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管理与农机新技术推广应用分析 周海鑫

发表时间:2021/5/31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3期   作者:周海鑫
[导读] 摘要: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各类机械化设备的广泛应用,在提高农民工作效率的同时,增加了种植收入,因此,为保证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实施,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农业生产的管理机械和农机新技术的推广,使农机装备能够为农业生产创造足够的价值,促进我国农业展览事业的更好发展。
        重庆市合川区土场镇农业服务中心  401533
        摘要: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各类机械化设备的广泛应用,在提高农民工作效率的同时,增加了种植收入,因此,为保证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实施,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农业生产的管理机械和农机新技术的推广,使农机装备能够为农业生产创造足够的价值,促进我国农业展览事业的更好发展。
        关键词:农机管理;农机新技术;推广应用
        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农机装备的应用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也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农业机械化水平的高低与农机新技术的推广和管理密切相关。因此,在当前形势下,应重视农机管理新技术的推广,加强农机技术研究,加强农机技术管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推进中国农业现代化。
        1 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
        1.1忽视农民的主体性
        农机产品再好,也要由农民来操纵和使用。农民是农业机械的拥有者和使用者,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农民首先要了解机械的性能,懂得如何使用和保养机械,才能充分发挥机械的性能,实施农业机械化技术。如果不认识农民在农机化技术推广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就不能更好地开展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
        1.2农机闲置率高
        使用农业机械可以大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农民劳动强度。但是,农业机械的作业周期短,闲置时间长,如小麦、水稻、玉米联合收割机,一台价格几十万元,而每年的作业时间只有十天,其他农业机械如播种机、插秧机也存在这个问题。农机闲置率直接影响农机带来的经济效益,影响农民购买农机的积极性,不利于农机推广。
        1.3农机安全事故高发
        农机安全监管不到位,农机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吃人的农机”让农民后怕。这直接关系到农机监理的技术监督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比如,对交通道路的道路检查不理顺,对拖拉机的技术状况、违章、带病作业等无法进行监控和监督。在拖拉机年检中,由于机车多、监造人员少、时间紧,监造人员会放宽机车检验标准,使机车技术状况偏低。
        2 农机管理对策
        2.1夯实技术力量
        为进一步落实新时期农机管理办法,规范农机管理,县级农机监理站负责人可带领监理人员深入基层,加强发展中的责任落实按照《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和《农业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对农业机械进行监督管理,提高农业机械使用者的安全意识。同时,从技术支持的角度,对新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驾驶员进行一系列技术培训。管理者和基层农机监管人员要从技能掌握和安全教育的角度,帮助农民了解农机事故新的增长点,深化农机安全生产意识和农机技术操作的衔接,提高农机安全生产意识贯彻“重安全、抓技术”的要求。在此基础上,督促农机技术管理人员定期为农机户办理农机驾驶证。在县级监督员宣读相关考试内容的基础上,组织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驾驶员进行了科目2、科目3、科目4的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测试。农机驾驶证制度在农机管理中的应用,不仅可以巩固农机管理的技术实力,而且可以提高农机户的安全意识,规范农机管理制度。
        2.2加强宏观调控
        在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针对农机排放标准的提高,农机管理部门应纳入国三乃至国四标准(国家第三阶段机动车排放标准,将《国家第四阶段机动车排放标准(试行)》纳入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当前区域不合格农机设备权属。从源头上,梳理传统农机设备、新型农机设备,分层纳入农机管理政策体系。同时,将第三个国家标准中的农机作业率、上牌率、事故率纳入统一数据库,实施系统维护和监督。在这种情况下,农机管理者可以走现代农机发展之路,抓住“互联网+农机”的机遇,逐步整合农机维修、农机作业、农机管理,农机报废等综合服务走社会化、市场化、网络化道路。


        2.3紧抓质量标准
        为推进农机质量标准化管理,农机管理部门要坚持加强农机技术维护和维修、加强农机队伍建设、加强农机管理、加强农机管理、加强农机管理、加强农机管理等“七项原则”,加强农机田间标准化作业,加强农机安全监管,加强农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机技术档案和统计数据管理,加强农机更新和新技术推广,实行农机统一停放、统一保管、统一维修验收、统一质量、统一田间作业验收的“六个统一”原则,农机用油统一供应,农机统一管理指挥,农机田间作业统一收费结算,加强农机基础设施管理,以提高农机质量为重点,推进农机田间作业标准化。同时,对动力机械实行四不漏(油、水、气、电不漏)、五净(油、水、气、机械、工具清洁)、六封闭(柴油罐口、油口、蒸汽箱、注油口、检油口、化油器、磁电机应封闭)的要求。由专业监理人员深入田间、田间、田间道路巡查,将黑车非行驶清洁,将农机质量事故率控制在最低限度。
        3 农机新技术推广应用途径
        3.1系统部署工作
        为确保农机新技术推广工作顺利开展,农机部门负责人可在年初详细介绍新农机的价格、性能和补贴政策。从积极推动新型农机推广应用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入手,部署实施全年农机新技术推广工作。同时,根据国家和农场给予的优惠政策和广大农民的实惠,系统梳理了新型农机具的作业特点、结构、性能、作业要点等信息。并将以上信息发布在农机采购咨询平台上,帮助广大农机采购人员第一时间了解新的技术信息,控制采购水平。
        3.2完善宣传媒体
        农机部门可配合科协、农机企业开展“农机科技下乡推广”主题旅游视频录制,定期进入乡镇旅游讲解。巡展期间,以LED巡游大篷车的形式展示了最新的犁、收获机、拖拉机等不同类型新型农业机械的推广视频。同时,组建两辆农机推广车进行推广队伍,沿途村居民送上农业新技术、新农机、农机安全相关宣传资料,并阐述最新农机政策对周边农户的补贴,为农业生产服务提供支持,为推广和应用新型农机技术打下基础。基于上述媒体的应用,为不断提高农机新技术推广效率,农机检测鉴定站应积极配合农机化技术开发推广站,并以定期宣传、实施小班化等形式,将节水灌溉与农机开发相结合,为基层农机化手系统传授新技术。
        3.3建设示范基地
        为做好农机新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各地可挖掘区域优势,与农业大户、农业合作社、农业企业合作建设示范基地。此外,还要完善供电、供水、集水、通讯、苗床、微喷、雾喷等配套工程。配套项目建成后,示范推广以设施育苗技术、机械栽培技术和机械整田灌溉技术为核心的农机新技术。在优化种植环境因素的同时,有效利用水、土、光、热等农业资源,形成节能、节水、节地、高产、优质的高效机械化种植模式,同时提高土地的经济效益和生物产量。同时,建设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区,集中收集废弃秸秆、枯叶、水果等废弃物,经机械粉碎、还田、辐射带动区域农业生产,符合绿色机械化、无公害生产标准。通过农机化信息网,及时发布示范基地农机化新技术试验数据,形成示范作用,激发区域农民应用农机化新技术的积极性,推动农业尽快走上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科技含量高、人力资源优势大的发展道路。此外,依托示范基地,地方政府可以组织区域青年开展科普教育,形成现代农业教育基地,提高青少年的综合素质,为农业机械现代化和智能化发展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农机管理和新技术推广是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措施,政府有关部门需要注意管理和推广的方法,以确保农业现代化促进了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农机管理与农机新技术推广应用的方法[J].骆富广. 广西农业机械化.2020(06)
        [2]农机管理与农机新技术推广应用[J].李亮,衣新. 河北农机.2019(10)
        [3]农机管理与农机新技术推广应用[J].郭瑞. 农机使用与维修.2018(07)
        [4]农机管理与农机新技术推广应用[J].寇玉冰. 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