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周恩来访问非洲十国的启示

发表时间:2021/6/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0期   作者:王梦雨
[导读] 摘要:1963年12月14日至1964年2月4日,周恩来总理在陈毅的陪同下,先后访问非洲十国,历时55天,行程10.8万公里。
        长春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生  吉林省长春市  130022
        摘要:1963年12月14日至1964年2月4日,周恩来总理在陈毅的陪同下,先后访问非洲十国,历时55天,行程10.8万公里。这次访问不仅是周总理第一次访非,也是出访时间最长的一次。周总理将这次访问成为寻求友谊、增进了解、互相学习之旅,这次访问是中国外交的一次重大行动,不仅对非洲,也对中国整体外交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我们在非洲赢得了许多朋友,至今令我们的外交工作受益良多。
        关键词:中国外交、访问非洲
        一、周总理访问非洲十国的背景
        (一)美苏冷战深化,双方竞争激烈
        20世纪60年代,世界国际局势紧张,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尖锐对峙,冷战不断深化,双方的角逐和竞争在加剧。
        1961年8月14日,东西柏林政治分界线一夜之间竖起了一道柏林墙,成为东西方冷战的象征。
        1959年1月1日,古巴人民在卡斯特罗领导下,推翻巴蒂斯塔亲美独裁统治,取得了独立。古巴革命的胜利标志着古巴革命政权的存在对美国来说意味着芒刺在背。1961年4月17日,在美国中央情报局的策划下对古巴进行入侵,史称“猪湾事件”,该事件使刚刚上台的美国总统肯尼迪的信誉受到打击,也使卡斯特罗政府进一步感受到美国对古巴的威胁,并进一步向苏联靠拢。1962年7月,苏联与古巴达成协议,秘密向古巴运送几十枚带有核弹头的中程导弹和几十架轰炸机,被美国发现后,导致“古巴导弹危机”。
        1962年10月22日,肯尼迪发表讲话,对古巴进行封锁,并向赫鲁晓夫发出严重警告,在美的强大压力下,赫鲁晓夫被迫做出让步,撤出导弹和轰炸机,并在公海接受美国的检查。
        (二)20世纪60年代,是中国外交困难时期
        20世纪60年代,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中国外交进入了建国以来的最困难时期,中苏关系恶化,由内部分歧演变为公开论战。1961年越南战争中,中国支持越南,使中美对抗形式加剧。1962年中印关系持续僵冷。1959-1961年,中国经济经历了三年的严重困难,出现饥荒。
        (三)一大批非洲国家取得民族独立和解放
        亚非万隆会议的成功召开,极大地推动了战后兴起的亚非拉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斗争。在此冲击下,西方大国经营了几百年的殖民体系逐步走向解体。对非洲国家的独立和解放,我国政府一向旗帜鲜明的给与支持,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到1963年底,中国已同12个非洲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二、周总理访问非洲十国的启示
        (一)坚持大小国家一律平等的原则
        周总理一生仅去非洲三次,此次历时最长,直到今天还能听到非洲人在念叨周总理,周总理对非洲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最根本的原因是他坚持大小国一律平等的原则,尊重非洲各国及人民,尊重对方的生活习惯。
        1.在摩洛哥,国王哈桑二世破例在宴会上上烤全羊,周总理怕上火,在国内不吃羊肉,但在摩洛哥文化中没有这种说法,国王认为上烤全羊是最高礼遇,还亲自抓了一块羊肉放到周总理盘子里,周总理尊重对方的礼遇和安排。在苏丹,中方负责礼宾的官员以安全为由拒绝了乘敞篷车的建议,后被周总理严厉批评。在几内亚,中方负责安全的官员拒绝了杜尔总统亲自开直升机送周总理一行回首都科纳克里的建议,但却被周恩来总理痛快地接受了。周总理充分尊重东道主,尊重到访国的安排,体现了客随主便,主随客便的高情商表现。
        2.在加纳,总统遇刺未遂,政局不稳、安全不定的情况下,周总理提前派人向恩克鲁玛当面转达,在此特殊时期,希望不用太在意礼仪,不要去机场接,也不要安排去外地参观等活动,恩克鲁玛看到周总理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非常感动。
        3.在突尼斯,总统布尔吉巴对中国的外交政策提出了批评,周恩来不仅没有生气,而且肯定对方愿意讲真话,是好朋友。周总理在中国国力还很弱的时候就有如此雅量,能够听取别人的不同意见,甚至是逆耳的批评,是值得我们后辈学习的。求同存异是周恩来外交遗产的重要内容,直到今天,中国更有理由虚怀若谷。周总理不仅不介意,反而找出了双方的共同点,打动了布尔吉巴,决定与中国建交。
        4.在埃塞俄比亚访问期间,由于美国压力,塞拉西皇帝并没有在首都接见周总理,周总理毫不介意,体谅对方有困难,对于不同意把两国建交写进《联合公报》,周总理也不强加于人,对对方要求的现实状况表示理解,我们愿意等,直到对方方便再建交。
        5.周恩来总理对大国主义是深恶痛绝的,外交部曾组织了一次小范围座谈,认为有些官员大国主义太严重了,瞧不起小国,访问时并未把对方放在一个平等的位置上,中国人再人际交往这方面应当态度坚决地、彻底地消灭大国主义。
        (二)重视大人物和“小人物”的重要性
        外交工作中有大人物,也有“小人物”,大人物固然重要,但没有“小人物”的贡献,事情也是做不成的。
        周总理在访非过程中,无论是对国家元首、政府首脑这样的大人物,还是对一般工作人员、服务人员这样的小人物,都是平等相待,亲切谦和,尊重有加。这种伟人风范深深地感染了非洲人民,争取了人心。
        在结束对加纳访问,准备离开前,周总理在下榻的国家大厦专门为接待中国代表团的工作人员和服务人员举行了一个答谢晚宴,并亲自向他们敬酒致谢。
        此次出访租用的是荷兰飞机,机组人员工作十分出色,对中国代表团的安全极为重视。周总理对他们也是十分关心,同他们握手、照相,对他们十分尊重。
        重视大人物,也关心“小人物”,是周总理的一贯作风,值得我们学习并传承下去。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