进展。
        参考文献:
        [1]田克恭.人与动物共患病[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2.
        [2]周晓农.人兽共患寄生虫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
        [3]李巍,张岭岭,王金凤,等.人兽共患病的现状、危害及防控措施[J].动物医学进展,2010(S1).
        [4]李建中.世纪大疫情[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
        [5]叶金.人类瘟疫报告:非常时刻的人类生存之战[M].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03:.
        [6]王靖飞,童光志.禽流感:一种人畜共患病[J].生物技术通报,2004,4:1-4,9.
        [7]董兴齐.我国南方鼠疫流行控制后的思考与策略[J].中国地方病学杂志,2008,2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