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思成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湖北省武汉市 430000
摘要:随着当代人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居住品质的要求也开始进一步提升,未来做好城乡规划及土地资源管理工作是满足人们生活需要的基础性工作。本文参阅文献资料,分析了城乡规划建设与土地管理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和措施,仅供参考。
关键词:城乡规划建设;土地管理;问题;措施
引言
土地资源作为珍贵的不可再生资源,需要合理进行规划和利用。在城乡规划建设中,土地管理工作起主导性作用,合理进行土地资源管理对提升城乡规划建设的合理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将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改善经济。但现阶段,以下问题是我们不得不重视的。
1. 城乡规划建设中土地管理面临的现实性问题
1.1滞后的土地管理无法促进长久化的城乡规划
土地管理的滞后性导致土地规划使用不合理,无法满足城乡地区长久发展的需求,不利于后续规划和发展,比如,对道路系统和公共设施的开发无法满足乡镇地区城市化发展需求的问题就很常见。规划建设是一项需要经过调研、统筹和长期准备才能完成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存在市场分析错误,项目与城乡规划联系不紧密等问题,就会出现实质性的问题。
1.2城乡规划建设未能与土地管理紧密结合
城乡规划和土地管理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两项工作,只有充分结合才能相得益彰。而实际上却经常出现城乡规划建设与土地管理不和谐、不统一的问题,最终造成的结果就是达不到城乡规划的最初目标。此外在土地管理中,没有及时解决违建、违反土地用途等问题,也会影响规划建设的成果[1]。
1.3土地管理和使用有悖土地资源使用原则
土地管理包含了土地审批、解决违章违建、侵占耕地等问题,在这个系列性的过程中,需要加强监督管理。而在城乡建设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招商引资的力度加大,越来越多的经营者选择进入城乡地区建造经营场所,其中难免存在私自改造、乱占耕地、违建、私自扩建等问题,违背土地资源的使用原则。
1.4土地管理模式未能跟上城乡规划建设发展的脚步
随着城乡地区发展速度的加快,建设用地的面积增加,土地的用途也开始改变,这显然需要新型的土地管理模式作为支撑,有序开展工作,但事实却是土地管理模式长期统一化,未能合理创新[2]。
2. 城乡规划建设与土地管理的建议
2.1做好预测性准备工作,确保土地资源得到科学利用
为了促进城乡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应该在城乡规划建设之前展开预判性的工作。首先,要了解土地的性质、面积、是否存在基础设施、文化遗址等基本情况,接着对规划建设项目的土地使用用途进行调查,做好这样的前期工作对于城乡区域的协调发展以及项目发展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最后,结合城乡地区的未来发展趋势,分析土地资源的利用是否合理,拒绝违背可持续发展原则的不合理用地。
2.2用地标准规范化,进一步强化土地资源规划
在城乡规划建设过程中,对于占用的耕地、农户自家土地等都会给予定额的补偿,属于强制性的有偿征用。尽管如此,大量占用耕地还是会导致农民的生产资本降低。为了将这一矛盾协调好,必须进一步规范用地标准,确保每一寸征用的土地都计入到了补偿的范围中,维护农民利益。此外,如果被征用的土地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可观前景,还要适当增加补偿款[3]。促进用地标准进一步规范化,首要的工作就是将土地资源与耕地之间的关系妥善衔接,尽量控制土地征用与土地市场的接轨。此外,也要加强土地规划与其它规划之间的协调性,对土地利用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进行持续化的完善,将城乡地区的空间资源充分利用起来,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合理配置资源。
协调城乡经济发展是城乡规划建设的主要目标,这要求各级政府将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进行配套化建设[3]。
2.3加强土地资源规划管理,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
做好土地资源规划管理是城乡规划建设顺利开展的基础。为了提高珍贵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应进一步加强土地资源规划管理,对开发土地资源的文件进行更为严格的审核和审批。审查用地情况,如发现不合理的规划用地,或者未按照国家制度合法开发土地资源的情况,立即制止。
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不仅能够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还能够解决当前资源供需矛盾的问题,对实现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我国的广西国有七坡林场为了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就采取了这样的措施:在大量种植桉树的同时,在带状区域种植格木和桤木,一方面提高了生物多样性,另一方面也避免了长期大量种植同一种树木造成的土地贫瘠问题,且增加了经济效益,对有限的土地资源进行了最大程度的开发利用[4]。这样的案例值得学习。
2.4加大监督管理力度,促进土地利用合理化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许多工作的开展都处于摸索当中。城乡规划建设进行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问题,随时需要做出调整,必须时刻进行监督,寻找问题、规避问题,积累经验教训。针对城乡规划建设与土地管理这两项工作,要针对项目、部门、所处区域展开不同的监督和分析。可派遣专业人员以驻地和巡逻两种方式进行流动监督,同时利用信息化设备进行远程监督,随时了解项目的运作情况,及时采取土地保护的有效措施,避免和解决违章建筑、非法占用耕地、侵蚀耕地红线等问题,为土地的合理化利用提供基础性保障[5]。当然,监管力度在加大的同时,也要注意监管程序的正确落实。
2.5加强新增土地管理,综合开展全面化工作
对于新增土地的管理,要用全局化的视角展开综合性的管理工作。比如,在一些人口密集,对土地供应需求较大的地区,可以合理开拓新区域,进行土地扩张。而在人口众多,但土地资源有限的地区,无法进行土地扩张,就需要将工作重心集中于对现有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上。要从当地的发展趋势进行长远分析,不能盲目将城市的框架拉大。针对旧城区改造以及城中村改造等项目,需要将可利用的资源综合起来,协调利用,对改造区域的周边环境、土地情况进行调查,提升改造效果。
2.6完善规划建设制度,有序指导工作开展
城乡规划建设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需要在制度的指导下才能顺利开展,构建完善的制度才能确保工作规范化的进行。在完善制度的过程中,不仅需要体现出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更要科学规划并利用水力资源,避免造成珍贵资源的浪费。响应国家和政府的号召,落实可持续发展要求。项目方案落实后,本着非必要不更改的原则,充分体现出城乡规划建设制度在项目落实中的指导作用。目前城乡规划制度存在的漏洞主要体现于规划的整体性不足,因此未来制度建设的核心在于加强宏观调控,促进整体规划,全面发展。
3.结语
做好城乡规划建设工作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土地管理则是确保城乡规划建设目标实现的基础性工作。现阶段的工作目标是避免违法侵占土地、违建等情况的发生,对有限的土地资源进行最大化的利用,使土地利用与城乡建设发展相协调,实现经济与资源可持续发展。目前工作还面临许多问题,需要在接下来的实践中摸索、总结、应对。
参考文献
[1]陶磊,赵威.城乡规划建设与土地管理研究[J].山西建筑,2019,v.45(21): 49-50.
[2]孙建合.城乡规划建设与土地管理研究[J].信息周刊,2019,000(052):P. 1-1.
[3]冯丽.谈城乡规划建设与土地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7(12):108-109.
[4]李乔,葛金.城乡规划建设和土地管理[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 000(025):6.
[5]肖体丰.城乡规划建设和土地管理[J].城镇建设,2019,000(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