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学院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 615000
摘要:低碳概念的不断深入灌输使低碳时代生态在城市规划中受到的关注越来越高,在我国生态化发展战略部署下,低碳概念在城市规划中的体现以及一系列广泛层面的措施的实施,可以促进我国城市规划建设的重大转变。在低碳时代,城市规划概念由过去只注重经济效益逐渐转化为城市生态化发展,向环境效益及经济效益平衡发展的方向前进。本文从我国城市规划和低碳城市规划的现状出发,对低碳时代城市规划具有的特点展开阐述,旨在为低碳城市规划及建设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低碳时代;生态导向;城市规划;变革分析
现代城市规划作为政府进行公共卫生干预的第一手段和方法,也一直致力于对自然环境的控制和引导,是保障城市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根基。在社会化发展的推动下,现代城市规划更加重视城市良好形象建设、城市公共卫生及生态环境建设等问题,尤其是针对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等一系列威胁人类生存环境安全与健康的问题,发展低碳理念可以促进我国生态自然环境的有效改善,从而改善城市居民的健康状况,提高生活环境质量[1]。
1我国城市规划现状与低碳城市规划分析
1.1 我国城市规划的现状
城市规划的基础目的是帮助居民解决就业、生活等关乎生计的问题,就我国城市规划的实际情况而言,城市规划重物质规划,忽视低碳需求,大多数城市规划方案仅结合了当地实际经济与文化发展水平,与我国城市化发展大方向及国际发展趋势背道而驰,使生态城市规划及建设难度加大。相关研究报告表明,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设计可大幅度降低气体排放对城市空气造成的影响,且增加居民生活的便捷度,使居民生活质量水平上升。基于这种发展状况,城市规划应该以生态为导向,建设一个经济效益高、社会和谐、生态良性循环的低碳城市[2]。
1.2低碳城市的规划情况
在节能、环保、低碳生态理念的影响下,城市规划一方面强调使用清洁能源进行设计和建设,以合理控制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率,另一方面注重能源、建筑材料对城市规划设计带来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推动低碳理念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可以减少城市规划体系形成过程中影响自然生态环境和人类生存与健康的不利因素。目前,对低碳概念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还存在许多误区,部分城市规划师认为,将低碳理念应用于城市规划可能会增加城市项目的成本,从而使我国城市规划产业的推广难度加大,与其他产业的发展存在着相应的矛盾[3]。
2 低碳时代生态导向下城市规划具有的特征
2.1 推进城市内部良性循环
建设低碳城市是城市建设实现环境与经济效益良性循环的有效方法,也是形成消费与生产良性互动体系的重要途径。城市消费与生产的互动不是由外部因素驱动的,而是由城市的经济形态、制度运行和社会管理所驱动的。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低碳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概念涉及能源技术、生产方式、城市文化建设等诸多方面,因此,有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认识和分析,以促进城市规划更具合理性。
2.2城市交通规划低碳理念
城市规划中交通规划为重点规划环节,基于低碳城市生态规划理念下的交通规划可从一下2点入手:(1)科学规划道路系统:城市道路系统的科学规划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最基础空间保障,也是城市生态系统建设的物质基础,同时还是生态化城市健康生活的主要空间载体,因此实现道路系统的有效链接可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4]。(2)政府交通政策保障:多交通枢纽体系建设及公共交通的建设均为低碳城市建设中的核心基础条件,因此多交通枢纽体系建设及公共交通建设可为城市未来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与保障。
2.3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现代化的城市发展已经抛弃了传统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路线,像低碳城市发展必须将城市规划建立在低碳及生态化理念的基础上,低碳城市规划设计可以有效降低城市资源消耗及能源消耗,研究开发新能源,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3 低碳城市规划建设的思路
3.1城市系统结构低碳化
城市结构由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空间结构组成,三者之间形成相互作用及相互影响的互动关系。将低碳经济理念纳入城市结构是城市空间结构与经济社会结构相互作用的结果,通过调整城市结构来控制城市土地资源的无序使用,实现城市结构与城市功能的协调,达到合理、科学规划城市空间结构的目的。
3.2城市系统能量流低碳化
在城市体系中,城市能量流动与城市的低碳发展密切相关。通过对城市能量流的定量分析,可以确定城市发展现阶段的能量投入及产出。城市能量流分析是评价城市能源利用效率的有效方法,可为低碳城市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参考。此外,工业、商业和交通是城市中最耗能的行业,可用于低碳城市规划,分析城市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碳排放效率,并对城市低碳城市发展潜力展开系统化评估。同时,从能源利用和温室气体排放两个方面分析城市的能源和产业结构,以实现城市的低碳发展。
3.3城市系统物质流低碳化
城市系统建设的最初投入及最终产生的经济及社会效益为一个高度开放的未知空间,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针对城市发展的现状,尽可能减少城市物质代谢和消耗将是现阶段研究的一个重要手段,城市物质流分析主要采用系统分析和测量的方法来研究城市物质流、机制等,如何现阶段掌握的有限资源中取得经济发展与生态发展的平衡,是城市化生态发展规划中亟待深入探讨的课题。在分析物质流和资源消耗的过程中,可以从低碳理论入手,明确城市系统在形成和完善过程中的发展规律和相互作用,在此过程中,优化低碳城市发展的核心理念,采取合理的控制措施,促进低碳城市建设和长远发展[5]。
4 结语
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及城市规划的关注度不断上升,承载城市健康最重要的绿地必将受到规划界的重视。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低碳理念被应用到城市规划中,赋予城市空间更多健康的主题和功能,更好地满足城市未来发展的需要。同时,本研究还存在一些局限性,没有对城市产业、土地利用、城市密度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因此,相关专业人士可以加强这方面的讨论,进一步强化低碳城市建设的功能和作用。
参考文献
[1]曲树胜.低碳时代生态导向的城市规划变革[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28:62-63.
[2]陈志.低碳时代生态导向的城市规划问题研究[J].江西建材,2017,20:11.
[3]陈兰.低碳时代生态导向的城市规划变革探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7,23:267.
[4]陈宏吉.低碳时代生态导向的城市规划变革[J].山西建筑,2017,4329:11-12.
[5]李淑玲.低碳理念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研究[J].低碳世界,2017,33:251-252.
作者简介:李杏秋(1998-03-04),女,汉族,籍贯:四川省犍为县,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城乡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