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周永锁

发表时间:2021/5/31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3期   作者:周永锁
[导读] 摘要:水利工程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其规模比较大,具有较长的施工周期,施工工程也非常复杂,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各种问题,从而影响到水利工程的质量安全。
        平阳县水利局  浙江温州  325400
        摘要:水利工程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其规模比较大,具有较长的施工周期,施工工程也非常复杂,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各种问题,从而影响到水利工程的质量安全。因此,水利工程施工阶段应加强监督管理,确保水利工程质量安全。
        关键词:水利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施工质量
        引言
        社会正在快速发展,建筑行业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涌现出大量的水利工程。水利工程建设可以为社会创造经济效益,对社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然而,水利工程建设也带来许多问题,最常见的当属质量安全问题。由于水利工程的工程量相当大,建设过程极其复杂,而且涉及较多的人员,这就严重影响了工程建设质量,使得安全监管工作不能顺利开展。因此,必须把控好工程质量,重点建设安全监管体系,保证工程建设安全。
        1 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监督管理特征
        1.1复杂性特征
        相较于一般的工程项目,水利工程建设需经历复杂的监督管理过程。水利工程建设周期长,涉及较广的范围,地势条件恶劣的情况下,对工程建设造成了阻碍,无法顺利开展监督管理工作。水利工程相较于其他工程项目,不管是施工范围还是施工难度,前者都要小于后者。然而,农村饮水安全、农田水利都是比较分散的工程,表现出“点多面广”等明显特征。因此,监督管理难度也比较大。
        1.2专业性特征
        水利工程拥有怎样的建设质量,取决于民计民生,水利工程该如何提升建设质量,此问题一直困扰着政府部门。水利工程具有复杂性特征,因此必须对其进行专业监督管理。水利工程建设主要包括农田水利、水库建设,以及农村安全饮水等项目。水利工程想要保证建设质量,监督管理人员、相关技术人员必须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注重培养核心素养,不断积累工作经验。唯有如此,水利工程才能顺利开展质量监督工作,确保水利工程达到施工要求,进而保证工程建设安全。
        2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
        2.1质量监督管理职责落实不到位
        水利工程建设很难有效落实监管职责,首先项目法人需要负主要责任,其次部门管理人员也要承担一部分责任。水利职能部门所肩负的社会管理任务比较重,监督管理过程中需花费较长的时间。此外,由于检测技术人员、监督人员缺乏经验,过度依赖第三方中介机构,比如工程监理单位、跟踪审计单位等,这样使得水利工程很难发挥其质量监督职能。根据本市目前的水利工程状况来看,有的小型水利工程并没有投入较多的资金,这样工程建设很难开展质量监督工作,而且还会影响到其他方面。
        2.2施工过程不规范
        在水利工程施工阶段,施工人员作为主体,关系到施工质量安全。但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一些施工人员施工行为缺乏规范性,一些施工单位忽视了施工过程,为了保障水利工程标准要求,需要加强管控施工材料和施工费用。一些施工单位为了节省施工成本,使用劣质的施工材料,增加了水利工程施工的安全隐患。在水利工程施工阶段,施工设计环节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设计方案关系到整体施工质量。一些施工单位没有考虑当地的地形和环境等因素,导致设计的方案不适应施工实际情况。
        2.3建设管理过程中的质量安全问题
        水利工程面临着复杂的监督管理环节,工作人员需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运用与工程相符的管理模式。然而,水利工程在实际工作中,施工人员虽然掌握了监督管理知识,但并未提出任何解决措施。为更好开展安全管理工作,部分水利工程提出了新理念,同时对管理模式也进行深入探索。然而,部分工程并不注重创新,安全管理水平整体走低。

水利行业经常出现发展变化,这就需要建设单位更新理念,加大对安全管理模式的创新力度,同时构建管理体系,确保水利工程建设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3加强水利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建议
        3.1建立监管网络体系
        为了有序落实水利工程施工,需要构建完善的监管体系。在构建综合性监管网络体系的过程中,要融合社会公众和施工单位等机构。水利工程施工的主体是施工单位,施工单位直接影响到水利工程质量安全,在构建综合性监管网络体系的过程中,要强化管理施工单位,同时融合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全面监督整体施工过程,及时发现不合格的施工行为。在实际监督过程中要发挥法律手段,法律的强制性可以使施工队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规范来自我约束,提升水利工程施工的稳定性,保障工程施工质量,发挥安全管理的作用。
        3.2健全工程安全管理制度
        实际施工期间,一旦发生建筑安全事故,工程施工进度将受到严重影响,这样不仅会降低工程经济效益,而且还可能会威胁施工人员的生命健康,导致企业的信誉被降低,这就要求施工企业必须做好安全管理工作。降雨容易对水利工程建设造成影响,尤其对于强降雨来说,将直接导致基坑、围堰等部位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一旦进入雨季,施工单位必须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同时保证预案的合理性,可成立相应的防汛抢险机构,密切关注天气变化,组织人员培训,及时储备物资,定期检查高空防雷、机电设备的关键部位。雨季过后,需重点检查所有设备,确保所有设备合格之后,才能继续施工。
        施工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是不可避免的,常见的有火灾、高空坠落以及机械伤害,还包括物体打击、食物中毒以及触电等。因此,施工单位应组建一个应急救援团队,针对重大安全事故,提出有效的应急救援方案,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3.3 创新监管方式
        完善水利工程质量监管工作,结合相关法律和水利工程发展实际,创新水利工程监管方式。在水利工程质量安全监督过程中落实质量巡查和行政执法,加大力度巡查工程质量,不断提高水利工程监督工作的公正性。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可以实时分类监管和差别化监管,适应质量巡查模式,加强监管质量薄弱的项目和民生工程。水电管理局要加强监管质量行为不规范的施工单位,构建专业的监管队伍,注重落实监管工作,保障监管工作的实效性 。结合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和资质资格管理等,严格把关。积极与质量监管部门合作,构建联合执法机制,共享水利工程的相关信息,提高水利建筑市场的公平性和有序性。
        3.4控制隐性安全隐患的来源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进行安全管理时,会发现存在隐患。为了提高施工安全性,应提高现场操作人员控制安全隐患来源的能力,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据不完全统计,施工过程中大部分安全事故是人为因素造成的。为了遏制安全事故的发生,应控制潜在的安全隐患源,采取“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增强人员的安全意识,规范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行为。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可以提高人们生活的便利性,有利于促进经济建设,因此施工单位要加强监督管理,以此保证工程的生产安全,提高工程建设质量,使各项保障机制得以正常的运行。
        参考文献
        [1]刘辅进.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体系构建探讨[J].价值工程,2018,37(30):97-99.
        [2]胡蓉.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37):274-275.
        [3]李昕.水利工程安全与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存在问题及对策探析[J].地下水,2020(1):263-264.
        [4]雷加福.水利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与安全隐患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9(32):284-28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