郓城县审计局 山东郓城 2747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有了很大进展,城市建筑工程建设越来越多。我国房地产市场越发活跃,尤其是城市化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为建筑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活力,也为建筑行业带来了更多的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更多的竞争与挑战。建筑工程项目中,为了确保工程项目设计、施工质量达到相关标准,同时保证双方权益得到维护,会以合同的方式作为各项权益与义务的法律凭证,做好合同管理和风险防范能够保证双方利益得到很好的保护和执行。本文首先阐述建筑工程合同管理与风险预防的重要作用,再分析建筑工程合同管理存在的风险和产生风险的原因,最后针对建筑工程合同的管理与风险预防工作的策略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建筑工程;合同管理;风险预防工作
引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高度繁荣,建筑工程开展的越来越多,也日益频繁。建筑工程相比于其他的建设而言,具有规模大、耗资多、时间长等特点。这就要求参与建筑工程的各个主体必须要在开工前就确立有效的合同协议,并且在后期要各司其职,充分按照合同规定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义务,只有多方主体共同合作,才能确保建筑工程的顺利竣工。但是,深入研究当代社会的建筑工程体系,尤其是在合同管理上,仍旧存在许多漏洞亟待我们重视和解决。
1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合同管理的内涵及作用
施工合同是指建筑安装工程的承包合同,是建设项目的主要合同,是由具有法人资格的发包方和承包方为完成商定的建筑安装工程,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合同。合同管理的有效作用如下:第一促使项目合同双方在平等、诚信的基础上依法签订的切实可行的合同;第二有利于施工合同双方在合同管理生效的过程中对彼此实行有效的监督,确保合同的可行性;第三合同管理中明确规定双方的权利义务。
2建筑工程造价合同管理的现状
(1)投资追加问题比较突出。目前我国大部分建筑企业仍然没做好工程建设前期造价控制工作,也没能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实际上,工程造价控制的重点不仅仅局限于建设施工阶段和竣工阶段,企业必须改变过去的错误思维才能取得新的发展。但是由于意识水平不高、前期控制不到位等,在施工中企业往往需要多次追加投资,这显然不符合建筑企业获取更多经济利益的目标。(2)合同管理存在问题,使造价难以得到控制。按照现阶段的市场经济发展情况,我国的建筑行业已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供求关系不平衡,但仍有一部分建筑企业不考虑市场大环境,以压低价格的方式企图获得中标机会。具体而言,建筑企业所提供的标底往往不够客观,无法有效地代表工程实际造价,在双方有合作意向并签订合同的时候,才临时调整标底,这就给本来有余地的造价控制带来不便。(3)施工现场签证管理不够规范。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部分监理工程师对造价控制和预结算的了解不够,导致了签证过于随意的问题,甚至有的监理人员不对现场情况进行确认就直接签字,或让施工企业直接代签,这必然会导致施工签证管理方面的问题。与此同时,还有一些企业在施工中投机取巧、巧设名目办理假签证,这也会导致现场的管理混乱。
3如何加强建筑合同管理和风险防范
3.1加强员工管理,提高员工法律合同意识
对于企业内部而言,要想提高合同制定的规范性,必须要在建筑公司内部设置专门的合同管理部门或是法务部门,让专业的人士处理合同相关义务。此外,还要加强对全体员工的法律意识培养,增强其对于合同的重视程度,避免出现口头协议、建档书面协议等草率不正式的合同出现。并且要培训全体员工对于合同的专业知识,深入了解合同的各项规则,让合同意识成为全体员工的共识,并且都愿意为合同的规范化付出辛勤劳动。
3.2建立健全合同管理机制
要想保证工程造价合同管理水平,企业就必须尽快完善合同管理制度,正式投入施工之前,需要理顺甲乙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避免在后续施工中、处理紧急情况时发生不必要的纠纷,确保双方能够按章办事、自觉承担责任。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根据工程造价合同管理的实际情况,对造价合同管理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进行判断,对合同管理制度进行合理的改进;也可以和其他单位的合同管理模式进行比对,从而找到造价合同管理中的漏洞,达到以人之长补己之短的效果。只有这样,建筑工程造价合同管理工作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3.3优化建筑工程合同管理信息化系统
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大数据技术等信息化技术和设备的广泛应用,给人们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企业也必须重视对建筑工程合同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一方面,通过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应用,以及在实践过程中的完善,能够有助于建筑工程合同管理风险的有效管控。另一方面,通过信息化管理体系也能合理地进行管理成本的控制和合同管理效率的提升。项目合同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水平,需要从用户的基本信息、承包方与发包方的合同管理、工程预算、成本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覆盖,要利用信息化技术等设备进行建筑工程项目所有相关资料数据的准确录入和存储,还要保证数据信息的真实性和实时性。从而降低由人为因素带来的影响,确保对工程项目合同管理和风险预防的动态掌控。
3.4加大合同索赔管理力度
在今后的发展中,企业务必关注索赔管理,对日常管理中的有用数据及纸质资料进行收集,并根据合同内容进行分类。一旦发生需要索赔的问题时,可第一时间聘请律师、委托仲裁机构进行责任认定,在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寻找索赔所需的证据,最后完成索赔流程。只有这样,工程造价合同才能成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有效文书,企业的应得利益才不会受到损害。当然,索赔管理这个步骤除了比较烦琐,往往伴随严重的造价问题,因此应尽可能采取措施控制好项目施工项目整体质量,避免在造价管理方面出现问题和分歧,尽可能不进入索赔程序,使建筑工程顺利完工。比如,可以对工程造价管理的负面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报价进行准确核算,加强竣工阶段造价验收,从而确保工程造价管理及风险控制的效果,在造价合同的规定和约束下,顺利地完成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将可能存在的风险消灭于萌芽状态。
3.5加强提升处理合同管理突发法律事件的应急管理
首先企业应当进行积极有效的应对,并全面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以及发生的整个过程;其次通过分析找到最优的解决方案,收集相关的证据材料,为进一步纠纷的解决做好准备工作;最后在突发法律事件处理后,及时总结经验,吸取突发事件的教训,为日后的合同管理中对于突发法律事件的解决提供宝贵的经验,使得合同管理突发法律事件的应急管理能力有所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设期间,必须使用标准的施工合同促进项目工程的推进和实施,并使用完善的制度流程适当开发项目,保护工程项目的权利和利益。加强相关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明确限制所有当事人的义务和权利,实施建设项目,使项目的所有部分通过同样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可以有效地使建设工程项目成功。
参考文献:
[1]欧自琢.关于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纠纷的处理及合同管理的研究[J].法制博览,2019(20):168.
[2]王淑芳.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及纠纷处理[J].建筑,2019(8):49-51.
[3]潘晓丽.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纠纷的处理及合同管理研究[J].中国标准化,2019(6):39-40.
[4]崔玉营.工程合同纠纷的处理及合同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8(11):3-4.
[5]黄劲,蒋健华.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全过程控制与管理[J].山西建筑.2018,7(16);224-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