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王楠

发表时间:2021/6/1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3期   作者:王楠
[导读] 摘要:在科技与互联网技术不断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企业档案管理工作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  100000
        摘要:在科技与互联网技术不断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企业档案管理工作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鉴于此,本文就当前阶段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进行一定分析和探究,并且提出一些合理化改进建议与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
        引言
        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标志着人们信息传递和记录的方式正在产生重大的变更,数字化的管理模式改变了传统的纸质资料的管理模式。纸张自被发明以来被广泛地应用与各行业的信息传播过程中,档案管理过程中也都是大部分依赖于纸质材料的整理、保管以及使用。信息网络的应用可以将众多的电脑上的数据信息进行共享,一定程度上来说一台计算机就能够产生与之相对应的数据资料,同时通过计算机在将这些数据资料进行储存、管理和利用,所有计算机的数据资料汇总起来是一个巨大的信息数据库。档案信息化对档案管理理论以及档案的运作方式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如果将企业信息化技术应用于企业的档案管理,需要档案管理人员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观念。
        1当前阶段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1.1在当前市场经济日益开放化且竞争日趋白热化的背景之下,想要充分发挥出“领头羊”的作用,企业就应当不断开拓、不断创新与不断尝试,通过企业发展渠道的拓宽与延展,向着更高目标迈进。信息化档案管理完全能够为企业的前进指明方向,打下扎实的根基。
        1.2企业想要全面快速健康地发展,离不开各项先进信息技术的支持和推动。现阶段国有企业档案全面展开信息化建设,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将最新的数据以及参考资料提供给企业,对企业改革和创新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
        1.3企业全面实施档案信息化管理制度,能够有效推动和促进企业文化的各项建设工作。鉴于企业的档案既对企业发展以及运营过程进行了详细化的记载,同时也针对企业文化和企业特色进行较为明确的标注。全面做好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必然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的文化质量和文化氛围。
        2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2.1企业对档案信息化建设重大意义缺乏正确认识
        档案信息化建设重大意义是改变过去档案单一僵化的管理模式,提高劳动生产率,档案管理可以变得省时省力、检索查询便捷即时;实现了无纸化办公,打破档案流转带来的繁琐;档案进出库可查可控,保证档案的安全;档案信息生成电子文件,档案管理走向开放。同时也改变了过去档案管理的职能,档案管理部门朝着信息采集、管理、服务职能转变,工作重心落在为企业发展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上。但是,现阶段,许多国有企业的领导和档案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没有认识档案信息化的重大意义,其中,一部分人在接受信息化理念方面存在疑虑,难以积极领导或参与进来,甚至于极力排斥;另一部分人漠视信息化建设对档案管理工作巨大推动作用,对档案信息化抱着可有可无的态度,不能积极创新,档案信息化建设被搁置,进展缓慢。
        2.2企业网络系统缺乏完善性
        毫无疑问,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想要有序进行,离不开科学的、完善的网络系统支持。但实事求是地讲,现阶段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没有形成一个固定化、统一化的标准,结果致使整个网络系统缺乏一定的完善性,对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各项工作开展形成各种制约。
        2.3信息化档案管理人才匮乏
        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建设各项工作离不开优秀专业人才的努力。但当前阶段,企业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专业水平普遍较低,无法满足这项工作对人才的高标准以及严要求。毕竟传统意义上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简单易懂,管理人员无须掌握各种复杂的信息技术。

当信息化档案管理建设工作全面展开时,这些老员工便觉得束手无策,缺乏先进的技能与知识进行各项实践操作。人才匮乏,使现阶段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遭遇巨大“瓶颈”。
        3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对策
        3.1转变传统观念,提高信息化意识
        想要做好企业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就需要转变传统的观念,树立档案信息化的决心,从意识上认识到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逐步实现传统管理向信息化管理的转变。对于档案管理的信息化要重点关注资源整合、资源共享意义和作用,制定整体解决方案,将档案信息化作为公司管理水平推动管理水平升级的重要抓手。档案工作者也要积极接受信息化工作方式,认清档案发展的大方向,加强工作责任感,树立现代化管理理念。通过领导与职工的共同努力,实现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3.2加强企业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档案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网络环境建设、硬件环境建设、系统软件建设三部分。它是档案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的必备条件,只有完善了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才能谈得上档案信息化建设。一是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企业领导和相关部门要把档案信息化建设纳入企业的总体规划,要充分考虑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全力推进建设。二是全面推进企业档案馆(室)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应用水平,计算机及配套设施逐步统一,推进系统软件建设。三是企业要化大力气完成内部局域网的建设,并与外网联通,力争实现档案专网联通,搭建安全可靠的网络环境。四是国有企业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大资金投入,强化技术力量,打造良好的硬件环境。
        3.3培育信息化档案人才队伍
        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队伍作为支撑和保障。企业管理者要高度重视档案人才队伍建设,既要加大专业人才引进力度,通过人才招聘,及时在人才市场中招聘具有一定信息素养、掌握扎实档案理论知识的专业人才,及时补充到档案管理工作岗位中。同时,也要注重复合型人才队伍的培养,有针对性地开展业务知识培训,通过定期举办业务知识培训,信息技术专业知识讲座、业务竞赛等形式,大力培养熟练掌握档案、网络、信息、安全等综合业务知识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3.4突出信息化档案资源利用
        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最终目的之一是要依托信息化技术,不断提升企业档案资源的综合利用,满足企业发展的现实需要。一方面,要加强企业档案目录数据库建设,结合企业档案管理实际工作需要,开发出符合企业档案管理的标准化应用系统,加快档案目录录入,为企业档案资源利用提供可靠保障。此外,要根据国有企业档案内部不同部门、不同人员以及不同岗位职责,设置相应的档案查询权限,便于档案信息资源的查询、检索、下载、利用和在线阅读等等,发挥国有企业档案信息化利用价值,为企业发展壮大提供宝贵信息支撑。
        4结束语
        管理人员需要加强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档案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已经成为未来档案管理的必然趋势。综合分析档案信息化管理现状,为进一步加强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应当适当引进和培养一批素质过硬、专业水平高的档案管理人员,同时转变企业档案管理人员及员工的意识理念,将信息化融入到日常的工作中,加快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改善档案信息服务。
        参考文献
        [1]刘晓楠.浅谈国有企业中档案信息化管理出现的问题及对策[J].办公室业务,2018(23):45-46.
        [2]王明华.试析国有企业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J].管理观察,2018(10):34-35.
        [3]崔玉珊.新形势下国有企业档案管理的创新与实践[J].北京档案,2019(8):38—39.
        [4]金惠.企业深化改革形势下档案管理模式的变革[J].档案天地,2014(1):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