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510000
摘要:科学合理地应用海绵城市理念可以激活城市水资源,有效遏制干旱和洪涝灾害,同时净化城市环境,缓解热岛效应和吸声降噪,全面营造一个“呼吸”的城市和景观环境。本文主要探究了海绵城市理论的应用原则以及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关键词:海绵城市;城市规划;应用
引言:
伴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城市人口的日益增加,城市的承载能力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尤其是城市用水问题,更是成为制约城市快速发展的主要掣肘。城市供水量不足、城市水质堪忧、城市水污染问题严重等都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危害。因此,为整体提升城市的发展水平,全面优化城市的发展质量,应该在城市规划过程中积极践行海绵城市的科学理念,充分保障城市居民的用水安全,整体改良和优化城市的水质。
一、海绵城市理念的内涵
城市规划涉及的范围比较广,而且需要结合基础设施的建设情况进行综合考虑,这样就导致在城市规划方案设计的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影响到生态环境的建设。此外,城市在一些气候天气的条件影响下,在特定的季节会出现干旱或者内涝的问题,这些问题都会对城市的生产以及居民生活造成一定的损害。在这种特定的条件下,海绵城市的理念应运而生,这是一种不同于传统的规划方式,它所遵循的理念是生态优先,最大程度地尊重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充分地将城市当中的灰色基础设施与绿色基础设施进行深度融合,从而能够促使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进行吸水储水,进而可以有效地破解城市目前的内涝和干旱等问题,还能够提升城市雨水的储存能力、渗透能力以及净化能力,最大程度地让雨水资源的利用率进一步提高,将城市的生态状况达到一种平衡的状态。
二、海绵城市理论的应用原则
首先,重视规划工作的作用。雨水的处理工作一直以来都不是国家和社会关注的重点,没有具体的处理方法也没有出台相关政策。所以城市雨水没有得到规范的处理,因而造成了许多问题,为了避免出现雨水成涝等问题,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雨水处理的规划工作的重视程度。其次,采用合适的建设方法。对雨水的处理工作要建设完善的雨水处理系统,在这个过程中相关施工单位应该采用适当的建设方法。要根据每座城市不同的特点,采取符合本地具体情况的建设方法,采用合适的建筑材料。在建设过程中要以绿色环保为基本要求,能够有效解决水资源问题为核心目标。最后,采用适当的构建途径。在海绵城市的建设中,所有工作必须坚持“渗”、“滞”、“通”的基本原则。“渗”代表雨水的渗透,需要通过绿色屋顶以及渗透路面来实现,确保符合海绵城市理论。而“滞”代表水分的保持,需要通过对湿地进行合理的保护来实现。“通”则代表排水系统的通畅,需要通过建设雨污分流管网加以实现。
三、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1、道路规划设计
道路是城市发展的生命线以及关键命脉,在城市道路规划中应充分运用海绵城市理论,在确保交通路面畅通以及维持道路基本需求功能的基础上,针对道路两边与周边绿化空间进行下凹式的绿地建设工作,再充分运用LID树池与透水路面等开发措施,这样不仅可以降低道路雨水径流量,还能有效改善路面径流水质,从根本上提升城市水环境和质量。另外,充分运用道路景观绿化带,在道路规划中逐步将下凹式绿地系统建立起来,促进道路雨水地表径流渗入绿化带中,并逐步达到绿地系统对雨水的存储、入渗以及净化的目的,同时对其中一些不符合水质标准的雨水及时予以排放。同时,透水路面的运用也可以进一步强化雨水入渗的作用,在道路污染严重以及负载量过大的情况下,可以运用透水路面。
2、水系湿地规划
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对于城市空间的利用应该遵循生态环保的原则。对于一些限制建设或者禁止建设的区域,应该画出清晰的红线,以有效保护这些天然海绵体。如城市绿地就是一个天然的海绵体。不少城市为了实现城市空间的充分利用,不惜牺牲绿化面积来施工建设,这显然不利于城市的长远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积极融入海绵城市理念,应该注重保护这些天然海绵体,确保它们充分发挥自身的水资源调控以及雨水截留等作用。与此同时,在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还应该全面加强生态环保,结合城市发展的实际需求,积极开展生态修复工作,必要时还可以开展“退建还林”工作。在城市空间布局上,要巧妙设置绿化带、绿色走廊,这样既能够实现雨水截留,同时也能够拉近人与自然的距离。此外,在城市规划设计中,还应该充分利用植物、水渠与河流等,积极打造生态走廊,不断强化各个版块之间的交换与关联性,整体打造一个完整系统的生态海绵空间。
3、雨洪管理
城市排水防涝是海绵城市的重要组成内容。在满足相关工程规范的前提下,在城市排水防涝规划中应明确海绵城市的建设目标与内容。通过对排水系统总体评估、内涝风险评估等,落实城市总体规划中海绵城市建设目标。根据水资源条件及雨水回用需求,确定雨水资源化利用的总量、用途、方式和设施。将低影响开发设施与城市雨水管渠系统或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相衔接,最大限度地发挥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对雨水径流的渗滞、调蓄、净化等作用。结合易涝点分析、排水官网竖向规划和雨水回用,进行雨水调蓄规划布点及规模设置。
4、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在城市规划过程中,由于海绵城市的概念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城市环境建设,必然会对城市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因此,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应保护现有的生态环境。第一,保护和恢复城市绿地资源和水资源,对现有生态资源的吸水,渗水和净水能力进行综合研究。在此基础上,开展保护和恢复工作,提高城市生态系统的整体能力。这将促进其有效的“消化”雨水。这将实现更合理的城市规划计划。第二,保护现有生态资源不受城市规划影响,保留充足的水源,维护城市的自然水文特征,促进合理规划和建设海绵城市。
5、加强人工改造
在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积极打造范围广泛、生态效益突出、人人共享的海绵体,应该积极进行人工改造。依托于科学的技术手段以及理念认知,充分调动人们的主观能动性以及聪明才智来开展人工改造。一方面,为保障城市供水的稳定性,应该充分依托于技术措施来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同时加大水质的改良与优化,确保城市居民饮用水安全。同时,在给排水系统的规划建设过程中,应该结合城市的发展方向以及主要规划等,保障给排水高效的供给与输送能力,有效规避“拆了建、建了拆”的现实问题。尤其是在排水管道的布局和设计上,要结合水质进行科学分区,将污水管道、雨水管道、中水管道等有效区分。另一方面,在城市规划设计中,为整体提升城市的储水能力,需要积极打造蓄水池、雨水收集设施,同时还可以结合城市规划的需求来适时扩大城市绿地空间。尤其是在园林景观的建设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绿地景观来进行雨水收集。
四、结束语
海绵城市理论在城市规划中的合理运用,使得城市规划方案得到进一步优化和提升,增强了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实用性,符合城市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城市的未来发展规划中,“海绵城市”理论将以城市规划为引领,综合考虑城市发展现状、未来发展规划等要素,提高城市内部环境。
参考文献
[1]邓国安.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规划方法[J].建材与装饰,2016(26):147-148.
[2]依金坎.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规划的应用与建议[J].科技创新导报,2016,18:102-103.
[3]李战.海绵城市理念在海南先行试验区防洪规划中的运用[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6,08:156-158+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