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工程建设咨询监理有限公司
摘要:关于建筑工程施工,有效应用泥浆护壁钻孔灌注装施工技术显得至关重要,而且在众多施工技术占据关键地位,因此需要确保成桩质量,进而提升建筑施工整体的安全性。由此便需要有关人员做好自我定位,将自身专业优势发挥出来,确保技术应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接下来,本文将就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施工的相关质量控制要点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钻孔灌注桩;泥浆护壁;施工质量;控制分析
引言:我国建筑事业的发展趋势在近些年来逐渐趋稳,在工程施工中会使用很多先进技术,而其中最关键的便是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成桩质量不仅会对工程施工效率造成影响,而且也关乎到建筑工程施工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关于监理环节,需要充分考虑施工方法、材料、设计等方面,提高施工质量管理和控制水平,从而创设安全良好的工程施工环境。
一、混凝土浇筑施工
在进行首灌混凝土施工前,应做好二次清孔,确保孔底沉渣和要求规范相符。与此同时,水下混凝土灌注前还需对导管长度、孔深认真测量,对导管容量、料斗容量、首批混凝土量进行计算,认真对待准备工作[1]。浇筑桩体混凝土的质量,具体影响因素如下:
第一,混凝土首灌量。进行首灌时,出于可以顺利排出隔水栓,导管底部到孔底之间的距离应是300mm至500mm,如果桩径低于600mmm,则应将导管到底部之间的距离适当加大。依据导管底部、桩孔直径以及孔底距离,对桩体充盈系数充分考虑,以桩体的体积计算公式为依据计算混凝土首灌量,明确料斗容量,确保首灌之后埋入混凝土的导管埋深度≥0.8m,从而防止由于导管下口没有被埋进混凝土内部导致管内发生反混浆问题,从而致使开浇失败。
第二,控制导管埋深。依据 技术规范 规定:最小的导管埋管深度应为2m至6m,为避免拔出混凝土面的导管导致断桩事故,可是埋管也应避免过深,从而防止拔管困难或是引发埋管事故[2]。对此应在每次下料之后,需要精准计算导管埋深与明确混凝土面上升高度,进而确定拔管与拆卸导管拆节数并详细记录拆卸情况,保证导管埋深合理,避免导管在拔出混凝土面后导致断桩。当混凝土浇筑到钢筋笼位置时,需要减缓浇筑混凝土的速度,在进入钢筋笼的混凝土表面进入至一定深度后,然后再提高导管维持在最小埋深,且要严格控制导管口超过一定的钢筋笼底部距离然后再灌注,避免顶托上升钢筋笼。在灌注混凝土距顶部约3m时,可在孔内注水进行泥浆稀释或者减少导管埋深1.0m,降低混凝土排浆受到的阻力,避免桩顶出现“瓶径”问题。
第三,混凝土最后灌注量。灌注混凝土应该连续施工,每一次混凝土灌注间歇时长不能超过30min,灌注每根桩的总时间应尽量控制于4至6h范围内。在1.5h内灌注商品砼,在夏季需要将混凝土在1.0h内完成灌注。如果超过灌量过大会导致浪费;如果超灌量不足则无法满足桩头质量。通常情况下,灌注混凝土需要高出设计桩顶标高的0.8m至1.0m。
二、成孔施工
成孔工艺需要依据地质条件、工程特点、设计要求以及试成孔情况科学选用,针对试成孔数量应根据施工场地特征与工程规模,不能少于2个。
钻头直径的选定,应该依据工程地质条件、设计桩径与成孔工艺,大于等于设计桩径。有关钻机导向装置的设置,应该满足的条件为:
(1)潜水钻需要具备大于等于3d直径长的导向装置;通过钻杆加压的正循环 ,在钻具中需增设扶正器。钻机定位之后,需要对钻架垂直度予以校正。成孔钻具应该设置用于深度控制的标尺,以便施工过程中的观测记录。相邻两钻机不应该过近,刚浇筑完成混凝土的邻桩边成孔,要保证安全距离不大于4倍桩径,或者是间隔时间至少不低于36h。
(2)使用原土造浆作为护壁泥浆。对和原土造浆不适应的地层,需要通过人工造浆。
严格控制灌注孔内的泥浆密度:通常情况下,如果是易塌松散的地层中,需要控制泥浆密度达到约1.30,如果是粘性土层中,需要控制泥浆密度达到约1.25。
(3)在成孔时需要疏通循环沟,以此保证循环畅通。通过泥浆罐车将淀池的沉渣与废浆输送到指定地点,确保泥浆池的容积符合成孔施工需求。在进行成孔施工时,通过泥浆泵将循环池泥浆送进钻杆内腔,从出浆口射出,从而带动钻渣顺着孔壁和钻杆彼此间的环状空间,提高到孔口然后溢入沉淀池,在进行沉淀后送入循环池。成孔时,依据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施工,在开孔钻进过程中应对低速钻减压保证开孔垂直度。
三、钢筋笼施工
有关钢筋笼施工,主要包括制作钢筋笼、起吊钢筋笼、焊接接长等相关工序,而其中最关键的便是钢筋笼制作与笼吊放的质量。
(一)制作钢筋笼
基于控制变形、加工与吊装、搬运等因素充分考虑,保证钢筋笼不要过长。分段制作钢筋笼,通常分段长度是8m,关于连接位置50%钢筋接头需进行错开焊接[3]。一般通过人工方式制作钢筋笼,各项指标控制的偏差值可以是正或负,具体指标为箍筋、主筋间距、钢筋笼的长度与直径。可当中针对焊接钢筋笼接长施的影响指标有两个,分别是钢筋笼的直径与主筋间距,所以在制作时需要重点关注。
(二)吊放钢筋笼
在进行钢筋笼吊放时,需要关注以下几方面:
第一,起吊钢筋笼。出于避免钢筋笼在吊装、搬运与安放环节发生变形,采取的措施如下:(1)钢筋笼内部每间隔3m至4m,安设一个能够自由进行拆卸的临时加劲架,放入孔的钢筋笼施工结束后再拆除。(2)将环形加强箍筋安设在钢筋笼上,间距为2m、直径是φ12。(3)在以2m至3m作为直径的大直径桩中,通过型钢用于架立钢筋,从而提高钢筋笼的自身刚度。(4)将支柱安设在外侧或者是内侧的轴线方向。(5)搬运钢筋笼的过程中,不能埃地拖运。
第二,吊放钢筋笼。在实际吊放过程中不可以和孔壁发生触碰,在吊放环节受阻时,不可以强制加压下放,这是因为会发生坍孔等问题,需要停止吊放且寻求原因。若是未垂直吊放钢筋笼而导致的,需要重新垂直吊放;若是因为成孔偏斜而导致的,应该进行复钻纠偏,而且在对成孔质量重新验收至后吊放。应加快在钢筋笼接长时的焊接时长,最大限度缩减沉放时长。对于钢筋笼而言,主筋保护层厚度要大于50mm,如果不是水下浇注混凝土桩需大于30mm。允许的 厚度偏差如下: ,水下浇注混凝土桩 。出于钢筋笼保护层提高均匀性与避免孔壁刮伤,最好采取圆弧形垫块。
第三,固定钢筋笼。为避免在混凝土灌注过程中,钢筋笼发生上浮或是掉笼,需在上端焊接和主筋直径一样的4根钢筋,在施工平台行固定焊接。这时,需要检测钢筋骨架标高能否符合设计标高,两者偏差应小于±50mm。
结束语:本文就应用泥浆护壁 ,针对其相关质量控制要点展开综合分析。旨在提高提出的相关建议路径,为相关研究人士提供帮助和参考,进一步提升技术使用和质量控制意识,确保施工管理水平与质量控制,创设健康安全的施工环境,从而为提高工程整体施工质量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卓维松.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要点[J].福建建材,2016(02):46-48.
[2]程习刚.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及通病防治[J].建筑技术,2020,51(07):881-883.
[3]孙健.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要点[J].居舍,2019(31):70.
作者简介:姓名:冒建(1970-),男,汉族,江苏如皋人,工程师,本科,上海市工程建设咨询监理有限公司,研究方向:工程监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