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型房建项目的施工阶段造价管控重难点

发表时间:2021/6/1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期   作者:余莉娌
[导读] 摘要:本文针对大型房建项目的项目管理(代建)中出现的合同造价成本问题,展开对大型房建项目的施工阶段造价管控重难点的分析。
        广州轨道交通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  510000
        摘要:本文针对大型房建项目的项目管理(代建)中出现的合同造价成本问题,展开对大型房建项目的施工阶段造价管控重难点的分析。
        关键词:投资;变更;签证
        1、前言
        施工阶段是实现建设工程价值的主要阶段,也是资金投入量最大的阶段。在施工阶段,由于施工组织设计、工程变更、索赔、工程计量方式的差别以及工程实施中各种不可预见因素的存在,使得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难度加大。
        2、工程施工阶段投资控制的特点、重点分析
        施工阶段是资金投入的最大阶段,是招投标工作的延伸,是合同的具体化。加强施工控制,就是加强履约行为的管理。
        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施工阶段是项目投资实施的重要环节,项目施工阶段存在着很多风险,如材料价格的改变,生产工艺的革新等,这些都对项目的投资有着重要的影响,要使得项目的投资能够有效地控制就必须了解该阶段投资控制的特点,以及影响投资的风险因素。
        2.1施工阶段建设投资控制的特点
        2.1.1实施控制的周期长、涉及面大
        施工阶段工程建设投资控制贯穿于整个项目的施工过程,施工过程包括施工准备、开工以及竣工结算审核等各个环节。其控制过程长,控制节点多,是建设投资的实质性落实阶段。施工阶段的建设投资控制不仅涉及到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图纸化工程投入的实际计量控制,还涉及到诸如分包工程的实施、签证变更、索赔等非图纸化计量对造价影响的控制。
        2.1.2实际费用支付的节点多
        施工阶段是项目建设投资实施的过程,投资支付周期较长。对承包商和其他分包、材料、设备供应商的支付或以施工进程时间节点为限,或以项目施工实施量的完成和供应提供节点为限,是在建设总投入控制基础上的多节点支付,从而导致支付次数多,过程复杂。
        2.1.3施工阶段控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工程施工过程周期较长且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建设投资受有关价格涨落、施工变更、设计图纸变更等具体情况的影响,建设投资控制必须根据客观情况及项目建设的变化作必要的动态调整。企业需要有一个完善的控制管理体系对这种动态的控制调整来保证,使得投资既不偏离前期设定的控制目标值,又不因机械地执行而造成项目实施中的困难,只有适度进行调控,才能动态地做好建设投资控制工作。
        2.2施工阶段建设投资控制的重点
        影响施工阶段造价的因素很多,一般包括工程变更、现场签证、施工技术方案变化、材料价格的上涨、不可抗力等因素。因为其他因素具有不确定性,所以控制的重点应放在工程变更、现场签证上。
        2.2.1设计变更
        ① 由于设计院的设计质量而引起的变更:
        一般情况下施工单位在收到建设单位下发的施工图纸之后,都要认真核对图纸,在建设单位组织的图纸会审会议上,把设计图纸不明确的地方指出来,由设计单位现场解答,并形成书面材料,作为日后施工和结算的依据。理论上讲,这种做法能从根本上杜绝日后由于设计质量问题而引起的变更,但实际上,仅仅通过这一手段还远远达不到。施工单位往往在施工到这一工序,或者是施工到下一工序的时候才发现有设计质量问题,这时候才向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提出。比如在坡屋面工程的施工中,当屋面板和屋面梁模板支完才发现有主次梁出现搭接不上的情况;在地下剪力墙的施工中,当钢模板及钢筋均已安装完毕的情况下,才发现剪力墙需要预留电气洞口;出现以上类似情况,拆除重做是必须的。但造成的造价和工期损失由谁来承担,往往出现扯皮的情况。

施工单位认为是设计单位考虑不周引起,设计单位认为施工单位应该在施工前就发现问题,而建设单位往往从整个项目的开发计划来考虑,因为延误工期延迟交房可能造成的损失更大,所以也不去深究,最终可能为此买单。
        控制设计院设计质量引起的变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应严格筛选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因为这是决定着日后建筑产品质量的关键;其次与设计单位签订合同的时候,要明确属于设计质量产生的变更费用上限,如果结算时超出该限额,则按照超出额予以设计院一定比例的罚款,罚款从设计费中扣除;与施工单位签订合同的时候,要明确施工单位在每道工序施工前要认真核对图纸,发现设计错误和不合理之处,要及时通知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如果因为没有及时,提出而造成造价和工期损失,施工单位也要承担相应比例的责任。
        ② 由于建设单位对建筑产品的使用功能、建设标准等重新定位而引起的变更:
        这种变更一般都是由规划设计部门提出,并附有详细的变更方案。对于造价有影响的变更,由建设单位造价部门初步核定其增加费用,按照造价增加的额度范围报请公司各级相关领导审批。这种做法的优点是可以让决策者及时了解由此变更而引起的造价变化是否偏离本建设项目目标成本,更好的权衡轻重做出决定。缺点是这种流程管理涉及的部门和人员比较多,使得整个过程周期很长,当变更下发到施工单位的时候,可能要变更的地方已经按照原来的设计图纸施工完毕。要避免这种二次浪费,建设单位应该从内部管理上下功夫,规划设计部门作为变更的发起部门,要及时与各相关部门沟通,跟踪现场进度,做到把变更下发在施工之前,同时要加强规划设计人员的成本意识,使其参与到设计变更费用的控制中。
        2.2.2现场签证单
        ① 图纸中不包含或者不能明确尺寸的签证:
        这类签证主要集中在土方等隐蔽工程,比如:图纸要求基础土方开挖至持力层,超挖部分用毛石混凝土垫至设计标高,从设计标高至持力层标高部分的土方和毛石混凝土量在图纸中无法明确,这就需要以签证的形式来确认增加的工程量和造价。由于此部分一般增加的造价比较多,而且工程量在隐蔽之后具有不可复核的特点,往往是造价控制的重点。有时施工单位在隐蔽之后才把签证上报到监理和建设单位,所以对那些事后无法复核的签证,一定要会同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驻工地代表和造价人员及时测量和记录隐蔽部分的数据,有时还要配合拍照或者录像等手段,以保存好隐蔽工程的原始资料,对于这类签证一定要严禁事后补办。
        ② 由于设计变更导致已经施工的部位拆除的签证:
        这种签证主要是由于设计变更而产生的签证,要求建设单位驻工地代表首先要根据具体情况划分责任,应该由建设单位承担的费用,在拆除之前要同上述隐蔽工程的管理方式一样,把原始资料准备齐全,否则等拆除完毕再上报签证,在建设单位造价人员同施工单位的结算过程中,很可能会对拆除的工程量产生分歧,这时候再想核实已经来不及了,造成此部分造价无法核实。
        ③ 其他现场根据实际情况而做出的签证:
        这种签证一般要求建设单位驻工地代表结合建筑施工合同,工程量清单等来判断此签证是否属于可签范围内的。比如:有些采用工程量清单的工程,建设单位在招标文件里要求穿墙螺栓的费用含在模板措施费用里报价,施工排降水费用列在措施费里,其他未单列的措施费全部在其他措施费里考虑,这样的话,与该项目相关的全部措施费已经包含在合同价格之内了,不需要再对措施费用进行签证,现场工程师要充分了解这些,否则就会出现造价重复计算的情况。
        2.2.3施工阶段避免承包商索赔事件的发生
        项目施工过程中防止承包商索赔事件的发生是控制工程建设投资造价的一个方面。根据目前项目的普遍特点,一般来说由于开发企业根据市场情况提出进行较大的变动,未能按约定提供相应的施工条件、工程进度款支付滞后、甲供材料供应脱节、甲方指定分包工程的施工不利等是承包商提出索赔的主要因素。承包商的索赔,最终目的均归结到建设投资费用的增加和工期的延长。一般来说,工期的延长往往伴随着投资的增加。就房地产项目的开发而言,如果工期延误必然导致交房时间的推迟,这样将导致开发企业对客户的违约赔偿,从而造成整个项目的费用增加。因此,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应该加强这方面的管理,避免承包商索赔事件的发生。
        3、结论
        工程投资控制不只是投资控制部门的事情,它是一个系统工程,是所有和工程相关部门都应该参与的事情。各部门必须分工合作,在公司的管理制度上必须明确各部门的职责、权力和义务,并对工作提出要求,要求各部门严格按制度执行,并提出处罚的措施,在公司管理制度的层面上为工程投资控制提供一个基础平台。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