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普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天津 300280
摘要:随着这些年建筑行业的发展,我国的建筑施工技术以及建筑施工技艺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然而由于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的条件,材料和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高低都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施工质量,有可能导致墙体的裂缝。墙体裂缝作为房屋建筑工程常见质量通病,对于建筑的美观性、功能性、耐久性产生不利影响。
关键词:高层建筑;墙体裂缝;原因
1墙体裂缝的原因分析
1.1墙体砌筑质量不达标
在建筑施工当中,若墙体砌筑质量不符合要求,就会产生相关问题。首先,倘若墙体自身的尺寸和砌块不符合要求,砌块对墙体就不能实现完全填充,这样就使得砌体和墙体结构当中的梁板柱等位置有着很大的空间存在,很容易出现裂缝;其次,墙面所出现的一些非正常打孔,或者管线安装不合理的操作会增加裂缝出现的概率;最后,墙体自身的厚度和砂浆强度小于标准要求,造成墙体刚度降低,这样就会造成后期墙体出现裂缝的情况。
1.2设计构造不合理导致墙体开裂
设计阶段是建设工程中第一个核心环节,对于后期施工具有指导性、前瞻性。从工程地质的角度来讲,鉴于地基土所带来的不均匀沉降,在设计阶段,设计人员需要对施工场地做充分的地质勘探,降低或避免沉降对上层建筑物墙体带来的影响。另一方面,在墙体刚度设计上如果没有考虑充分,当墙体放生变形时就会产生相应的应力。例如,楼板的涨缩会引起圈梁与下部墙体之间的相对滑动,由于不同材料之间的线膨胀系数不同,此时墙体会很容易产生裂缝;其次,有些结构中的圈梁设置不当也会导致墙体裂缝,当圈梁是断开的,未形成一个整体,则构造柱与圈梁之间所要形成的弱框架就没有形成,砌体结构的整体性就会相对较差,其对于防止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和较大振动荷载等对房屋的不利影响的能力有所下降。该设计缺陷所带来的最终影响即表现在墙体中有圈梁部分和无圈梁部分的变形有差异,墙体裂缝常常出现在延伸梁端头附近。
1.3温度变化导致墙体开裂
热胀冷缩是材料的基本物理学性质,对于房屋的结构性材料来说,外部建筑环境温度的变化会带来材料的膨胀和收缩变形。当材料不受约束时,温度变化对材料本身带来相应的变形,此时的变形一般没有较大的危害。当建筑材料经设计形成建筑结构,即此时的材料已受到相关约束,温度带来的变形也将受到约束,当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不足以抵抗产生的温度应力时,就会对结构产生一定的影响,即温度裂缝。根据相应实验数据,同样温差下,砖砌体的伸长值仅占到钢筋混凝土的一半左右。因此,在混合结构中,楼板、圈梁、屋盖等都会与砖砌体墙产生不同的温度变形,引起温度应力,导致裂缝,且通常为八字形裂缝。经过大量的工程实际总结,可以得出结论,建筑物墙体的裂缝大多属于温度裂缝,是很难避免的,通过记录观察,温度裂缝一般发展时间在一年左右,后期不再会二次扩展。
1.4地基沉降风险
地基位移会对周边的应力强度造成很大的影响,若是混凝土自身所承载的强度大于自身的拉伸强度,就会造成地基出现裂缝,这样就会对建筑施工质量和安全造成很大的影响。一般导致地基产生位移的情况比较多,主要原因是地基自身的水土结构比较差,并且在实际的施工中,地基施工质量不符合要求,造成地基出现不均匀的沉降现象。
2高层建筑施工中墙体裂缝预防技术
2.1加强墙体混凝土材料的质量控制
①水泥。建筑工程的墙体混凝土一般选用通用水泥,主要是硅酸盐水泥,包括普通的、火山灰质、粉煤质的、矿渣质的以及复合性的硅酸盐水泥。
各种水泥的性能差别较大,因此在选用水泥时尽量选择规模较大的正规厂家出产的水泥,保证水泥的技术要求和强度等级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要求,在购进水泥后,施工单位要对水泥的安定性、凝结时间和强度等级进行检测,查看它的出厂检验单。②骨料。砂石骨料是组成混凝土的基本成分,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墙体混凝土的强度质量。因此,在选择骨料时,相关工作人员除应考虑价格因素外,还应充分考虑骨料的质量要求,坚持就地取材原则,选择级配良好、含有害杂质少的、不与水泥发生化学反应的天然或人工骨料。③外加剂的控制。在选用外加剂时,要根据实际工程中气候条件、施工工艺、混凝土原材料和强度等性能、水泥的适应性及配置比例等实际情况对外加剂的数量和种类进行选择。④掺合物。掺和料的不同可以改善新拌混凝土的强度与硬化等性能。在购买掺和物后,应按不同的等级、种类在专门的仓罐进行分类储存,避免受潮或污染。
2.2做好墙体的设计工作
一方面,应该优化建筑墙体混凝土的性能设计,特别对于配合比、和易性、强度等重要指标要做到科学设计,要根据高强度、高韧性的原则设计出建筑墙体的合理结构,同时要控制建筑墙体混凝土施工时的热量和水的使用量,这样有利于控制建筑墙体施工的设计要点,达到对墙体裂缝从初始阶段的消除与预防。另一方面,应该优化建筑墙体钢筋配置,要对钢筋的结构特点做到全面把握,科学设计钢筋体系的节点、锚固位置、配筋率、钢筋直径、标号等一系列参数,提高建筑墙体抗裂强度和抗拉能力,避免建筑墙体裂缝的产生。
2.3浇筑施工过程控制
①入模温度降低。施工人员在混凝土拌合水中掺加地下水或者冰屑能够降低混泥土温度,如果外部环境中的温度比较高,则需要使用草席、幕布等对露天砂石做出覆盖处理,尽可能降低与避免受到阳光直射,在施工前要注意用水对它们进行冲洗降温。②对内部温度进行控制。在混凝土内部可以预先埋入冷却水管,使用冷水循环方法对混凝土的内部热量加快其散发速度,降低混凝土凝固时所散发出的热量,确保混泥土具有合格的强度与易性。③做好振捣工序。浇筑墙体混凝土时大多选择机械振捣方式,二次振捣过程中要确保模板等其它框架结构有足够的稳定性,振捣时间与力度要把握好,尽可能防止与避免由于沉落而引起混凝土发生微裂或者裂缝。④做好分层浇筑。浇筑混凝土流程大多是先把钢筋笼和钻孔中心对准,然后加固有关模板,把模板固定于建筑物上并确保其牢固性,然后对混凝土进行灌注施工。⑤设置后浇带。如果混凝土浇筑平面比较大,就要结合涉及许可来设置后浇带,使混泥土达到快速散热目的,有效降低其表面拉应力,从而减少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2.4做好墙体的养护工作
墙体养护是指完成墙体混凝土的灌注工作后,加强墙体湿度和温度的控制,确保墙体混凝土硬化后的易性和强度符合标准,防治出现墙体裂缝。墙体的养护工作具有明显季节特点,一是在炎热高温的夏季,应对墙体混凝土的表层进行敷设,并定期洒水,切实有效做好墙体混凝土表层的降温工作,减小温差,避免墙体的表层发生开裂。二是在寒冷低温的冬季,应对墙体的混凝土表层进行覆盖保温布和塑料膜等保温措施,避免墙体在寒潮的侵袭影响影响下出现裂缝。同时,必须保证墙体混凝土具有适宜的湿度,定期洒水并辅以湿润的草帘和麻袋的覆盖,提高墙体混凝土的防渗性能,避免发生墙体裂缝问题。
3结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我国的建筑行业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虽然技术水平呈现持续提升的趋势,但是墙体裂缝问题的发生频率仍旧较高,这将导致墙体本身的承载性能大打折扣,高层建筑物的稳定性及安全性也会随之受到不良影响。因此,这就需要在明确墙体裂缝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将预防技术应用其中,在提高墙体结构稳定性的基础上,降低墙体裂缝风险。
参考文献
[1]房屋建筑施工中墙体裂缝防治技术[J].颜传富.居舍.2019(29)
[2]房屋建筑施工中墙体裂缝防治技术的分析[J].项信通.建筑与预算.2020(10)
作者简介;
周雅婷(1987.04.09),性别:女;籍贯:浙江;民族:汉;学历:本科、学士;职称:中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建筑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