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宁津县柴胡店镇人民政府 山东宁津 253400
摘要:玉米的营养价值较高,是优良的粮食作物。作为中国的高产粮食作物,玉米是畜牧业、养殖业、水产养殖业等的重要饲料来源,也是食品、医疗卫生、轻工业、化工业等的不可或缺的原料之一。在种植玉米的过程中,要想持续稳定的保证高产量、高质量,就需要在玉米种植的每个环节实行科学管理手段,采用现代化种植技术代替传统种植方式,积极运用绿色种植技术进一步提高玉米产品质量。
关键词:玉米种植;技术服务;产品质量
玉米(Zea mays L.)是禾本科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又名苞谷、苞米棒子、玉蜀黍、珍珠米等。原产于中美洲和南美洲,它是世界重要的粮食作物,广泛分布于美国、中国、巴西和其他国家。玉米与传统的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相比,玉米具有很强的耐旱性、耐寒性、耐贫瘠性以及极好的环境适应性。由于玉米资源极为丰富、廉价且易于获得,它们还具有许多生物活性,如抗氧化、抗肿瘤、降血糖、提高免疫力和抑菌杀菌等,其具有广阔的开发及应用前景。
1 玉米选种的技术服务管理策略
1.1选种原理分析
1.1.1拒绝盲目选种
在选择玉米品种时,必须避免出现盲目选种的行为,通过认真调查本地玉米生产情况、气候特点,制定选种标准,实行良种对路的选种原则,采取配套的良种种植方法,才能保证玉米生产质量。
1.1.2结合市场需求选种
当前,在我国农产品市场当中,玉米作为商品基本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因此,要想提高玉米的种植效益,就需要结合当前市场需求,选择玉米品种。在选择玉米种植品种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市场这一特殊需求进行科学选择,将满足市场需求作为选种基础,能够有效提高玉米种植的经济效益。
1.2选种指标分析
1.2.1玉米种植条件适应情况研究
在选择玉米的种植品种时,必须结合其对种植地区条件的适应情况,具体来说,就是种植区域的土壤情况、气候条件、水分日照等自然条件的适应情况。适合的自然条件能够为玉米的健康生长、产品质量打下良好基础,因此,在选择玉米品种前应首先对种植区域的自然条件进行调查分析,对玉米品种的适应能力进行研究,保证所选择种植的玉米品种能够在本地种植得到较好效果。科学的种植方式需要对玉米进行适应性测评,对玉米最好生长条件及环境进行综合分析,将数据与本地的自然条件进行对比,推广最优品种进行种植。
1.2.2玉米种植经济性研究
传统玉米种植通常追求低成本、高产量以及效益高的品种,这种玉米品种的选择方式对玉米的质量缺乏应有重视,因此,在玉米品种选择方面需要创新思想,结合市场情况,选择具有一定市场竞争力的玉米品种,种植过程中在保证玉米产量的同时也要抓好质量关。随着人们对食品的健康要求不断提高,绿色玉米成为市场紧俏产品,在种植玉米的过程中积极应用绿色种植技术,能够有效提高玉米种植的经济效益。
2 玉米种植技术管理研究
以夏玉米为例,推行“一增四改”技术:根据品种要求合理增加种植密度;改用耐密型品种进行种植;改用免耕精量直播技术,直播玉米密度适宜、群体整齐度好;改粗放用肥为测土配方施肥;改人工种植为玉米机械化作业。
2.1选用优良品种
精选优质良种,一般选用具有高产潜力、耐密紧凑、大穗型的中晚熟品种,保证抗倒性比较强、抗病性能好。抗倒性强的品种茎秆坚硬、根系发达。抗病性强的品种高群体下抗叶斑病,如东疏镇种植的郑单958、农大108、登海9号、鲁单981等。选用包衣的良种,种子纯度高于96%,出芽率高于85%,净度高于98%。若实行单粒精播,种子出芽率应在94%以上。精细播种随着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为玉米套种改直播创造了条件,同时也有利于推广玉米机械化播种,保证一播全苗,苗匀苗壮,提高均匀性、整齐度。适宜播种期为6月5-15日,一般播种45.0-52.5kg/hm2,单粒播7.50万-8.25万粒/hm2。
采用单粒点播机进行精量直播,一次完成施肥、播种,行距65cm,株距18cm,播种深度为5cm,播种后根据土壤墒情及时浇水。
选用耐密型品种,在中等肥力地块定苗控制为6万株/hm2,如农大108和登海9号等大穗型品种;在高肥力地块定苗控制为6.75万株/hm2,如郑单958等品种;高产攻关田、示范田还要适当增加种植密度。
套种玉米采用直播方式,要缩短玉米与小麦的共生期,尽量避免出现弱小苗。苗期需控制氮肥用量,增施磷、钾肥和有机肥;另外,根据需要控制浇水,夏玉米生长期降雨与生长需水同步,除田间持水量小于55%外,各生育期一般不用浇水。定苗防止过密,大穗型品种一般不能超过6万株/hm2,中穗型不能超过8.25万株/hm2,高密度容易造成空秆、病害重、倒伏等问题,导致中后期管理困难,影响产量。
2.2定苗
玉米在三叶期丛苗疏开,5叶时可按株距定苗,要拔除病苗、弱苗、异株,留健壮苗;若遇缺苗断垄的地方,相邻处要留双株补苗。
2.3土肥水管理
定苗后及时中耕,清垄灭茬,促进根部下扎。其中,防倒的关键性措施是增施钾肥、苗期控水和防止过密。玉米根深才能株壮和抗倒能力强,土壤旋耕2-3年后要深翻1次。深松土壤35cm,分次施氮肥,增施有机肥。
在测土掌握地力的基础上,根据目标产量9000kg/hm2以上,施肥量为速效氮150kg/hm2以上、速效磷60kg/hm2以上、速效钾75kg/hm2以上,有条件的增施硫酸锌22.5kg/hm2作底肥。肥料运筹为轻施苗肥、重施穗肥、补追花粒肥。苗肥在玉米拔节前沿幼苗一侧开沟,将全部磷、钾、硫、锌肥与氮肥总量的30%左右深施15-20cm,以促根壮苗;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叶龄指数55%-60%,第11-12片叶展开)重施穗肥,追施控制在总氮量的50%,以促进穗大粒多;在籽粒灌浆期追施花粒肥,控制在总氮量的20%,以增加千粒重、增强叶片的光合作用。施肥方式为沟施或穴施,施后埋土浇水,以提高肥料利用率。水分管理上,应均匀灌溉,推荐小畦隔沟交替灌溉的节水技术;全生育期在110d左右,要求玉米播种后苗期、抽雄开花期、灌浆成熟期土壤相对含水量在80%以上,确保光热资源充足。
3、玉米病虫草害管理要求
苗期应加强蚜虫的防治,可选用90%敌百虫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大喇叭口期用50%辛硫磷乳剂300mL/hm2与7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125g/hm2混合兑水450kg/hm2,对病虫害进行一次性防治,可以减少玉米生长后期病虫害的危害程度;对玉米抽雄、吐丝期出现的双斑萤叶甲选用4.5%高效氯氰菊酯1000倍液防治;对露雄期出现的玉米螟选用敌百虫1000倍液进行灌心,或辛硫磷颗粒剂22.5-30.0kg/hm2撒入心叶防治。
及时预防玉米粗缩病,选用农大108、浚单20等抗病性强的品种;将玉米播种方式由套种改为直播,避开灰飞虱高发期;在玉米苗期多次喷施扑虱灵或氧化乐果等药剂杀灭灰飞虱,切断粗缩病的传播途径;推迟间、定苗的时间,发现粗缩病株及时拔除。灌浆期要注意防治玉米叶斑病、锈病的危害,及时浇水,保护好叶片。
化学除草可用40%乙莠水2250mL/hm2,兑水450kg/hm2,在早、晚无风时均匀喷洒进行封闭除草。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玉米种植技术服务管理当中,关键点在于如何科学选种、合理选择农用机械以及改善种植方式這三个方面,只有利用科学有效的玉米种植技术管理体系,才能提高玉米种植的综合技术水平,实现玉米产品增产增收、保质保量。在采取玉米技术服务管理策略的过程中,需要结合种植地区的环境条件和气候特点,结合科学的种植技术和种植方式,对种植流程进行调整,通过转变农业生产观念,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实现病虫害问题的有效管理,为玉米的生产提供适应的环境。
参考文献:
[1]杨春燕.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及病虫害防治[J].种子科技,2019,37(03).
[2]刘岩.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及推广方式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6(07).
[3]赵云.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分析[J].北京农业,201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