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探讨 左安健

发表时间:2021/6/1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3期   作者:左安健
[导读] 摘要:装配式建筑工程对社会效益的体现比较明显,同时能够实现经济效益的稳定增长,但是目前在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中,仍然会受到很多因素影响,导致装配式建筑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不充足,现有的管理理念与实际工作严重脱节等。
        身份证号码:44010319860923XXXX
        摘要:装配式建筑工程对社会效益的体现比较明显,同时能够实现经济效益的稳定增长,但是目前在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中,仍然会受到很多因素影响,导致装配式建筑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不充足,现有的管理理念与实际工作严重脱节等。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不断完善和优化工程管理思想,保证现有管理制度的有效落实,以此来提高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水平,为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提供保证。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影响因素;管理对策
        引言
        建筑形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获得了进一步创新,当前建筑以装配式为主。这种类型的建筑能大大简化施工现场的作业工序,使施工效率获得质的飞跃。此外,在施工过程中,装配式建筑对环境的影响较小,相比过去的建筑形式更加绿色环保。然而,在国内这种方式的建筑发展时间不长,各方面技术不够成熟,还存在着很多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所以,必须对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全面梳理和总结,通过科学的手段提升施工质量。近年来,建筑工程越来越多地使用装配式建筑,这种形式的优点是方便和可操作,并且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建筑工程的需求。建筑物会直接影响人们是否有良好的居住经验,因此,如果广泛使用装配式建筑,则应特别注意建筑质量,以有效地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1装配式建筑简析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稳步发展,新型的预制建筑工程模型逐渐出现在城市建设中。此构建模型与传统构建模型之间存在很大差异。将材料和设备运输到施工现场,然后在施工现场进行现场处理,混合,浇筑,砌筑等,以形成完整的建筑结构。这种施工方式施工周期较长,施工过程中工作量较大,需要大量的人员和机械设备,会增加工程的施工成本。配式建筑设计标准、工程管理信息化特征明显由于装配式施工中通常使用通用构件安装建设,因此设计的标准化程度较高,且对所用的构件质量控制效果要求较高。同时,在具体施工中所用构件的信息、施工过程信息以及质量信息等都可以通过信息化平台进行汇总传输和管理,工程管理信息化程度更高,施工管理更加系统、科学。在当今我国建筑业发展的社会中,预制建筑项目的建设模式得到了大力的推广和应用,受到了社会和有关部门的高度评价。
        2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应用问题分析
        2.1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的工艺因素
        在制造生产过程中往往因模板错误的拼接而产生错台、漏浆等问题。在混凝土浇筑之前,必须对模板的安装位置及详细参数进行确定,按照有关标准确定螺栓松紧度。若无法有效固定模板螺栓,则会产生混凝土振捣密实度不符合要求的结果;在洒水养护混凝土过程中极易产生大量裂缝;若没有严格控制夹厚层厚度,则会增加坐浆层厚度,位置发生明显改变,或者坐浆层厚度较薄,则会导致结合面进入大量空气;在进行安装过程中,放线准确度不够,会造成标高出现偏差;在保护成品时未能及时将模板提前拆除等。
        2.2 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的机械与人员因素
        若能实现合理控制施工机械与人员,则能彻底保证施工质量。因此,施工单位应当对施工机械与施工人员进行严格管控。装配式建筑不同于传统的建筑形式,它在施工机械配置与施工人员方面已发生了巨大改变,因此,管理人员必须根据特定条件展开目标管理,以有效提高建筑质量。为了充分利用其他机器的性能优势,必须严格遵守各项规定以正确使用其他机器,例如吊装设备等。另外,如果施工人员不具备专门知识和施工技能,则整体施工质量也会受到影响。


        2.3信息流碎片化
        有学者认为,模块化建筑项目周期中的设计、预制、施工、吊装及运维等各施工过程仍处于碎片化的状态,信息互通性、预制构件信息可视化及追踪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引起了装配式建筑构件进度的延期,以至于预制成本虚高。提出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的核心,将 BIM 引入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不仅能及时收集、处理和解析相关信息,还能给不同参与方提供一个协同化的管理平台,及时了解管理的整个质量状况,便于进行质量管理和控制。认为缺乏自主开发的 BIM 软件平台体系,而且二次开发参差不齐,建筑信息化和工业制造信息化程度偏低。当前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由于不同参与方之间存在管理信息流壁垒,信息流碎片化,造成项目施工管理过程中不同参与方相互独立,联系与沟通相对较少。
        3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实施对策
        3.1工程管理思想观念的不断完善和优化
        装配式建筑是目前建筑行业发展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模式,同时也可以被看作是建筑领域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在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要想提升管理水平,就要保证管理思想的及时更新,对先进思想观念进行合理引进和利用,这样才能保证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全面有序开展。通过对先进管理思想的合理利用,能够实现现有管理工作模式的创新和优化,促进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的上升。相关施工单位要结合现实要求,加强对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认识,针对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与过去的经验相结合,对建筑工程管理方案进行科学合理的编制。在实践中对该方案进行不断完善和优化,这样不仅能实现现有部门之间的协同运作,而且还能实现现有信息高速有效的传递。相关工作人员需要保证管理人员调配数量的充足性,针对现有的管理组织结构进行不断完善和优化,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在实践中落到实处,避免出现形式化等问题,以实现对各种风险问题的有效规定。
        3.2做好施工全过程的管理
        加快智能化供应链管理系统,对项目进行智慧化管理,与合作企业进行网络化信息交互,在连续博弈的过程中使交易成本达到最低。做好装配式建筑智慧化管理,控制好装配式构件进场时间、顺序,减少构件二次运输,同时避免进场过晚影响工期和进度。运用成熟的物流技术和共同的网络化信息平台,确保装配式建筑构件、材料等在适当的时间进场,做好施工全过程的管理,避免不必要的成本支出。
        3.3完善政府政策标准
        对装配式建筑的进一步发展来说,政府的支持对当前装配式建筑发展有利,各省地市层面政策是国家政策的细化,各地因地制宜主动制定相关地方政策标准。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与传统管理模式相比,需更全面的产业链和资源整合,政府需进一步完善政策标准,加大执行力度,推动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政府应出台并落实系统性优惠政策,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构件厂生产单位等装配式建筑相关企业需要做好相应的协调工作。完善装配式建筑政策,不仅可让各参与企业和机构更加积极认同并采用装配式建筑,而且有利于减少各参与方采用装配式建筑的风险和工程项目管理过程的壁垒。
        结语
        在开展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时,具有非常明显的系统性特点,会受到所有参与部门的影响。基于此,对施工前期准备以及管理理念等进行综合分析,对现有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和优化,加强对人才队伍的建设。这样不仅能保证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全面有序开展,而且还能为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提升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代悟.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J].居舍,2020(23).
        [2]陈小波,甘凯馨,崔平.基于DEMATEL方法的装配式混凝土构件吊装效率影响因素分析[J].工程管理学报,2019(6).
        [3]李辉山,欧阳昙.基于DEMATEL的装配式建筑成本影响因素分析[J].工程管理学报,2019(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