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在水利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 张广勇

发表时间:2021/6/1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期   作者:张广勇
[导读] 摘要:在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水土资源的消耗和浪费呈现出逐步加大的趋势,不但导致了水土资源的进一步恶化,也造成了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影响了整个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大局。
        德州市水利局  山东省德州市  253000
        摘要:在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水土资源的消耗和浪费呈现出逐步加大的趋势,不但导致了水土资源的进一步恶化,也造成了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影响了整个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大局。水利行业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目标,力图通过落实水土保持战略来达到合理保护资源、科学建设发展等目标,这是新时期水利行业新的立足点和着眼点。
        关键词:水土保持;水利;可持续发展;重要性
        1水土保持措施及其特点
        在人类破坏以及自然因素的双重作用下,我国水土流失越来越严重,为了减小水土流失带来的危害,相关部门采取了各种水土保持措施,包括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工程措施指通过修建各类水土治理工程达到水土保持的目标;生物措施指采用林草植被措施进行绿化,是减少地表土壤侵蚀的一种措施。水土保持措施具有3个特点:一是涉及较多的学科领域,如水利、法律以及地质等。二是差异性较大。我国幅员辽阔,不同的领域土质不同,自然条件更是存在较大差距,加之受到经济水平、土地利用水平以及社会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差异性更为明显,因此需要水利工作人员在水土保持工作中考虑到差异性,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高水土保持效率。三是综合性较强。水土保持措施涉及财政、环保、农业、林业、水利、国土资源等诸多部门,需要通过大量的协调工作,争取各部门的支持,才能搞好水土保持工作。
        2水利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水是人类生存的重要因素,是自然中宝贵的资源之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日常生活都离不开水资源的供给,水利工程不仅包括了对水资源的开发使用,还包括了水资源的保护、节约等内容,由此可知只有在水资源得到充分保护下,才能够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进而保证人类、国民经济和自然资源和谐发展。为此,水利工程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促进国家经济的基础保障,是可持续发展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水利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范围很广泛,包括对水资源的利用、治理、建设、水土保持、防洪防涝等,其中水土保持是发展水利重要的一部分。
        3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实现水利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对策
        3.1加强水土资源保护技术的研究和推广
        在水利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发挥科技是“水利发展第一生产力”的优势,依靠先进的科学设备、理论思想、方法体系进行水利工程建设和水土资源保护工作,构建起水利可持续发展的外部空间和内部环境,以更丰富的资源、更全面的平台,实现水利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和目标。首先,在水土保持过程中要加强理论研究、探讨和论证过程,解决水利可持续发展中理论性不强、方法上落后等一系列问题。创建新时期水利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基础和理论体系,为扎实开展水土资源保护和水利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指引和系统指导。其次,要调整水利可持续发展的建设目标。要以提升水土保持工作系统性和可执行性为突破口,全面调整和系统优化水土保持工作中不合理、不系统、不科学的方案,在提升水土资源,保持治理效果、提升水利可持续发展科学性的基础上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水利工程建设新思想和新路径,采取合理调整、科学重构的策略,稳步、扎实地实现水利可持续发展目标。最后,要依靠科技成果的推广和新方法的应用控制与制止水土资源破坏加剧的基本趋势。结合水利工程建设实际,在反复验证和系统检验的基础上,确保水土资源破坏现象不再继续扩大,为水利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个缓冲平台和重构的机遇,在不断丰富水利可持续发展经验、提升水土资源保护技术水平的前提下,为全面、系统实现水利可持续发展目标,夯实科技、体系和方法奠定基础。
        3.2降低洪涝灾害发生概率
        目前,我国采取的水土保持措施主要有退耕还林、植树造林等,在增加植被覆盖率的同时提高了土壤涵养水源。

降水量增加可以使更多水分进入到土壤中,若遇到暴雨天气,更多的水通过土壤渗透到地下,达到降低洪峰的效果,降低洪涝灾害发生的概率。若地表水枯竭,土壤中的地下水就可以发挥自身作用进行补救,稳定地表径流量。因此,水利工作人员应科学做好水土保持规划工作,从思想上提高对水利可持续发展的重视,深入分析我国发生水土流失问题的原因,因地制宜地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3.3做好水利工程建设各个环节的防护工作
        (1)边坡的防护工作。在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的过程中边坡防护起着重要的作用,必须采取科学的措施保证边坡的稳定性,提高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
        (2)材料厂和堆土场施工。水利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需要开采大量的石料,很容易引发山体滑坡和水土流失等自然灾害,尤其是许多石料中有大量的散土,在雨水的冲刷下很容易造成水土流失的问题。为此,施工单位应该重视对施工区域表土层的管理,将施工中出现的废料进行集中堆放,或者将施工中出现的表土用于后期的绿化用土,能够提高植被的成活率。开挖回填区域,通过设置挡墙、抗滑桩等方式防止水土流失。
        (3)道路施工措施。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会涉及道路施工,为此,相关工作部门应该做好防护工作,可以通过建设边坡排水沟的方式减少水土流失现象的出现。
        3.4提高水利行业从业者的专业素质和能力
        一方面,要在整个水利行业建立起科学、系统的专业发展机制和技能提升体系,立足于水利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规划。以水利各项工作的内在需要和发展要求为基础,设置行业再教育、再提升机制,使行业内的所有人员能够在规范的体系中接受专业素质、通识技能、综合能力培训,把每个水利行业从业者看做是可以高效率发展、高效能提升的主体,立足于个体的发展需求和成长需要,有针对性地提升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管理科学等相关专业者的素质和能力,让主动发展和自主建构成为水利行业每个从业者的共识,在促进专业技能和素质科学发展与持续提升的前提下,达到水利可持续发展目标。另一方面,要走出水利行业的局限发展和提高从业者的素质和能力。要借助高等院校、专业机构、社会组织在培训、发展、教育、提升上的独特价值和专业优势,将水利行业从业者的培养工作纳入到社会化教育的大体系中来,在有效提升整个社会资源利用效果和质量的基础上,提升水利行业从业者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开辟水利行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新路径和新范式。
        3.5提高水资源质量
        从水资源开发与利用角度进行分析,植树造林能防止水土流失。当雨水汛期来临时,植被能减少土壤流失量,降低土壤中包含的农药等对人体有害化学残留物流入河流的概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水资源质量。水利工作人员在具体的水土保持工作中可通过增加植被覆盖率的方式治理水污染,同时有效保护水资源。
        结论
        具体的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必须要重视水土保持工作。施工单位在施工之前应该勘察周围的地形地貌,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水土保持工作方法,避免水土流失问题的出现。此外,施工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还应该不断地总结经验和教训,提出科学的水土保持措施。
        参考文献:
        [1]陈城城.水利工程建设中的水土保持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性探究[J].居舍,2019(30):6.
        [2]狄正南.水土保持在水利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8(11):46+56.
        [3]吕江.搞好水土保持与水利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研究[J].商品与质量,2019(21):82.
        [4]杨越.水土保持在水利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分析[J].农村科学实验,2019(4):116-1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