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利川市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监督站 湖北利川 445400
摘要:水利工程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对于水利工程来说,最关键的地方就是河道治理,它不仅有着防洪的作用,还能稳定河道的生态环境,推动我国水上交通的发展。通过河道治理工作的深入实施,能够促使河道防洪、排泄方面的作用得到发挥。因此,相关人员需结合现存问题,进一步完善水利工程河道治理体系。
关键词:水利工程;河道治理
引言
水利工程的修建,不仅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地区经济发展速度也可得到加快。为切实发挥水利工程的作用,需充分重视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工作。就目前来讲,很多地区在河道治理方面还存在诸多的问题,对水利工程的稳定运行造成不利影响。针对这种情况,相关人员要探索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对策,持续提高河道治理水平。
1、水利工程河道治理的原则和要求
1.1系统规划与治理
河道治理实践中,要将流域特征纳入考虑范围,科学分配与利用水资源。通过一系列先进技术的综合运用,促使河道治理效果得到显著改善。相关人员需依据流域特征系统、全面规划河道治理工作,协同推进河道治理与环境保护,促使地区流域内自然生态的平衡性得到维持和保护。
1.2坚持生态水利原则
新时期水利工程河道治理的要求、标准显著提高,工作人员需将生态水利理念全面贯彻于河道治理实践中,协调发展河道与周边自然生态。相关部门及人员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对自然植被合理种植,将自然植被的水土保持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促使区域生态系统得到改善,生态系统的适应调节能力得到增强,高效解决流域内的生态环境问题。同时,工作人员需科学规划河道宽度与河漫滩面积,最大程度上提高河道承载能力。
1.3注重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
目前一些人员在河道治理实践中,对护岸工程大力修建,对河床随意疏挖,虽然河道防洪安全度得到提高,但却会影响到河道区域内植物的生长,逐步减小深潭或浅滩规模,导致生态系统恶化趋势进一步加剧。针对这种情况,工作人员要坚持生态系统原理的指导,对受损伤的水体生态系统的生物群体与结构进行修复,促使水体生态系统的功能得到逐步修复,这样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方可以得到实现。
2、水利工程中河道治理的常见问题
2.1河流污染严重
河道在治理的过程中,最常见的一个问题就是河流污染严重,主要是由于当地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不强,导致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将生活中的废水、垃圾倒在河道里,甚至有的企业还会将废水、废渣排泄在河道里,这些举动都会对河道产生重要的影响,使得垃圾在河道里产生出新的微生物,影响了河道的生态平衡,造成了水污染,影响了河道的水质。再加上人们日常饮用的水资源对水质要求比较高,经过污染的河道很难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保障,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
2.2防洪能力不足
水利工程在后期的运行过程中,自然灾害、水土流失等因素皆会影响到河道,严重降低河道防护功能,导致河道护岸厚度不足等问题出现。部分水利工程建设较早,没有设定较高的建设标准,与防洪要求不相适应。部分河道经长期运行后,受自然因素的作用,导致坍塌、凹陷等问题容易出现。
3、改善水利河道治理问题的对策
3.1增强河道废物排放的管理
首先,在治理河道的过程中,相关的管理人员应该提高自身的环保意识,提高对河道防护治理的重视程度,在挑选材料的过程中,尽量选择一些质量优良、绿色环保的材料,避免对河道造成二次污染。其次,当地政府部门应制定科学的废物排放措施,可以将人们的日常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收集,然后对其进行分类处理,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对水环境的污染,还可以提升废物的回收价值,提高利用率。同时,政府部门也要加强当地企业废水排放的监管力度,以往政府也会定期对当地企业的废水排放进行监管,但是有的企业对政府检查的时间比较熟知,所以在政府检查前期,会严格按照相应的废水排放制度执行,一旦检查完毕之后,过段时间又会出现不合理排放废水的情况。针对这样的现象,政府应不定期对其进行检查,打乱检查的时间,在检查的过程中发现企业存在不规范排放废水的现象,应加大惩戒力度,并且停止企业的正常运转,改善它们的污水排放过程,让相关企业引进一些先进的排放设备,废水经过处理后才可以排放,提升企业对废水排放的重视程度,规范它们废水排放的行为。另外,政府应加大绿色环保的宣传力度,可以在当地城市的广告牌设置一些关于河道保护的小视频或者广告语,提升人们节约用水的意识,防止有的人浪费水资源,或者将生活中的垃圾在河流中随意倾倒,污染河流水质。
3.2严格按照操作过程进行施工
首先,相关企业在治理河道之前,应对河道进行现场实地勘察,然后根据文件中的测量数据开挖土方,在开挖前期要做好相应的地面排水工作和地下降水工作,我国在排水的工作中经常会采用轻型井点降水的方式,这样可以减少河流的水溢出地面,降低工作量。其次,施工人员要安装钢筋混凝土的承插排水管道,在安装排水管道的时候,需要测量河道防线,根据测量防线进行开槽和验槽,并将相关数据进行详细记录,然后根据记录的数据下管,在下管的过程中要做好稳管的相关工作,避免管道在接口对接的过程中出现管道偏移的情况。当管道对口安装好之后,一定要及时对其进行闭水实验,在闭水实验的过程中检查是否有漏水的情况,发现管道漏水时,要严格排查出现漏水的情况,这样可以避免在后期使用的过程中,出现工程质量不过关的情况。当实验检查完毕之后,就可以对其进行回填土,将管道填埋好。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在河道施工的过程中,应派遣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到实地进行实时监督和指导,如果施工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出现问题时,可以随时向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进行询问,提升河道治理的工作质量。
3.3加强监督管理
首先,完善责任机制。一些地区由于没有将河道治理的责任机制构建起来,导致无法明确责任人,对河道治理工作的深入、持续开展造成不利影响。因此,相关单位需结合河道治理的具体目标和任务,对责任机制科学构建,明确落实河道治理各个环节的责任,避免有互相推诿等问题出现。同时,通过责任机制的构建,相关人员的参与热情、责任意识也能够显著激发。其次,增大资金投入力度。相关部门需充分重视河道治理工作的开展,依据实际情况,投入足够的资金资源,促使河道治理工作的资金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同时,要积极拓展筹资路径,克服单一筹资渠道的局限性。最后,加大监管力度。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实践中,既要将水体污染防治技术综合运用起来,又需要对河道上游、周边的企业等严格监管,从源头上解决污染问题。要依据政策法规要求,严厉惩罚那些破坏河道生态环境的责任人,通过执法力度的增大,降低随意排污等不良行为的发生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国家对水利工程的重视程度也不断加深,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对其进行维护和管理。通过相关部门和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提升河道治理的工作质量,为维护当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姚元丽.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J].科技风,2020(14):205.
[2]张晓峰.锦州市水利工程河道治理现状及对策浅析[J].地下水,2019(3):222-223.
[3]王臻.水利工程河道治理的现状与控制对策分析[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8(1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