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动物防疫工作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1/5/31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3期   作者:张曼
[导读] 摘要:随着现代化农村建设的不断发展和我国医疗卫生防疫事业改革持续推进与深化,开展防疫工作阶段,防疫检测、科学管理等工作的对基层畜牧养殖业的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山东省宁津县杜集镇人民政府  山东宁津  253400
        摘要:随着现代化农村建设的不断发展和我国医疗卫生防疫事业改革持续推进与深化,开展防疫工作阶段,防疫检测、科学管理等工作的对基层畜牧养殖业的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基于此,对农村动物防疫工作重点展开分析研究具有十分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基层建设;动物防疫;经济发展;优质高效
        畜牧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体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不仅能够为人类来带畜牧产品,而且能够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养殖户收入,而动物防疫工作则能够保障畜牧业稳定发展。
        1 农村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要意义
        随着市场的逐步扩大,畜禽的交易以及交通运输更加频繁,畜禽受感染的可能性明显增强。作为动物防疫部门需要对畜禽定期检查、定期消毒和定期免疫从而提升畜牧养殖业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农村动物防疫工作能够成功地预防、避免和降低动物疫病,在不影响广大养殖户的收益的前提下,提高畜产品的质量,进而推动畜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2 当前农村动物防疫工作现状
        2.1 体制不健全。就当前农村动物防疫现状分析,多数基层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的动物防疫工作制度、规划以及应急预案均有实施,同时也承担着监管药品使用、畜牧投入品的生产和使用等职责。行政执法阶段,由于多数基层群众对于防疫概念了解程度不足,加上执法主体缺失,防疫工作职权未明确划分,最终导致执法不严,执法活动流于书面文章。
        2.2人才短缺。农村动物防疫工作多数属于无偿服务,少数有偿服务,极易发生资金短缺现象,这就导致部分防疫工作无法顺利推进。加上多数青壮年相较于基层,更加向往大城市,故而基层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出现老年化特点,原有的农村防疫工作人员多数并非专业出身。由于工作人员专业素养有限,开展动物防疫工作时,有关法律观念较为淡漠,执法力度不够,工作效果无法保障实际需求,动物防疫效果不佳将会增加疫情发病风险,疫病防治效果不佳会制约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2.3未形成规模化养殖。农村地区的养殖业主要是散养,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比较分散,要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开展动物防疫工作不太现实,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开展。
        3 农村动物防疫工作的重点
        2.1动物疾病防控。农村动物防疫工作中,动物疾病防控属于动物防疫关键工作。主要在于防止动物疫病出现扩散与蔓延。不但需对动物疾病存在的临床表现、发病特点与规律以及治疗方法做出全面充分了解,同样需通过相应的方法途径,加强动物养殖方面各类疫病的科学防控,确保疫病发病率可以控制在较低范围内。处理动物疫情时需要将具体的工作内容记录在案,为后续疫病处理提供实际案例以及可靠性高的数据。
        3.2生物安全防控。尽管养殖业向着集约化快速发展,不过小规模散养模式仍旧相对较多,大部分养殖规模普遍较小,养殖位置并不集中,若疫情防控出现相应的不足与问题时,极易造成疫病出现快速的扩散传播。所以,务必将基层人员生物安全防控职能进行充分有效发挥。对于防疫人员而言,需要深入基层进行相应的流行病学分析调查,并同养殖人员采取具体的交流探讨,确保研制人员可以对疫病的危害性产生充分深刻的了解与认识,以此加强重点防控。针对基层地区畜牧兽医人员,因为工作环境产生的影响,接触病原微生物相对较多,对其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具有相应的威胁,部分人畜共患病同样会对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危害,所以加强基层生物安全防控成为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的重点内容。
        3.3 动物体检。农村动物防疫工作中,需要在固定间隔时间内对畜牧动物进行体检,便于全面了解动物的身体状况。体检后在有效时间内接种疫苗,接种疫苗后需要抽查接种效果,提升接种质量。

由于不同地区环境不同,不同动物反映出的具体临床症状以及采取的治疗方法同样具有相应的区别和差异。所以,对于基层防疫人员而言,需要按照区域疫病流行的具体规律和特点以及趋势,对防疫技术研究予以充分重视,对不同疾病采取全面科学分析研究,以此制定研究出符合区域畜牧业发展的科学系统的防疫方法以及防疫体系,使动物疫病防控效果可以得到切实有效的提高。
        3.4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动物防疫工作机构基础性设施不完善以及破旧的情况下,开展动物防疫工作期间势必会受到较多负面影响,最终导致动物防疫工作效果不理想。因为基层畜牧兽医工作人员的不足与缺失,开展防疫工作阶段,会出现不到位与无能为力等情况,对动物防疫工作的顺利开展产生相应的不利影响。少数兽医站尽管可以配置一定的设施设备,不过管理严格等原因,致使设备设施不能够获得高效充分的使用,同样对防疫工作开展产生不利影响。
        3.5工作人员综合工作素养。农村动物防疫工作质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防疫工作人员的专业性,当参与动物防疫工作技术人员自身专业性有限,将会影响动物防疫工作质量。基层农业综合服务中心需要及时引入新鲜血液,合理配置工作人员,进行人才队伍建设属于动物防疫工作的关键。
        4 做好农村动物防疫工作的有效措施
        4.1构建完善的防疫工作制度。建立完善的动物防疫工作制度对于提升农村动物防疫工作质量至关重要。任何行业的发展和壮大都离不开一套完善科学的体质,畜牧行业也不例外。构建完善的防疫工作制度时,需要积极收集防疫工作人员的意见,根据工作人员的意见对当前农村动物防疫工作的制度进行修改完善。新制定的工作管理制度需要明确各个部门的职权范围,权力与责任进行明确划分。此外,工作制度还要细化,适用于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中每一个工作人员的管理,从细节入手,工作管理制度需要根据疫情种类进行针对性管理,不仅能够提高动物疫病的管理效率,还可提升工作质量。
        4.2加大宣传力度,增强防疫意识。在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中,为了更好的开展防疫工作,需要加大宣传力度,增强防疫意识。开展农村动物防疫工作,首先需要做到彻底转变传统观念,提升动物防疫意识,动物防疫工作无小事,任何工作上的细节均需要加强重视,切实提升动物防疫工作质量。可通过增加农村建设资金投入量,完善有关工作机制,促进畜牧业的良性发展。
        4.3注重人才培养。为保障动物防疫工作效率与质量,达到高效开展农村动物防疫工作的目的,需要组建一支专业性高的工作团队。针对当前防疫站中人才缺失与断代情况,可积极引入人才,现有的工作人员需要定期参与专业培训,学习有关的专业动物防疫知识,提升知识储备量,紧跟畜牧业最新防疫工作需求。接受培训后的技术人员还需要接受考核,考核不合格者需要重新学习,学习成果优异的技术人员可予以表彰,激勵其他技术人员持续学习。
        4.4改善工作环境。首先,可从改善农村动物防疫工作环境入手提升工作质量,可呼吁政府对农村动物防疫工作加强重视,获得政府的资金支持和政策保障,用于改善工作环境。其次,农村动物防疫工作需要明确各个工作人员之间的工作职权,做到工作责任制,促使防疫工作人员严肃对待工作,提高重视。
        5结束语
        总之,畜牧行业的发展离不开农村动物防疫工作,当前开展农村动物防疫工作,面临资金短缺、防疫技术人员专业能力有限以及动物防疫体制不完善的局面,为打破上述困局,可从开展动物防疫工作的关键点入手,完善动物防疫管理制度、加强防疫人才队伍建设以及提升动物防疫意识,全面提升农村动物防疫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廷军.谈如何做好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J].中国畜禽种业,2016,12(09).
        [2]张永.做好基层动物防疫工作探析[J].今日畜牧兽医,2019(11).
        [3]孟昭平.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要点及措施[J].疫病防治,2019(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