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北县江城街道国土规建环保安监站 广西钦州市 535300
摘要:整治农村土地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保证农村耕地安全,有利于确保粮食的稳定生产,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新政的堵与疏对整治农村乱占耕地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实际的整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要重视起来。本文通过对整治农村乱占耕地建房新政的堵与疏进行分析,针对遇到的问题,提出建议和措施,促进我国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顺利实施。
关键词:整治农村乱占耕地建房;新政的堵与疏;对策建议
前言
浦北县地处六万山脉,山多地少,土地总面积2517.4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3.25万亩。根据全国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整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去年区自然资源厅下发我县乱占耕地建房图斑数为53446个,占地面积3.99万亩,其中耕地面积已占1.38万亩。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14亿人务必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1、整治农村乱占耕地建房的意义
粮食安全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保障农村耕地安全,促进粮食产量增收,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高度重视。我国耕地面积不断缩减,成为制约粮食的生产重要因素。整治农村乱占耕地建房现象,有利于增强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发展具有规模的机械化作业,扩大粮食生规模,改变传统的粮食生产经营模式,提高农用器械的使用机率。有利于信息化动态监测管理,整治乱占耕地现象,便于对农村耕地进行集中管理,运用新型技术手段,对大面积的耕地进行检测和管理。有利于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整治农村乱占耕地可以有效改善农村生态系统,对耕地环境进行保护,提高农村的生态服务功能。有利于发展特色经济作物,针对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差异,可以对耕地进行特色作物的种植,调整农业生产结构[1]。通过推进农村乱占耕地的整治工作,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对耕地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统一种植,进行集中化管理,促进粮食产量的增长,提高粮食生产效率。
2、整治农村乱占耕地建房存在的问题
2.1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
开展整治农村乱占耕地建房工作,还处于土整治的初级阶段,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人均耕地面积逐年减少的总体的国情没有改变。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城市化的水平越来越高,城市用地数量不断增长,导致优质的耕地资源减少,人均耕地需求矛盾出现。由于长期以来对农村耕地缺乏科学化的管理,存在一些胡乱占用耕地建房,以及对现有耕地的有效利用率不高的现象,需要大力推进对农村耕地的整治工作,对于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零容忍”。
2.2农村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
目前我国农村各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部分发达地区可供农民开垦耕种的土地后备资源面临枯竭,多数发展中地区的土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对于我国实施的土地占补平衡政策,缺乏完善的管理体系,执行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在农村开展乱占耕地建房工作,不能快速的解决土地后备资源不足的问题,整治工作是一项复杂且见效较慢的过程,对于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不能及时发挥作用[2]。
2.3缺乏监管机制
在整治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的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影响土地整治的实际效果。目前我国对土地整改设置了土地整治中心,明确了项目资金的来源,但是对于整治工作缺乏科学合理的整治措施,不能按照方案计划进行有序实施,对监管内容不能明确,缺乏在实际整改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对资金的监管机制。对于整治农村乱占耕地建房,要进行合理的拆迁补偿,制定更加符合实际情况的拆迁方案。对于项目中的日常开销,必须具备专业的监管职能,减少由于资金使用不规范,造成的整改效率低下的问题,保证整治农村乱占耕地建房的达到预期目标。
2.4缺乏农村群众公共参与环节
对农村开展土地整治工作,关系到农村群众的切实利益,需要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对于重大事项进行公示制度。但目前的土地整改工作,缺乏农村群众的公共参与环节,农村群众的参与积极性不高[3]。对于农村乱占耕地建房进行整治,是一项较为繁琐复杂的惠民工程,需要提高群众的参与意识,让群众充分了解整治工作的意义,让广大农民群众切身的感受到国家的惠民政策,积极配合土地整改工作的进行。
2.5对生态环境的治理重视不够
对农村乱占耕地建房进行整改,减少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导致的建设用地和耕地间的矛盾。农村生态环境的治理有利于生态新农村的建设,保护农村的自然环境,防止由于人为破坏造成的环境污染,影响农村耕地粮食生产效率。目前的整改工作中,对生态环境的治理重视程度不足,忽视了土地的自然循环和生态平衡问题。对整治农村乱占耕地建房过程中,对不规范的房屋进行拆除,缺乏环保意识,导致拆除后的耕地不能得到有效利用。
3、整治农村乱占耕地建房的对策建议
3.1学习国外先进土地整治经验
在整治农村乱占耕地建房的工作中,要学习国外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不断引入先进的整改方式,学习成功的整改思路。国外的许多发达国家都存在城市发展和农村耕地不足的矛盾问题[4]。日本由于地形和国土资源的限制,耕地资源较为分散,不利于集中管理,城市人口相对较多,城市发展带来了耕地面积的减少,日本依靠整改方法改善了土地的紧张问题,为我国提供了借鉴的范本。通过对其它国家的成功经验进行学习,运用到我国目前的土地整改工作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通过结合我国实际农村的土地情况,发展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特色整改方式。
3.2整治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要堵疏结合
开展整治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要注意堵疏结合。不能一味的限制农村建房用地,要根据情况进行合理的措施改善占用土地建房问题。由于我国农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部分家庭人口增加,村民想要改善居住条件,扩大房屋的建筑面积。不能生硬的强调“堵”的问题,要注意“疏”的工作要求[5]。充分了解农村群众的生活需求,进行更加合理的政策扶持,保障合理的建房需求,给农村群众制定合理的建房规划,对场地的划定,对房屋面积的设定等要符合社会发展需求,进行堵与疏相结合。保障农村群众的合理用地的同时,限制过渡消耗土地资源的行为,对全国开展“违建别墅”等项目的专项整顿工作。保证农村群众的利益,促进土地整治工作发挥整改的作用。
3.3建立农村土地整治监督机制
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整治的监督机制,保障农村乱占耕地的整治工作可以长效发展。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土地整改制度,结合各地不同区域特点,依照规章制度进行乱占耕地建房进行合理整改。保障资金的正确使用,对资金进行有效监督管理。对项目实施的过程进行科学化管理,将各项工作透明公开。整改过程中的资金开销专款专用,坚决杜绝挪用公款和贪污腐败现象的发生。
3.4提高公众参与积极性
对土地整改工作要提高农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让村民参与到重大事件的决策过程中。充分发挥群众的力量开展整改工作,让群众参与到对项目的监督中来,发挥群众的监督功能,促进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有效开展。加大对农村整治乱占耕地建房的工作宣传,让农村群众积极配合,减少由于群众抵抗整改工作,造成的矛盾问题。
4、结束语
对于我国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进行整改,是一项长期坚持的惠民政策,促进国家的粮食生产,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在整改过程中要注意堵与疏相结合,考虑到群众的基本要求,制定出更加合理的整改政策,既能保护农村的耕地面积,又可以让农村群众得到合理的住房保障。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监督体制,促进农村乱占耕地建房整改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乔润令,顾惠芳,王大伟.我国土地综合整治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宏观经济管理,2012(2):32-35.
[2]郧文聚,宇振荣.中国农村土地整治生态景观建设策略[J].农业工程学报,2011(4):1-6.
[3]刘新卫,杨晓艳.农村土地整治与农业现代化浅析[J].国土资源情报,2012(11):29-34.
[4]袁中友,杜继丰,王枫.日本土地整治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国土资源情报,2012(3):15-19.
[5]乔庆伟,许庆福,王增如.国外土地整治管理的经验与借鉴[J].山东国土资源,2012,28(10):6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