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射阳县临海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224000
摘要: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我国农作物种植方面也得到了充足的创新与改进,为了有效的提升玉米产量与质量,就需要对其栽培技术进行优化,通过利用新式栽培技术来促使玉米产量能够满足我国日益增长的人民生活需求。然而,只是单单的采用栽培新技术也是不够的,在玉米生长过程中极易受到病虫害的影响而降低产量与质量,所以需要对玉米病虫害加强重视,积极的采取相应措施来防治这些病虫害,从而为玉米生产的安全性带来巨大保障,并促使我国农民的经济收入可以不断的增加。基于此,本文将对玉米栽培新技术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提出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希望可以为我国农业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玉米栽培;新技术;病虫害;防治措施
玉米作为我国农业发展中所种植的最主要农作物之一,扩大其种植面积,一方面可以有效的提高农民经济效益,减小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之间的巨大差距;另一方面则可以增加我国总体粮食储藏量,进而为我国社会的稳定安全发展提供积极贡献。但是当前的玉米种植受栽培技术与病虫害的双重影响,其发展现状并不理想,这就导致玉米生产的质量与品质得不到有效的提升。为此,需要在满足玉米栽培需求的前提下,对其技术进行适当的改进,促使玉米栽培新技术的应用可以为玉米高效生产带来良好的推动力。此外,还应对玉米常见病虫害进行详细的分析,进而从根本上采取措施来抑制病虫害的发生,这样才能为玉米种植业的高速发展提供助力,进而为“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基础。
1、玉米栽培新技术
1.1因地制宜地选择栽种良种
确保玉米高产优产的生产实践中,根据地域特点选择切合实际的栽种品种,对后期提升粮食产量和品质大有裨益。选择的栽种品种,还应考虑地方气候特点、土壤特定等等。保障栽种品种不与季节相;中突,确保种子栽种的高效益和价值。此外,遴选良种期间,应配合区域栽种特点积极开展种子杂交技术,培育出抗病、抗旱、抗倒伏,有较强适应性的玉米品种。比如德美亚,可以更好地推广应用开来。
1.2 提升整地工作高效性,促使土壤质量得到增强
由于玉米正常生长需要土壤提供给其大量的营养,为此,土壤质量将直接关系到玉米栽培的最终效果。尤其是土壤会含有大量的水肥,这些因素对于玉米栽培质量有着巨大的影响。一般而言,玉米栽种对于土壤的要求是不明显的,但我们若是忽略土壤处理这项工作,则还是会对玉米单位产量起到不利影响。鉴于此,在玉米栽种前就需要做好深耕工作,并将深度控制在20一25cm范围呢,这样才能保证玉米根系吸收到充足的养分与水分,促使玉米苗可以正常成长起来。深耕完成后也要进行精细整地工作,利用现代化的机械来提升耕作壤土质量。
1.3选择适宜的时间进行播种
合适的时间播种,有利于提升种子荫发率。调查证实,播种过早或过晚,都不利于玉米栽培。结合种子荫发周期,土壤5—10cm处温度在10—12℃,为适宜的播种时间。条件适宜的,尽量用机械化播种,大大提升播种效率。进行播种时,这些工作同样很重要。第一。配好营养土,普钙10kg/667m2,有机肥1kg/667m2、复合肥5kg/667m2,经有效调配后,有利于植株获得营养。第二,注意种植场地的保护,避免场地受到践踏,而影响到玉米栽种的效益。第三,早期注意浸种,用15%粉锈灵溶液浸泡,每次6h,经浸种处理后,能降低病虫害感染几率。
1.4根据植株长相不同时表达信息采取
有效的管理措施玉米生长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长相,要高度重视这些长相特点,一旦发现问题能及时解决。通常情况下,玉米出苗一拔节期需大概22天。地下部分生长快速,而茎、叶部分生长较慢,丰产长相是苗齐、苗均、苗壮,茎基部扁而敦实,叶厚而深绿,且根系发达。五叶期时应该及时定苗。拔节时一抽雄期约为25—28天,茎叶生长充分,雌雄穗分化迅速,此时丰产植株的长相为生长整齐、肥壮,茎部节间短而粗实,中部叶片宽厚浓绿有光泽。这时应施较少的拔节肥,多施攻穗肥,并及时浇水,使的穗大粒多,并注意玉米螟的发生,及时进行隔行去雄工作。抽雄成熟期约为40天,此时根茎叶已停止生长,丰产植株长相为秆青叶绿,穗大出怀,籽粒饱满且无秃尖。如需必要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授粉工作结束后要剪掉雄穗。提高光能利用率以增加抗倒能力。要注重植株长相不同时期所表达的信息,给予玉米适当有效的管理。
1.5平衡施肥
土壤的肥力是玉米生长的营养支撑。在为玉米施肥的过程中应做到有机肥和无机肥的有机结合,底肥与追肥的有机结合。例如,安徽某农民在为玉米施肥的过程中,根据玉米产量计算所需肥料数量,并根据土壤肥力状况进行适当调整,依据玉米产量 500~600kg/667m 2 的目标,根据本地区土壤肥力中等的状况,为每 667m 2 玉米地施氮肥 15kg、磷肥 5kg、钾肥 kg,尿素 30~35kg、普通过磷酸钙 40kg、氯化钾 15kg,并基于秸秆还田条件下,为玉米地增施氮肥 30kg/667m 2 。玉米收获后,产量增加到700kg/667m 2 ,有效增加了该农民的经济收入。
2、玉米病虫害防治
本文将针对几种普遍存在而长期根治效果不良的病虫害进行研究和探讨,提出解决对策,提高玉米作物的产量。
2.1玉米蚜虫
玉米蚜虫是最常见的害虫之一,在世界范围内玉米蚜虫均被当作玉米克星。单个的蚜虫并不可怕,但这类害虫的特点就是一旦出现此类害虫,它便会迅速繁殖,大量吸取玉米茎秆的营养,危害玉米植株的生长。进而导致玉米减产甚至死亡。治理蚜虫可以采取物理手段和化学手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一方面在农田内投放蚜虫克星这类益虫,另一方面选用马拉硫磷乳或敌敌畏等含低毒有机磷的农药进行喷洒防治。
2.2玉米螟
玉米螟是给玉米带来最严重危害的害虫,这种螟蛾科生物可以危害玉米植株的任何部位,玉米一旦遇到此类害虫就和造成减产和影响生长机能等严重后果。当冬季气温温暖时,此类害虫机会大量繁殖,给玉米生长带来毁灭性灾难。防治此类虫害可以利用玉米螟的天敌如寄生卵赤眼蜂,七星瓢虫等进行生物防治。飞蛾类的害虫对光敏感,可以在农田附近设置高压汞灯或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害虫。还可以通过化学防治的方法进行处理,如在玉米心叶末期,将40%辛硫磷乳油配成0.3%颗粒剂进行虫害防治。
2.3小斑病
小斑病作为常见的玉米病害之一,它是一种真菌病害,每逢高温季节这种病害就会爆发,虽然它的感染范围很小,但是严重降低了玉米的产量。针对这种病害,农作物种植户在种子选择上要选择抗病害强的优质品种。种植时注意控制间距。保持玉米地通风顺畅,在玉米生长期间喷洒退菌特可湿性粉剂预防此类病害的发生。
2.4纹枯病与小斑病
纹枯病与小斑病的发生于气候有着极大的关系,这类病害也高发于七八月高温时期,这种病害不仅影响产量,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植株死亡。因此,防治这类病害要在病情开始初期就及时治理,向发病植株喷洒多菌灵或井冈霉素进行治理。
2.5玉米丝黑穗病
玉米丝黑穗病的病菌可以落在土壤和种子表面,这类病害的蛰伏期长,它在土壤中可以存活三年之久,在玉米种子萌芽的时候侵入玉米,在种子萌发到五叶期时就被侵染这一病害。针对这种病害,首先在选种方面要选择抗病品种,在玉米生长初期及时拔出患病植株,保护好健康植株免受感染。注意施肥,给玉米生长提供良好的条件,增加植株的抵抗力,平整土地时要对土壤进行深耕清理,减少病虫害的滋生,要注意给种子消毒。用药剂处理种子,在种植之前就严格把好预防关。
结语:
综上所述,玉米这一重要的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在社会经济健康发展以及农民经济增收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为了保障玉米生产效率与质量,就需要相关研究者加强对玉米栽培新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的研究力度,通过对玉米种子的合理选择与种植,同时在其生长中防治好病虫害,将可以有效推动玉米的快速生长,从而为玉米产量和质量的增加提供积极帮助,并促使我国农业可以快速的步入到可持续发展道路中来。
参考文献:
[1]玉米栽培新技术与病虫害防治研究[J]. 孟银芳. 农家参谋. 2018(15)
[2]玉米栽培新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策略分析[J]. 周欣. 种子科技. 2017(01)
[3]玉米栽培新技术及病虫害防治[J]. 王小兰.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