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建设研究

发表时间:2021/6/1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3期   作者:柳旭宁
[导读] 摘要: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得社会对于高端技能应用型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职业院校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也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黄河水电西宁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  青海省西宁市  810007
        摘要: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得社会对于高端技能应用型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职业院校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也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但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不少职业院校在落实办学方针过程中出现了一定偏差,导致培养出的毕业生在能力素质方面无法满足企业需求,出现了企业人才紧缺,毕业生就业困难的矛盾局面。职业院校应立足于工匠精神的角度做好教学改革工作,提升教学效果,培养出更多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建设;研究
        引言
        应用型人才培养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高校协同育人的一种新模式,是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新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一种新途径。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创新高校协同育人机制,培养适应西南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重庆市进行了高等职业院校与应用型本科高校协同培养应用型高级技术技能的人才试点。
        1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建设基本思路
        开展全方位的社会调查,把握用人单位对于专业人才的现实要求,包括职责、任务、知识、技能、素质等,明确社会各界对于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的建议,就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相关文件精神加以认真领会,明确省教育厅在专业建设方面的具体要求,并向兄弟院校借鉴专业建设经验,推进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明确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具体职责,细化各项任务,保证专业建设的规范化,立足人才培养目标与业务规格来培养可操作性强的人才。
        2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建设目前的问题
        2.1与创新型技能人才需求不匹配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出现人才培养质量与企业创新型技能人才需求不匹配的问题,高职院校培养出的学生更多的对接中低端制造业,难以满足现阶段智能制造业对高技能、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需求。很多高职院校已经对本校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相应的改革,但部分高职院校仅仅对专业、课程等老一套内容进行了简单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也仅仅浮于表面,没有实现真正实现与社会需求的紧密靠拢。
        2.2教学模式传统
        职业院校在开展电气自动化专业技能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学模式过于传统,很多都是直接沿袭普通高校的教学模式。然而职业院校学生的基础能力相对薄弱,不能很好地适应普通高校的教学模式。电气自动化专业技能课程本身比较抽象,单一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导致课堂教学过于枯燥乏味,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会对相关课程产生抵触心理。
        3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的教学方法与手段革新
        3.1改革传统教学理念
        电气自动化专业技能课程教师需要及时对自身的教学思维进行更新,改革传统教学理念,积极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同时将工匠精神引入到专业课程教学中,提升课程教学的有效性。职业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应将培养学生工匠精神作为重点,将职业教育的作用和价值充分发挥出来。从实际操作角度来看,高职院校应建立起相应的师资培训机制,做好对于工匠精神的宣传教育,借助教学研究、校风制定等措施来推动教师教学理念的快速转变。
        3.2优化课程体系
        在专业教学过程中,需要在传统技术课程中融入通用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以项目辅助优化社会课程,课程得以横跨专业和学科。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应当为学生预留思考和探究的空间,整合课程,并单独开设专业课程,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效率。教师可在原有课程内对实训项目进行开发,将专业学习难度降低。以科学技术为支持,把握行业及企业发展需求,以课程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支持,把握其在电气自动化领域中的价值,优化设置课程体系。

校企合作也是一个重要方面,可组织企业专家深入院校开办讲座,安排学生顶岗实习并参与见习,确保课程体系的优化,真正为专业人才培养而服务。
        3.3实践教学
        在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教学过程中,需要把握高校教育对于专业课程的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起来,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水平,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在相关部门不同层面、不同批次中通过多元方式参与实践,逐步提升学生的专业化水平。通过实践教学的推进,便于把握行业对于人才的要求,在参与多样培训及多种大型活动策划期间,能够把握行业趋势,立足行业前沿积累经验,促进专业教学水平的显著提升。
        3.4整合优势资源,建设资源共享平台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整合职业院校、本科院校的优势资源,搭建资源共享平台。本科院校拥有更高水平的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学术资源等优势,职业院校则拥有双师型教师队伍、完善的实习实训体系、实践教学基地。为实现“专本贯通”人才培养目标,必须优化整合双方的优势资源,搭建资源共享平台,让各自的优势资源得到更加有效的利用。在师资特色上,职业院校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强,对职业标准、岗位能力和业界动态的把握更为精准;而本科院校教师的理论和科研水平高,在研究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方面优势明显。因此,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之间应建立师资交流沟通机制,互派教师到对方院校进行参观学习、报告讲座,合作进行课题研究、论文写作、教材编写等,以达到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在教学资源上,职业院校共享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本科院校共享图书馆、学术期刊数据库、统计数据库等资源,从而在教学资源上实现了互补。
        3.5重新定位教学目标
        职业院校要想立足于工匠精神视角来对实训课程进行改善,不仅需要完善现有的基础课程体系,还需要重视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关注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重新定位教学目标,将学生确定为具备工匠精神的专业技能型人才。从实际操作角度来看,应将工匠精神培养作为教学中的一项核心内容。在设置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要着重提升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
        3.6依托企业项目和技能大赛,改革课程实训体系
        对电气自动化类专业的学生来说,实践对其发展至关重要,所以在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时,要设计合适的实训课程体系。教学与企业需求相对应,合理设置实训课程。了解企业需求最好的方式就是参与到企业项目当中去,校企合作的关键就是学生能够从中得到工作实践的机会,而企业获得经济效益,从而实现双赢。在进行实训时,如果能够根据企业需求去设计实训项目,在教学中渗透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最终学生收获到的技能和知识将会成为毕业后进行社会工作的有力保障。
        结束语
        当前城市工业发展较为迅速,近几年以及未来几年是城市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为此,城市的职业院校要承担起培养优秀人才的重任,为当地工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因为电气自动化设备已经广泛应用到了各个企业当中,所以职业院校更应该注重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人才的培养,提高他们的职业能力,为推动城市工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林.浅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科技风,2020(02):68.
        [2]兰子奇.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电气专业校企双元育人的探索与实践[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21(06):25-27.
        [3]袁可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中职电气自动化专业中的应用分析[J].亚太教育,2019(12):132.
        [4]邹言云.电气自动化专业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探讨[J].湖北农机化,2019(23):127.
        [5]乔志杰,董艺.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建设实践探讨[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9(04):62-64+7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