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耀诚建筑劳务分包有限公司 523000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促使许多高层建筑发展起来。由于高层建筑工程会受城市发展的影响,因此大多数的高层建筑都是在城市的边缘地带建设的,该工程的施工环境也非常复杂,对于建筑本身而言,其楼层也很多,所以对于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要求也十分地严格。为了确保高层建筑的质量,在开展施工活动时,应当运用科学的施工技术,这将极大地降低施工风险,对于该工程的开展将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进行如下探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技术要点
引言:对于高层建筑而言,它的施工期限较长,施工环境也非常复杂,因此在开展施工建设的过程中是非常容易被影响的。因此在开展高层建筑工程时,应对其施工环境进行全面了解,再结合施工图纸制定出合理的施工方案,并对高层建筑中关键的施工环节选取合理的施工技术,以此确保施工的质量水平。本文对高层建筑工程中的施工技术进行了论述,以期提升高层建筑质量水平。
1.高层建筑施工特点
与普通建筑相对比,高层建筑的楼层比较多,施工周期也很长,并且其施工技术以及施工要求也很高。在建设高层建筑时需要借助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设备等的支持。通常情况下,高层建筑工程的开展在两年时间左右,因此对于建筑过程中的管理难度也是非常大的,需要考虑的因素也很多。第一,高层建筑工程会涉及到很多高空作业,并且还需要很多的垂直运输,这对于运输来讲难度是非常大的,同时对于相关机械设备的要求也很高。第二,在施工过程中,还会涉及到许多机械设备的安装,有一些设备的安装也比较复杂,其操作的难度也很大,在多种环境影响下还可能会影响设备的安装。第三,该工程的施工风险也很大,若是不能正确处理好设备以及人员等之间的联系,会致使风险加大,因此应该强化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做好相关方面的防护工作。第四,该工程主要是运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因此在其建设过程中,将会逐步趋于高科技以及智能化发展,在绿色生产技术的基础上,应重点发展太阳能、节电以及节水等施工技术。
2.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
2.1地基和测量工作
高层建筑工程开展的基础应为地基工程以及测量工作,只有对其进行科学、准确的测量,才能确保后期工程的顺利开展。因此在地基工程开展前,应先对其土质有一个深入的了解,以便选取科学的开挖方式,通过合理的加固方式来有效处理地基土,从而避免深层土壤对它造成影响,降低地基下沉状况的发生。对于地基工程而言,最重要的工作应该是预制桩的埋设,因为预制桩的造价比较高,且钢材的需求量也很大,同时桩柱的截断难度也比较大,因此在建设地基工程时,应该依照具体的状况,来选取合理的支护作业方式。
2.2混凝土泵送技术
对高层建筑工程而言,比较困难的是该工程的物资运送距离比较长,并且运送难度相对较大,特别是在开展高层建筑的混凝土浇筑作业时,对于混凝土的运送量很难把控,很难做到及时、有效的供应。
在现代高层建筑工程中,对于混凝土的运送方式而言,主要是采用泵送的形式,因此在这一过程中,应该对泵送工程的流程加以重视,对混凝土泵机多加检查,同时也应科学控制混凝土的运送管理,利用合理的方式泵送水泥砂浆。另外在高层建筑工程中,对于混凝土的强度有着很高的要求,对其体量的需求也很大,在该工程中主要是采用双掺技术,简而言之,就是在混凝土泵送时,加入一定量的化学药剂,从而更好地实现混凝土泵送技术。
2.3模板施工技术要点
模板施工技术在混凝土浇筑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在运用模板施工技术时,应该严格依照施工方案来执行,对于对立杆和方木、横杆的施工应多加重视,在施工过程中要合理掌控间距,依照有关标准对其构建剪力支撑。若是模板施工过程中遭遇转换层较大的荷载压力时,可通过一一加固的形式,来促进转换层中荷载的传递。在安装模板时,也应对梁板工程实行监控,可通过水准仪来对其监测,接着对两观测的偏差进行对比,若是发现超标的状况,应该及时停止施工。另外对于高层建筑的模板施工而言,还需要注意对模板的清理,对于不符合规定的模板应及时更换,从而避免混凝土浇筑时生成裂缝。
2.4转换层施工技术
对于高层建筑而言,它的下部承受的压力是非常大的,反之它的上部承受的压力比小,因此在进行下部建筑施工作业时,要求它的钢度要足够大,柱网的密度要高,且墙的构建数量也应相对较多,在高层建筑工程中,越往上它的柱网密度越小,墙的数量也会逐层递减,相邻轴线间的距离也会越来越大。为了能够符合高层建筑的功能以及稳定性的需求,通常都会通过反方向的布置方式,促使高层建筑上部空间狭小,下部空间较大,在建筑的上部主要将剪力墙作为主体,在建筑下部一般是通过较小的框架结构来实现,因此该设计应该具备转换层功能,要对转换层的高度科学管控,针对转换层中较低的剪力墙,可强化混凝土的强度,从而有效实现建筑的抗震功能。
2.5裂缝控制技术
为了降低高层建筑中混凝土的裂缝现象,施工人员还应对混凝土浇筑作业进行保护,避免由于混凝土浇筑速度太快,而导致其收缩加快的状况,防止出现水蒸气蒸发较快的现象。对于相关构建应做好它的温润养护工作,强化砼的拉伸程度,有效降低砼的收缩情况。在这一过程中,可利用低热化水泥来完成,还可以向混凝土中加入粉煤灰等添加剂,或是对其配备较粗的骨料,这样能够有效防止生成水化热高峰现象。针对轻质墙体,可以对其设置间距在3厘米以下的构造柱,同时要重视梁底砌筑的合理性,确保外墙面能够适当分割。
3.结论:综上所述,伴随我国高层建筑以及超高层建筑的发展,国家对于生态环保建筑的发展也越来越重视,随着建筑技术的进步,在高层建筑中也应加大新型施工技术的应用。对此施工单位可以结合施工条件以及环境,选取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以此减少施工隐患,强化施工质量水平,满足与工程工期有关的要求。因此在高层建筑工程中,应当正确应用施工技术,对于建筑结构以及混凝土等多加重视,从而确保施工技术的有效性,符合相关条件下对于施工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林化霖.浅谈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J].科技风,2020(33):112-113.
[2]杨雷.高层建筑施工的高层施工技术研究[J].智能城市,2020,6(13):139-140.
[3]郏健.现代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9(08):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