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陈永帆

发表时间:2021/5/31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3期   作者:陈永帆
[导读] 摘要:现阶段,我国的建筑工程建设有了很大进展,建筑设计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安徽三建工程有限公司  安徽省合肥市  230000
        摘要:现阶段,我国的建筑工程建设有了很大进展,建筑设计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我国的建筑设计领域经常会出现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缺失的现象,并且难以创建出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良好建筑设计模式。因此,在建筑设计中,应积极整合各种中国传统文化设计元素,打造具有我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建筑形象,彰显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积极作用和优势,为建筑设计领域的后续发展夯实基础。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建筑设计;应用
        引言
        现代化城市建设的脚步日益加快,城市建筑规划设计逐步引入更多元化的设计理念来丰富建筑设计体系,其中将传统文化引入建筑规划设计中是现代建筑设计的一大创新点。将传统文化应用到建筑规划设计当中,一方面可以提升整个建筑设计的品质,另一方面能使建筑凸显民族特色。在应用的过程中,应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结合现代建筑理念合理应用,在传承的过程中加以创新,在创新的过程中保留特色。因此,有必要对传统文化在建筑规划设计中的应用加以研究,使建筑规划设计更好地体现与应用传统文化。
        1传统文化与文化记忆
        一个地区的传统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人们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文明的表现和地理环境融合后形成的独特地方文化特色。而在不同地域生活中,人与人、人与环境、人与空间的交往过程中产生的历史成像便被称为文化记忆。传统文化在漫长的历史中被转变为人们的文化记忆得以传承,这个过程需要符号和意象作为载体。人们通过符号和意象认识环境,组建自己的记忆。在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符号与意象丰富多彩,既包括文字、书法、画作,也包括城市建筑与景观空间。在后现代主义浪潮的推动下,现代建筑空间已经被视为重要的地区文化标志,展现城市环境中的艺术形式和文脉记忆点,同时在时间的积累下令人们逐步形成独特的社会文化记忆。
        2在建筑设计中坚定文化自信彰显文化内涵
        文化是一个民族精神气质的体现,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必备的精神品格。文化自信是民族自信心的表现,也是人口素质提升和国家综合国力提升不可缺少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在这个经济全球化、文化相互交流的时代,提高国家综合国力、建设良好社会风气、提高国民素质,要求我们必须坚定文化自信。在国家和国家的文化交流学习中,不仅要虚心学习,更要保护和宣传我们的文化,向全世界展示我们的优秀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人民日报曾发表文章《中国建筑要有文化自信》,文中指出“中国建筑要面向未来,但不能忘记五千年的中华文明,要认真梳理和汲取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和元素,吸收西方优秀建筑理念”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城市建筑成就举世瞩目,人民大会堂等北京十大建筑堪称经典之作。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城镇化快速推进,一批现代建筑充满时代气息、美轮美奂。但在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进程中,也出现了形形色色的“奇葩建筑”,不断冲击社会公众的审美底线,引发人们强烈吐槽。对此,习近平同志指出,城市建筑贪大、媚洋、求怪等乱象由来已久,这是典型的缺乏文化自信的表现,也折射出一些领导干部扭曲的政绩观。当前,治理城市建筑乱象需要多措并举,尤其要确立文化自信。
        3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措施
        3.1传统图案及文字元素的运用
        我国传统文化富含不同类型的元素,包括民族风俗、地域文化、传统图形等。在现代建筑景观设计中,图像的使用不可忽视,充分利用图腾元素能够传递出深意。有些传统图形发展至今,其寓意发生变化。在景观建筑设计过程中对其加以利用,可以展现浓厚的文化氛围。运用传统图案应从设计的实际需要出发,切不可墨守成规,应根据实际需求予以适当创新。从目前的建筑景观设计来看,汉字元素的应用较为普遍。汉字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出现在商代,随着朝代的变迁,汉字经历了漫长的演化过程。可以说,汉字在传统文化中是极具代表性的。现代设计师对甲骨文的喜好程度较高,在设计中经常运用。

例如,上海世博会的中国馆选择的就是“斗冠”造型,红色带来明显的视觉冲击力,其外墙装饰十分富有特色,对“叠篆”的充分运用使建筑呈现出浓郁的东方韵味。该建筑设计将传统文化元素予以有效融合,堪称传统文化元素应用的典范。
        3.2传统文化“以物表意”的应用
        首先,应用“以物表意”的手法要根据建筑物的用途,使其与建筑大环境相匹配。例如在对居民小区进行建筑规划设计时,应该多选取传统文化中荷花、鲤鱼戏水、双龙戏珠等淡雅或喜庆的画面应用到建筑设计中,营造温馨淡雅的居住环境。在进行书院、图书馆等建筑的规划设计时,可以运用古典书籍的造型,或在墙绘当中运用笔、墨、纸、砚的绘画元素。其次,“以物表意”要遵循传统文化中委婉的表达方式和借物抒情的表现手法,让人们体会到传统文化的朦胧与神秘之美,注重通过建筑隐喻与观看者进行精神交流。
        3.3传统建筑材料的应用
        (1)传统建筑材料的色彩表现。建筑材料的色彩可划分为人工色和固有色2类。人工色是通过人工处理对材料进行重新上色,使其达到仿古的效果。固有色是材料自身原有的色彩,在建筑设计中所涉及的石材、木材或是砖瓦材料,往往都是使用其固有色。人工处理材料的优势在于材料的标准化和一致性。而使用传统材料,则体现出了自然色彩的不规则性,从而导致传统建筑的色彩呈现出多变的特色。设计人员需抓住材料色彩的特征,通过对色调和色系的科学应用合理搭配,使其与建筑整体风格相适应,减少因色彩搭配不协调所产生的“突兀感”,以此提升建筑设计的艺术表现力。(2)传统建筑材料的形态体现。建筑材料的形态主要包括材料的形状、质地和尺寸等要素,同一种材料通过对形状的调整可展现出不同的风格和效果。由于传统材料多取自自然界,这也导致了材料自身存在一定天然缺陷,所以在使用传统材料前,需对其进行必要的加工处理,使其满足工程使用需求。经过加工处理的材料可归类于人工材料,设计人员通过对人工材料的应用,可对设计创意进行实践,如在现代建筑中添加镂空艺术、传统壁画、屋顶雕塑等元素。自然材料是指在自然界中就地取材,尽量保持其原始形态而不进行人工处理,通过对材料的应用表现出自然之美。对自然材料的应用在园林工程或是庭院设计中较为常见,如应用巨型石块作为山体,周围布设碎石路面与圆木桥等设计,使其形成一种山间小路的画面,给观赏者带来寄情于山水之感。
        3.4空间改造创造传统文化交流新空间
        传统文化经过历史的积累,既博大精深,却又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与现代生活与文化相悖的部分。并且在时间的冲刷下,许多传统文化缺少与现代生活联系的纽带,一方面无法深入年轻人的内心,另一方面,一些期待学习传统文化,或希望与传统文化产生共鸣的青年人可能会寻不到正确的途径接近传统文化。因此在城市空间的塑造中,我们应该及时发现隐藏的、设计不合理的传统文化,通过设计的手段进行改造与重塑,创造一个正确合理的空间,为传统和现代建立起桥梁,促进传统文化在城市中的交流与共享。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物质追求,对于精神文化的追求不断上升。现代景观建筑设计国际化现象比较严重,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季相设计风格过于单一,不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我国的传统文化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在景观建筑设计中加入一些传统文化元素,可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打造出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景观设计,满足人们的多元化需求,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枫.中国古建筑艺术与传统文化元素在东北城市建筑设计中的表达[J].建筑与文化,2019,34(5):209-210.
        [2]陈岩.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J].中国房地产业,2019,13(4):89-99.
        [3]王妍.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J].建筑与装饰,2018,11(17):45-87.
        [4]张然,王新波.传统建筑设计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9(11):108.
        [5]陈帅.浅谈传统建筑设计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4):2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