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康淼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1202
摘要:我国知识经济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稳步提高,建筑领域也有着明显的发展和进步,行业内部的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更新换代。当下房屋建筑模式是通过在工厂制造施工需要的各个零件,并将这些零件在现场进行实地组装,与传统的建筑方式相比,这种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大大节省了施工的造价和成本,减少了施工周期,施工过程中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也大大减小,能够快速高效的完成施工任务。
关键词: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施工管理;应用
导言
在新时期背景下,建筑施工技术得以改进。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是近年来在建筑工程领域中的一种新型施工方式,这种施工方式具有很多优越性,可以使得资源配置更加合理,提高人员利用率,节约更多的资源,并且还贯彻落实我国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为了我国日后发展建筑业提供了一个榜样。
1 装配式建筑的概念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也在快速的进步,在城市建筑中也开始越来越多的应用新型的预制建筑工程模型,这种新式的模型不同于传统的构建模型。传统的方式是将材料以及设备直接运到施工现场,在现场开展相关的处理工作,通过进行混合、浇筑以及砌筑等将建筑结构构建出来。采用这样的方式进行施工往往施工的周期都是比较长的,而且工作量也很大,投入的人员、设备等也比较多,施工成本也会比较高。而新型的模式,则是对建筑结构进行预制,在工厂中进行相关部件的制造和生产,之后再将其运到施工现场,只需要进行简单的装配与调试就可以将结构构筑出来,这样无疑会大大减少现场的工作量,施工效率更高,而施工成本却会下降。不过,制造好的零件必须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要保证零件的性能符合要求,能够在施工中进行有效的应用。如今,在建筑行业预制建筑项目越来越多,应用的越来越普遍,因为其多方面的优势也是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2 装配式施工技术的应用优势
2.1设计灵活性高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住房需求已经发生了变化,传统的住宅设计理念已经难以满足人们的要求。传统的住宅设计因为受到承重的限制,所以必须要设计很多的承重墙,这对分隔设计就有很大的限制,对于空间的设计有比较大的局限性,而现代消费者又比较追求大空间、灵活空间的设计,两者之间就产生了矛盾。而采用装配式建筑施工的方式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这种情况,空间设计可以变得更加的灵活,这样也可以为建筑施工设计更多的样式,建筑的环保效果也会更好。
2.2减少资源浪费
在进行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通过运用绿色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能够大大减少施工资源和材料的浪费。绿色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可以在建造前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装配,属于结构化的生产。通过这样的建造模式,能够让材料和能源消耗都处于可控的范围之内,既减少不必要的材料负担和购买,在实际建造过程中还能够减少电力等能源的消耗,真正实现减少资源浪费的目标。
2.3节省施工时间,保证质量,可提升建筑经济效益
绿色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是当前新兴的施工技术,并且技术发展也较为成熟,基于这样的技术优势,它的建筑施工材料能够实现工业化的生产,确保实际建造施工的质量得以保证。其次,由于这一技术采用标准化设计、装配化施工的建造模式,其劳动强度不高,整体需要的施工人员和工作人员不多。因此,会大大提高施工的效率,并减少施工人员的危险系数,促使施工污染次数降低,推动绿色环保建筑尽快发挥其效果。
3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探究
3.1预制构件设计
3.1.1整体式板楼与其支座连接处设计
在开始进行整体楼板以及预制墙板的建造的时候,要使两者在水平方向进行搭接的地方留下1cm以上的搭接位置,而搭接的地方也要做好防漏浆处理,确保不会因为出现漏浆问题而影响了正常施工的进行,这样也能减少安全质量问题的发生,防止出现地板开裂之类的问题。
3.1.2预制叠合板内的线管预留设计
对方案进行改进与优化的时候预制叠合板内的线管应该做好预留设计,要和施工方案结合起来,保证管线布局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不要出现管线交叉的情况,防止增加施工的难度。
3.2预制构件运输与存放
3.2.1预制构件运输
对预制构件运输的过程中,如果受到外界因素干扰的话,就可能出现构件因为碰撞而被损坏的情况。一般来说,预制构件的制作场地都是和施工现场不再一起的,需要将构件运送到施工现场。为了减少运输环节与预制构件带来的影响,就需要了解运输线路的情况,比如说线路周围的期限、地质条件,还要线路状况等,然后选择合适的路线,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尽量减少在运输中对预制构件造成的损伤。
3.2.2 PC剪力墙存放
剪力墙堆垛与存放的基本配置是堆垛架,在预制堆垛架期间,需保障堆垛架的实际承载力。由于PC墙板的外墙侧向度太低,不能用作建筑物的高效支撑面。因此,有必要对预制构件的易损件进行高效保护及合理存放,进而将PC剪力墙的质量提升。
3.3预制构件吊装
在进行高层装备钢结构施工的时候,吊装的要求都是比较高的,这也是施工作业的一个难点,而这一环节又会对高层建筑施工的质量与效率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需要对吊装施工方案进行优化,这样才能不断提升施工技术应用的安全性。对于塔吊的选择必须要进行充分的考虑,对于施工人员来说主要是考虑下面几项内容:一是确保塔吊的覆盖复位符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要保证其有良好的起重性能,能够对各种构件进行安全的吊装,要求操作人员可以规范的完成塔吊操作工作,并保证他们的安全;二是要求塔吊的其中性能应该能够满足对构件进行装卸的要求,包括吊装的高度、吊装的范围等,都应该是在塔吊的标准范围之内,这也是工程建设能够顺利进行的基础。
3.4转换层施工工艺
3.4.1现浇结构具体标高与平整度设计
在施工模板设施施工前,有必要确保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开展技术交底工作,同时,针对科学的仪器,有必要严格使用,并进行测量作业,以获取准确的模板安装信息。模板的安装完成后,必须有安全专业的施工人员严格检查地板,横梁,柱子和外墙的高度,以保障合格后再进行浇筑砼施工。
3.4.2控制水平缝宽度设计
设置水平缝宽度时,必须对相关行业的标准与要求进行严格遵守,注意与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公开工作,水平缝宽度应保持在2.5cm左右,为以后的施工奠定坚实的基础。
4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应用的注意事项
4.1 注意BIM技术的应用
当前的建筑行业中,已经在施工管理工作中积极引入了智能化技术以及信息化手段,使得工作效益以及工作效率相对于传统的管理模式,取得了更大的突破。而在施工项目的建设施工中合理引入BIM技术,还可以进一步提升施工效果,这就需要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人员要提升对于BIM技术的重视程度,充分发挥出BIM技术的辅助功能,把控好各类客观因素对施工管理产生的影响。简单来说,在施工建设中采用BIM管理技术,能够稳步实现建筑项目的现代化施工,并在第一时间公布出具体的施工信息,从而降低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
4.2 把控好工程设计质量
在采用装配式施工方式来进行建设施工时,由于具体施工进程是在两个完全不同的地方开展的,因此,为了保证装配式施工技术的整体质量,并充分发挥出整体优势,就应当严格把控好装配式施工的设计流程,更好的保证设计图的整体质量,在优化建设施工过程的同时,准确把握好每一个构件的施工方式以及型号,使得建筑工程与施工现场两者间互不耽误。同时,在设计图设计完毕后,还要按照工程的实际建设情况来检查设计图的符合程度,稳步提升工程设计质量。
结语
总之,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装配式施工技术在建筑管理领域中也会成为未来的发展道路。企业与技术人员要不断加强对这项技术的研究,对施工技术不断进行创新和广泛的应用,促使装配式施工技术能够更好地在建筑施工装修管理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发展,建立健全对装配式施工管理体系,优化管理模式,不断提高我国建筑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为我国未来建筑管理行业的市场提供良好的竞争条件。
参考文献:
[1] 董绍昌.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与质量检测的研究[J].江西建材,2019(06):104-105.
[2] 王敬.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9(8):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