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钢长治钢铁有限公司创业服务中心
摘要:2015年前后,国家产能过剩行业因供给侧改革,产业政策以及市场环境的影响,各行业整体出现市场需求减弱、经济效益下滑的态势,特别是钢铁行业,出现了罕见的“钢铁业寒冬期”,全行业亏损。为了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部分陷入生产与经营困境的企业纷纷做出转型提效的决定,持续开展以“求生存谋发展”为主基调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提效工作,大批职工转岗分流,从而促使待岗党员出现。几年以来,待岗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始终是各级党组织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重点,而党的十九大所提出基层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的新精神,也对各级基层党组织强化党员教育管理责任担当提出全新要求。基于此,本文将主要针对如何加强待岗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展开探讨。
关键词:待岗党员;党组织;教育管理
引言
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部分企业相继成立了创业服务中心,接收企业内部改革产生的待岗职工,促使部分党员处于待岗状态,而这一状态则为教育管理工作带来极大制约,诸多令人担忧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因此,针对待岗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各层级党组织应加大重视力度,在切实做好待岗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同时,促进待岗党员自身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1加强待岗党员教育管理工作重要性
待岗党员泛指党组织关系仍保留在企业党组织中,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并未在岗的党员。在通常情况下,大部分待岗党员可分为三种,分别为尚未达到退休年龄,职工手续转入创业服务中心,社保关系保留在企业的党员;因企业产线合并,职工自谋出路,暂时保留党组织关系的党员;因工伤或患有严重疾病丧失劳动能力,在家休养的党员;这一结构导致待岗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受到极大阻碍,故而,强化与改进教育管理工作便十分紧迫[1]。
1.1保持党员本色所需
由于大部分离岗党员平均年龄偏大,其在岗时期由于经受过党的长期教育,通常能够保持党员自身本色。但是,其在待岗后因在社会中谋生、长期休息等原因,部分党员会因自身事业受挫、家庭生活困难等因素,极易受到负面思想影响,导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出现异化。而通过对待岗党员加强教育管理工作,则能够帮助其对自身困境形成正确认知,令其不忘初心、谨记使命,始终保持党员政治本色。
1.2全方位从严治党的所需
由于部分待岗党员长期游离于企业经营生产之外,因此,基本不会参与到三会一课、两学一做等党组织生活与主体教育活动当中,从而令其党员与党性意识淡化,无法有效抵御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拜金主义等负面思想主义的侵扰,令其对自身理想信念动摇的同时,对党的政策方针产生怀疑态度。通过对待岗党员的教育管理加以强化,能够将从严治党的需求在待岗党员队伍当中更深层次落实,防止待岗党员成为“特殊群体”游离于党组织教育管理工作之外,从而促使待岗党员能够履行党章规定,为党员自身权利与义务的自觉性得到有力保障[2]。
1.3党建全方位覆盖所需
虽然我国企业党组工作覆盖性较好,但自从待岗党员队伍出现,各类全新问题不断涌现。部分待岗党员虽然通过劳务派遣、临时用工在社会企事业单位当中再就业,但是,党组织对于其学习、工作信息等内容并未形成明确了解;部分待岗党员由于未及时办理转接党组织关系,导致党组织无法与其取得联系。长久以往,待岗党员虽然在名义上受到党组织管理,但是,党组织工作并未对其进行覆盖。而通过强化待岗党员教育管理,则能够促使党员管理机制得到有效完善,促进待岗党员教育管理力度,为各项党建工作全范围覆盖到每一名党员提供有力保障。
2加强待岗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有效措施
2.1搭建待岗党员集约化管理平台
待岗党员数量会伴随部分待岗党员退休、再上岗、协商解合等因素而出现增减。例如待岗党员随着企业长期的优化提效在特定的时间内会增加,当某一企业优化提效完成,或待岗党员逐步分流安置又会导致数量减少。但是,由于待岗党员的安置渠道逐步多元化,待岗党员不再集中于某一部门或某一地域,为能够促使待岗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得到有效强化,企业党委需组建待岗党员管理平台,对其开展集约化管理。例如,若企业成立创业中心或再就业中心,可通过这一管理方式对待岗党员进行集中管理,建设待岗党员党支部,组织待岗党员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在待岗党员当中开展形势任务宣传教育,从而促进待岗党员对党组织的向心力[3]。
2.2构建待岗党员区域化活动模式
对于待岗党员而言,因生活或工作等原因遍布各地,在开展待岗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过程中,无法站在实际情况角度出发,因此,在开展待岗党员教育活动时向区域化活动教育管理模式展开探索,即为根据待岗党员居住地和类别,并将党员按照待岗党员安置类型,组织待岗党员能够就近参与党组织活动。在实行这一模式过程中,不仅需确保待岗党员能够积极参与到党内活动,履行党员自身意愿,维护自身权力,同时也需避免由于待岗党员数量缺少所引发党内活动难以开展这一现象。
2.3探索企业+社区模式
部分企业待岗党员为无就业意向人员、患病人员、工伤内养人员,由于其自身身体与年龄等原因,导致其个人活动基本固定在社区,针对这一部分待岗党员搞教育管理,企业可通过企业+社区模式开展。一方面,需对教育管理方式加以转变,针对待岗党员教育管理不能存有“断管断教”、放任不管等心态。另一方面,需对社区资源加以共享,通过区域大党建、党建联建方式,强化社区党组织协调性,引导待岗党员以积极态度参与到社区党组织、教育、文化、志愿等相关活动当中,同时由社区党组织将待岗党员在社区内日常表现情况提供给企业,从而令其能够成为党员民主评议的重要依据支撑[4]。
2.4建设网络+教育管理模式
现阶段,互联网+党建议程为党建工作重要模式,若想将其在待岗党员教育管理当中得到有效应用,便需对网络+教育管理展开更深层次探索应用。首先,企业党组织可建设待岗党员专属平台,通过学习强国等网络平台对待岗党员开展线上教育,通过全国党员系统进行管理,通过“首钢挚友”等企业内部平台将待岗党员与企业深入融合起来,确保网络平台双向互通性,能够保持待岗党员管理平台长效运行,最后,与待岗党员微信相连接确保日常管理。通过这一方式,将待岗党员连接到线上教育管理之上,将上级党组织与企业党组织向待岗党员及时传递,并且,由于网络平台自身所具备的便利性、快捷性、覆盖性等优势,通过其开展待岗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也成为了必然发展趋势。
结语
综合上文所述,若想促使企业待岗党员教育管理得到有效强化,便需将这一工作上升到党的执政地位这一高度之上,对党员流动的客观必然性形成更深层次认知,同时对于待岗党员教育管理工作重要性明确了解,树立全局观念,切实做到组织设置便利性、教育管理灵活性、发挥作用时效性,同时不断改进待岗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方式,将待岗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促使党员凝聚力得到大幅度加强的同时,提升党组织向心力与战斗力。
参考文献
[1]谢红.浅谈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国有企业离退休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J].党史博采(理论),2019,534(10):30-31.
[2]高旭天,任春."筑巢行动"——乌兰浩特市加强社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纪实[J].实践:党的教育版,2018,677(04):34.
[3]胡秋华.组织离退休党员干部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赤子(上中旬),2018,414(07):55-56.
[4]贺贵成.社区搭平台"学""做"展风采——记泸州市江阳区康华苑社区离退休干部联合党支部[J].晚霞,2018(16):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