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档案在水库管理单位中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1/6/1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3期   作者:郑恺
[导读] 摘要: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引进现代信息技术,一方面符合水库发展需要,提升工作效率,另一方面还可以确保档案信息的延续性、安全性以及保密性等,从而充分利用档案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分担了档案管理人员工作压力,针对水库未来与工程管理均十分重要。
        曲阜市尼山水库管理中心  山东曲阜  273100
        摘要: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引进现代信息技术,一方面符合水库发展需要,提升工作效率,另一方面还可以确保档案信息的延续性、安全性以及保密性等,从而充分利用档案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分担了档案管理人员工作压力,针对水库未来与工程管理均十分重要。对此,本文将简要分析水库管理单位中数字化档案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水库管理;数字化档案;应用分析
        引言
        水库管理单位,档案工作是重中之重,对于工程有关资料、关键技术信息等均有涉及。档案可以说是技术人员的集体智慧结晶,在水库管理中不可或缺。基于不断提高的信息技术水平,当前社会许多领域均实现了数字化档案管理,由此针对水库管理单位实现档案数字化是大势所趋。有关数字化档案,将档案管理和信息技术相结合,整合与之相应的信息资源,不仅为管理人员提供方便,而且也为水库管理单位带来机遇和挑战。
        一、档案数字化优势分析
        (一)有利于办公效率的提高
        档案数字化管理可以分类归纳资料并加以储存,这样在下次查询时会更快捷便利。关于水库管理,施工资料、工程数据以及各类日常管理数据等,均应该将档案信息进行存储备份,提高数字化档案能大大节省查询时间,由此便能大幅度提升工作效率。
        (二)有利于经济效益的提高
        在以往的档案管理工作中,需要大量工作人员开展,若要将档案管理做好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人员数量及其工资薪酬,大大提高了管理成本。可若采取数字化档案,能由纸质记录变成机读档案,一方面节约纸质费用,另一方面还能节省保管费和空间[1]。
        (三)有利于强化保护档案原件
        纸质版档案存在较多缺陷,比如容易遗失、不易保存和查询等,若是把纸质版档案有效转化成数字化档案,保存为电子,以上的几点缺陷便能加以解决。针对年限相对久远的档案,由于经过长期氧化使得纸张变得十分脆弱,若不能再加以妥善保存,极易造成永远丢失。与此同时,数字化档案还能避免由于笔迹潦草等而引发的信息不准确问题。
        二、简析传统档案管理模式的问题
        第一,管理过程较为复杂且工作效率低。针对档案管理工作不仅耗时而且繁琐,无论是哪份工作均希望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在传统档案管理阶段,由于相对庞大的档案数量、过于繁琐的记录内容过、人工作精力有限等,导致其在档案整合、档案收集、档案归纳和储存等环节的效率,均要比数字化档案管理效率落后。从客观层面来看,这一现象是无法防止的,深入研究当时的科技水平与时代背景,人工档案管理模式是最符合当时需求的。可伴随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逐渐增加的水利工程,而且在工程质量方面也实现了质的飞跃,随之而来的是档案管理时间,和管理复杂性之间的矛盾不断升级,从而导致当前档案管理局面相对混乱。
        第二,有关管理人员未能对档案工作形成全面认识。人的意识会直接影响到人的行为,在主观层面上怎样看待一个事物,便会以自我潜意识发生相应的实际行为。在人工档案管理模式下,有关管理人员未能清楚意识到在该行业中档案占据的重要地位,还有少数人认为档案仅是单一的文字资料、过去施工或者是工作证明等。以上几点认识均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也正是因为这样的错误认知,在实际工作中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会经常出现问题,从而导致档案难以妥善保管,最后遭到损坏。
        第三,增加了误差产生的可能性。所有事物均有两面性,无论是谁都无法保证不会出现错误,虽然在工作中十分认真也有发生微小失误的可能。针对档案管理工作,其业务上具备繁琐性、重复性、细致性等特征,因此在工作过程中出现误差的机率也很高[2]。


        三、简析水库管理单位中充分应用数字化档案的相关路径
        第一,增加数字化档案管理投入,进一步拓宽资金来源。针对现阶段存在的各种问题,最为核心的问题是资金,只有保证资金充分才可以确保接下来工作顺利、正常地开展。针对数字化档案所需资金,可以通过获取路径和数量这两方面着手:首先国家以及相关政府部门,应为水库档案数字化建设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从而确保建设前期可以顺利开展;其次水库管理单位应进一步扩宽资金获得渠道,其针对档案数字化建设并不容易,需要一定的运营时间,可若是能成功定会为国家、人民带来便利。因此,作为水库管理部门应积极拓宽自己获取资金的途径,构建成一个完备的资金链,进而可为引进数字化设施、培养专业人才等予以强有力地支持,与此同时还可以为系统维护、数据更新等提供力量。
        第二,有关工关人员需树立起正确的管理观念。因为思维会直接影响到个人,针对现阶段档案管理工作,未能对这项工作的必要性、重要性形成一个正确认识,对此,水库管理部门需要定期组织员工参与技能培养、专业知识学习。这样可以让在职员工基于国家水利事业、行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等层面,体会将档案管理工作做好的深远意义和重要作用,抛弃以往的片面认识,解决在意识方面存在的障碍。
        第三,实现档案管理系统和软件相统一。系统与软件是数字化档案的核心所在。也正是因为这一点,让软件和系统问题显得至关重要[3]。不仅要保证管理软件的流畅性与安全性,而且软件应具备完整的操作模块,另外还应保证其在行业中的广度与深度。若想有效处理上述问题,应该关注以下几个环节:(1)纸质资料充分收集并将其数字化,我国的水利事业已经历较长的发展时间,积累了很多信息和资料,所以在整理时需确保没有遗漏,而且还应关注信息资料录入的精准性;(2)日常管理和使用过程中要明确分工,从而让资料信息更简洁。
        第四,科学建立人才选拔与培养制度。有关档案管理,人才是实现档案数字化的重要主体。需要高质量技术人员开展操控与检查,因此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掌握扎实的人才将,是促进档案管理行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为保证有人才源源不断地进入这一行业,有关部门需要强化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形成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制度以及人才选拔体系,而且要确保可以真正落实到工作中。
        第五,加大电子档案管理力度。作为水库管理单位,需要建立专门用于管理档案的档案室,内部工作人员必须认真对待档案管理工作,而且应定期收集档案与进行档案分类,以此确保数字化档案的完整性和实时性。
        第六,提高工作责任心。在实际工作中每位档案管理人员均需要严格要求自己,严格遵循单位制定的有关制度,认真详细检查数字化档案的延续性、安全性、保密性与完整性,对工作需要有认真负责的态度,确保上传信息均是有效真实的并非虚假的。水库管理单位应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学习能力、技术技能低培养,建立数字化档案属于一个实际操作过程,若是相关管理人员无法充分掌握电子档案具体操作流程,则极易造成录入信息失真。对此,需要积极改善技术,进一步提高系统储存能力,确保电子档案能延续下去。
        结束语
        在我国水库事业发展进程中,已经历多次技术突破,为我国水利事业贡献巨大力量,进一步推动我国水利事业的持续发展。可以因为时代在发展、技术在进步,各行各业为更好地顺应时代潮流实施改革,实现档案数字化、信息化管理是必然趋势,也唯有实现档案数字化,才能更好地共享各类资源,从而发挥最大的档案价值。
        参考文献:
        [1]梁艳丽.数字化档案在水库管理单位中的应用[J].档案管理,2020,(01):117-118.
        [2]王贺.数字化档案在水库管理单位中的应用研究[J].国际公关,2019,(10):183.
        [3]邓永霞.水库档案数字化管理策略研究[J].城建档案,2019,(05):30-31.
        [4]杨鑫.数字化档案在水库管理单位中的应用[J].办公室业务,2018,(23):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