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要点探微

发表时间:2021/6/1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期   作者:徐国华
[导读] 摘要: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成本支出,可以保障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这也突出了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工作的重要性。
        浙江天源建设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成本支出,可以保障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这也突出了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工作的重要性。在工程招投标阶段,招标单位分析投标文件的过程中主要是结合总造价,因而筛选投标方案。如果方案具有相似性,需要考察造价预算方案。为了提高造价预算方案的竞争力,需要将造价控制理念融入到预算体系中,精准地评估工程量,因此,确定工程成本支出。此外需要分析资金来源,避免融资成本发生漏算。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要点
        1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
        1)建筑工程预算问题。
        在建筑工程初期成本预算阶段,相关工作人员不够了解整个项目,也没有透彻地落实工程调查,也没有深入研究工程造价的影响因素,最终影响到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的实用性,无法将工程相关因素反映出来,也无法发挥出工程造价预算的指导作用。
        2)影响因素较多。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具有不稳定性,市场环境发生波动,工程造价预算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因为货币贬值,或者物价水平提升,都会引发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问题。因为建筑工程具有较长的施工周期,人力、物力等缺乏控制性,再加上市场价格的浮动性,导致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很容易发生误差,一些施工单位为了如期完工,或者为了保障工程质量,被迫发生超预算的问题。
        3)建筑企业忽视造价预算控制。
        建筑企业采取工程造价预算工作,主要是为了保障投资效益,但是经常会发生超预算问题,发生这种问题主要是因为编制了工程造价预算之后,在实际施工阶段,建筑企业只重视招投标阶段和结算阶段的预算控制工作,忽视了施工阶段的造价预算控制,最终导致超预算问题的发生。
        2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要点
        1)建筑工程设计阶段。
        在建筑工程设计阶段落实造价预算工作,在整体工程项目中占据较小的比例。工程设计是建筑工程施工的基础,设计质量关系到建筑工程投标管理和施工管理等工作质量。在工程设计阶段,工作人员需要做好工程预算管控工作。在这一阶段的预算控制工作,主要是管控初步设计和技术设计以及施工图纸设计,为了这一阶段的工程造价预算管控效果,建筑企业需要提高管控力度。例如在工程设计阶段,工作人员需要严格管控人力资源和设备资源等费用,统筹规划整体资金,有效控制各项成本。
        2)招投标阶段。
        为了科学地管理建筑工程招投标文件,建筑企业需要严格审核招投标文件,根据合同内容完成各种工作,为了保障招投标管理质量,需要细化分析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目标,根据管理需求增加管理项目。此外,需要约束管控招投标单位的行为,完善监管工作,提高招投行为的规范性,落实竞争机制,顺利开展建筑工程施工。在招投标阶段,管控人员要全面分析市场情况,明确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风险,保障招投标工作的透明性。
        3)施工阶段。
        施工阶段的造价预算控制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在实际工作中涉及到复杂的工作内容。造价预算管控人员需要综合分析各项影响因素,详细分析预算管控的要点,完善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方案。工程造价预算管控人员需要转变思想观念、工作标准完成工程造价预算管控工作。各种因素会影响到施工阶段工程造价预算管控效果,因此,管控人员需要分析各种影响因素,合理控制各种影响因素,有序开展监管工作。管控人员还要分析市场环境,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明确规定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工作,精细化管理施工建设内容。例如需要细化分析各项施工任务,利用模块化管理方式,面向个人分配具体的管控工作。此外需要统一规划施工成本和各项费用,完善权责机制,保障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预算管理效果。

最后管控人员需要明确划分施工规范标准,全面认知工程造价预算管控工作,明确各项施工标准和管理要求,顺利开展建筑工程项目。
        4)工程竣工阶段。
        在工程竣工阶段开展工程造价预算管控工作,管控人员需要结合工程验收标准核查工程项目的各项指标。完善审查体系,减少造价预算控制的偏差。准确划分施工类别和施工时间,保障分析的精准性。在工程竣工阶段,管控人员需要重视项目决策管理工作,严格对比校核各项数据,如果发现了误差问题,需要判断问题发生的原因,从而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3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策略
        1)完善工程造价预算编制制度。
        为了进一步提高编制水平,建筑企业需要提高工程造价预算编制人员的专业性,预算编制人员需要深入到施工现场,全面分析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在实际计算阶段结合图纸定额和工程量,保障计算结果的准确性。编制人员也要了解材料的不同类别、型号、性能等,确定价格变动范围。在编制工程造价预算的过程中,编制人员需要综合分析图纸内容和施工现场情况,根据建筑工程要求合理编制建筑工程造价预算。
        2)加大力度监测市场信息。
        社会信息化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建筑行业施工建设方式和管理方式也发生了转变。建筑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市场也频繁发生变化。市场价格变动会影响到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效果。在建筑工程造价预算阶段,管控人员需要利用信息化技术动态监测市场信息的变化,综合分析各项数据信息,避免因为市场价格变动降低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效率,同时可以精准性地控制工程造价预算。工程造价预算编制人员需要全面分析施工材料的波动性,科学地预算工程造价。
        3)控制设计变更。
        设计人员编制设计方案的阶段,如果没有勘察施工地点,不了解施工设计情况,在编制工作中过于依赖自身经验,影响到设计方案的科学性。为了减少设计变更问题,设计人员需要保障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全面勘察施工地点,保障设计方案质量,建筑企业需要落实设计方案交流会议,及时反馈不合理的部分。预算人员在开展预算工作中的过程中,需要判断设计可行性,在预算编制中预留设计变更空间,准确地预算工程造价,从而有效控制建筑工程造价预算费用。
        4)强化造价限额控制。
        利用造价限额控制方式,可以避免发生超预算的问题。建筑企业落实造价限额控制,需要采取全过程成本控制模式,结合建筑工程施工要求,合理编制项目研究方案,在施工中不断优化项目研究方案,保障概算管理效果。在项目设计阶段,需要建立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投资估算方案,分析备选方案的经济性,最终选择最佳的项目设计方案,在图纸设计阶段需要综合概预算造价,提升图纸设计的经济性。在施工阶段,需要加强管理材料费用和人工得费用,提前调查市场价格变动,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及时处理工程变更和合同调整等问题,此外需要严格管理现场签证。在竣工验收阶段,工作人员需要根据合同书编制科学的竣工结算书,同时需要准备好设计变更材料。
        5)培养造价预算控制专业人才。
        各行各业都需要专业性人才的支持,因此,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工作也需要专业人才。建筑企业需要加强人才培养,也要积极引进高能力的工程造价预算控制人才,提升工程造价预算的准确性。此外需要发挥核算人员的工作职能,组织专业知识学习和法规培训活动,使核算人员的专业知识不断完善,全面分析市场环境的变动。建筑企业需要重视专业人才,培养工程造价预算管控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效率。
        4结束语
        建筑工程不断发展,建筑企业也更加关注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工作,为了减少造价超预算的问题发生,建筑企业需要明确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要点,在工程不同阶段开展预算控制工作,保障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沈红群.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与控制策略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20,43(5):141-1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