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预制桩基施工工艺探讨 马亭风

发表时间:2021/6/1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3期   作者:马亭风
[导读] 摘要:在建筑工程预制桩基础施工技术中,应完成桩基检测和施工质量分析。
        九冶建设有限公司  陕西咸阳  712000身份证号61043119820219XXXX  陕西咸阳  712000
        摘要:在建筑工程预制桩基础施工技术中,应完成桩基检测和施工质量分析。只有正确地实施这两项工程,才能防止桩基质量缺陷或施工技术的结构性缺陷,使预制桩基础的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因此,从所获得的结果来看,所有的过程都必须被完全构建。
        关键词:建筑工程;预制桩基础;施工技术;探讨
        1建筑工程预制桩基础施工技术类型及应用方法
        1.1桩基础参数处理
        在施工过程中,有必要根据预制桩基础的施工参数,按设计标准完成处理。常见的处理方法有桩基质量检测、桩基参数测量、桩基参数调整和桩基预固桩。在使用全部信息时,必须根据桩基础的运行参数处理方法和工程参数的设置标准,取得良好的结果,其结果的具体使用质量和使用方案应与设定的工作标准密切相关。该方案只有通过论证,才能真正应用到工程的施工过程中。
        1.2桩施工方法
        在使用预制桩时,通常通过特殊的工作方法将其分配到特定区域。根据具体区域的测量过程,在设计阶段给出处理结果。在具体施工阶段,有必要分析如何将所有预制桩直接分配到设计位置。也就是说,有必要根据设计图纸建立专业、完善、可靠的桩基位置,并对定位工作进行具体处理。根据全站仪和现场分析设备,可以根据每个桩基础的使用方案进行测量。当然,也必须由监理和工地监理来管理。如果发现一个桩的分配过程中空间定位误差过大,则需要对此误差进行进一步的调整。
        1.3桩基础安装工艺
        桩基础的安装过程应根据桩基的处理方法和处理方案进行配置。并非所有在用桩只需投入同一工序即可完成专业装配工作,而应根据系统的后续处理标准和整个系统的工作效率进行相应的分析。此外,在桩基拼装的各个阶段,应根据桩基的处理标准、处理方法和获得的工作信息,对所有桩的施工质量进行研究。特别是在建筑工程基础的预制桩中,有必要根据现行的专业管理方法,分析所有桩是否能按规定的效率和工作机构进行处理,使施工参数与设计参数相适应。
        1.4桩基础施工
        当工程的基础部分完成时,必须根据工程的处理意义和设计标准来研究系统的当前施工质量。因此,在所有参数的维护和分析过程中,需要根据各种参数的处理值得出结论。此时,要求工程竣工验收人员必须全面跟踪工作,对预制桩的使用方法和施工范围有专业的工作制度。在专业工作体系的后续施工阶段,要保证所取得的设计成果能按项目现行施工方案进行处理。同时,必须全面审查所有记录的专业信息。只有确定得到的分析结果与设计标准完全一致,才能认为工程的施工质量达到标准前的情况。
        2项目概述
        某工程采用Φ400×PHC(95)a和Φ500×PHC(100)a高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184根。根据设计图纸,这些管桩为端承摩擦桩,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分别为1300kn和1200kN,桩长在19-27m范围内,桩端持力层为强风化岩石。桩尖采用钢板十字形桩尖。桩接头采用等强度焊接,双层对称焊接。在施工过程中,使用锤子打桩,最终贯入度稳定在25mm以下。
        3预制桩基础施工的具体条件分析
        一是施工现场条件。工程施工现场地面平整,交通道路基本形成,施工机械可直接进入施工现场作业区,水电基本配置齐全。
        二是气候条件。本工程夏季施工,多雨,降水量大,年降水量约2000mm,风力较大,可达11级。一般来说,施工中遇到强风暴雨比较常见,因此施工中要重点落实降水和排水措施。
        4预制桩基础在建筑工程中的施工要点
        4.1测量放线
        在工程测量放线过程中,使用的测量仪器有全站仪、水准仪、经纬仪、钢尺等。实际测量前对所有测量仪器进行检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建筑物转角测量放线主要采用建筑单位提供的控制点,全站仪对建筑物所有四角的轴线控制点进行测量复测;轴线控制点测量放线,根据建筑物转角的轴线控制点,利用全站仪完成轴线控制点的测量,实现桩位的测量放线;在各桩位测量放线时,参照桩位与轴线的关系,结合经纬仪放样桩位,插入Φ8钢筋并刷醒目油漆标记桩位。


        4.2进行高程控制
        另外,在测量放线阶段,必须进行高程控制。本工程施工中,主要采用往返测量法完成高程测量。结合各桩控制点的水准测量,完成了覆盖整个施工现场的高程及控制网的施工,为后续施工提供了便利条件。
        4.3预制管桩堆放及验收
        4.3.1预制管桩堆放
        本工程由于施工场地大小的限制,采用堆放方式(如果场地条件允许,应选择单层堆放),每层预制管桩之间放置垫木,每层垫木控制在同一垂直面上。需要注意的是,预制管桩堆放时,最多可堆放两层,施工中首先使用的预制管桩应放在上层,并用吊车取桩。
        4.3.2预制管桩的验收
        为保证预制管桩施工质量,必须对预制管桩进行验收,质量不合格的管桩严禁进场。本工程对预制管桩的外观(包括有无麻面、局部缺陷、漏缝、裂缝、露筋等问题,以及内壁的平整度)和尺寸规格进行检查,审查预制管桩出厂合格证和检验报告。
        4.3.3锤击沉桩施工
        4.3.3.1打桩机具选择
        本工程施工选用DF50柴油锤式打桩机,主要参数为:冲击质量5吨,锤体总质量10吨,常用冲程1.7-2.3m,适用管桩规格为Ф400、Ф300,单柱竖向承载力设计值为1200~2300kn,桩端可作为强风化层进入土层,一般控制贯入度为20~50mm/10击。结合工程概况,该型柴油锤桩机满足施工设计要求。
        为保证施工质量,本次施工桩帽设计为筒型,控制套筒桩头所用筒体深度在350-400mm之间,控制筒体内径比管桩外径高20-30mm;压实后控制桩帽与桩头之间的垫层厚度不小于120mm;控制桩帽与桩锤之间的垫层厚度在150-200mm之间。
        4.3.3.2管桩施工
        第一节管桩焊接桩尖及吊装,插入地面时的垂直度偏差应稳定在0.5%以内,用水准仪完成校正;管桩就位后,进行锤击,并实时记录每米桩身入土锤击数,第一节桩顶距地0.5-1m停止敲击,第二节桩起吊,待上节桩中心线与下节桩中心线重合后校正垂直度,稳定错位偏差小于2mm,继续锤击。需要注意的是,管桩施工作业时,应严格控制桩锤、桩帽与桩身之间的中心线,一旦桩身倾斜率超过0.8%,应立即停工,纠正并分析原因;桩尖进入硬土层后,无需使用移动桩架等工具将桩身压回校正;当粘土层和粉土层厚度较大时,锤击桩时应尽量缩短中间休息时间。
        4.4桩连接
        在接桩时,严格控制上桩与下段桩轴线保持一致。为便于上段桩就位,可在下段桩的桩头处加导向箍,使二者的错位偏差稳定在2mm以内;接管桩前,应清理端口表面,保证坡口区金属光泽;焊接时,坡口圆可对称焊接4-6点。上桩和下节桩固定后,可拆除导向箍,然后分层焊接,控制焊接的对称膨胀;焊接层应保证2层以上,待第一层焊渣清理干净后再焊接下一层,严禁焊接缺陷(夹渣、咬边等);焊接处自然冷却后,再次锤击,调整自然冷却时间不少于8分钟,不得用水冷却,或焊接完成后立即锤击。
        4.5垂直度的控制
        从桩的正面和侧面,用两个吊锤沿90°方向进行观测,严格保证管桩入土后的垂直度偏差小于0.5%;打桩过程中观察施工情况,一旦发现管桩倾斜,必须立即校正,使管桩的垂直度偏差稳定在1%以下;接桩初期应调整垂直度,桩端用铁皮填实,然后进行焊接。需要注意的是,当贯入度突然变化、桩头混凝土断裂或剥落、桩身突然位移或倾斜、地面明显隆起、相邻桩发生大位移或上浮等情况时,必须立即停止打桩,分析原因,处理后继续打桩。
        结语
        预制桩基础施工技术性强。在实际施工中,还需要对周围环境进行全面的调查。通过综合分析各种因素,制定科学可行的施工方案,保证桩基施工不会影响周围环境和既有建筑物。预制桩基础的整个施工过程需要严格遵循设计方案,做好细节控制,保证过程实施的规范化。
        参考文献
        [1]王黎明.浅谈建筑施工中的桩基施工工艺[J].绿色环保建材,2018(5):149.
        [2]李五一,梁学鹏.建筑工程预制桩基施工技术探析[J].信息记录材料,2018,19(3):246-247.
        [3]叶高洁.房屋建筑工程预制桩基施工技术探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3):202-2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