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农牧局 内蒙古鄂尔多斯 017000
摘要:随着经济和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玉米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为畜牧业和工业生产提供资源。社会不断优化革新市场中对玉米的需求逐渐攀升。应该对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进行全面探究,牢牢把握玉米种植的各个环节,从根本上提升玉米的产量,保证玉米的质量,使其满足社会发展的根本需求。所以应该认真探究现有的高产栽培技术,提升推广的力度,增加总体的玉米产值,优化农业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
引言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玉米作为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在粮食安全方面拥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但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结构的不断调整,玉米的种植面积也在不断的缩减,玉米产量受到了较大的影响。如何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1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内容分析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有前期准备环节,有育种育苗阶段,有后续田间精细化管理环节,确保每个环节能够高效的进行下去,这是确保对应玉米种植达到高产的前提和基础。比如在前期准备环节,需要进行翻土肥沃处理,实际的深度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来进行设定,一般控制在25cm以上,对于肥沃的区域还可以使用秸秆还田或者施加有机肥的方式来应对,在种子选择的时候也需要考虑饱满优良的杂交种,这也是实现高产的前提和基础,还需要对于种子进行前期处理,这样可以使得后续的生存能力得以提升。在实际播种育苗的阶段,还可以实现播种密度的管理和控制,在种子发育成苗之后采取对应的措施,由此设定对应的基准,这些细节都是需要关注的节点。
2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现状
玉米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农作物之一,与人们的饮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积极推广它的高产栽培技术,不仅能够提高它的产量,增加农民的经济收益,还能稳定社会的发展,促进农业现代化的革新。同时,玉米还在工业和饲养领域发挥重要作用,能为他们的迅速发展进行有效助力,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山东省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在区域范围内进行大规模的玉米种植工作,加强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力度,能够提升农民的实际经济效益,促进城乡经济的稳定发展,为城乡一体化提供可持续发展能力。我国的农业资源在世界范围内都处于领先地位,农业研究工作一直放在首位。现阶段我国的栽培技术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山东的各个农业高校对现有的技术进行优化和改革。
3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实践策略
3.1选择优质的品种
积极引导地区群众做好引种、试种推广,减少群众玉米种植经济损失风险。玉米品种的选择,要优先选择优良杂交种,优良杂交种的增产潜力良好。其次,对于精选种子一定要保证其满足国家标准(GB4404.1-1996),其纯度要保证在96%以上,净度要在99%以上,发芽率则是要在85%以上,其中水分的含量不能高于13%。玉米的播种时期要以种子的最低萌发温度、播种时的土壤墒情以及保证玉米能够在生长季节正常发熟这三发面为重要参考依据。种子的播种现都已使用机械进行播种,其播种方式主要有两种分别是60cm等行距播种和60+40cm宽窄行播种。其播种的深度也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一般情况下4~6cm是最佳深度。但如果土壤质量较好质地粘重则在播种时可以适当浅些,反之土壤质地疏松且就说干燥则在播种时要深一些。对于粒大的种子,在播种时可以适当深一些,但最深不能超过8cm。
3.2对土壤进行翻耕
充分使用土壤翻耕技术,对土壤的性能进行优化,提升整体的肥力,确保玉米的根系能够深深地扎在土中。同时,对土壤进行深耕处理,能够起到抢种的效果。提前处理天地中的秸秆和杂草,能够为玉米种植营造良好的环境,提高总体的产量。可以根据不同的地块和前茬,选择不同的翻耕模式,比如秋翻春起垄、深松起垄以及秋耙起垄等。在深耕翻地的过程中,深度应该控制在22cm左右,避免出现遗漏或者错误立垄的情况。每个垄之间的距离要保持在125~135cm之间,在翻耕之后就不需要进行其他的操作。
3.3肥分管理
玉米是需肥较多的作物,肥料与玉米的生长、发育和产量有密切关系。因此,应根据土壤条件、水分状况,采用不同施肥方法和施肥时期以及施肥数量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为提高玉米产量和确保玉米的品质,应科学确定施肥时间,配合施用氮、磷、钾肥,提倡一次性施用玉米复合肥。土壤中肥分的自然供给量不能满足玉米生长的需要,通过土壤检测了解土壤肥力状况,在最大限度上进行合理施肥。按照玉米生育期需肥的特点、产量水平,合理增加施肥量,采用适宜的氮、磷、钾比例。玉米缺氮时,植株细瘦,下部老叶片从叶尖变黄,穗小粒少,产量降低。玉米需要的磷比氮少,玉米苗期缺磷肥时,幼苗根系减弱,生长缓慢,叶色紫红;开花期缺磷,花丝抽出迟缓,雌穗受精不完全,形成发育不良、粒行不整齐的果穗;后期缺磷,果穗成熟期延迟。钾肥对玉米正常的生长发育起重要作用,能提高抗倒伏能力,可增加单株果穗数,尤其对多果穗品种效果更为显著。玉米缺钾,生长缓慢,叶片黄绿,叶边缘及叶尖干枯呈灼烧状是突出的标志;严重缺钾时,生长停滞,节间缩短,植株矮小,果穗发育不良或出现秃尖,抗性及抗倒伏能力减弱。应根据土壤检测结果来确定氮、磷、钾三要素配合施用比例,按追肥时期可分为苗肥、拔节肥、穗肥和粒肥4种。在施基肥的基础上,可根据玉米长势,必要时分期追施,采用适宜的氮、磷、钾比例,做到平衡施肥,既满足玉米生长需要又能够充分有效地提高肥料利用率,使玉米生长旺盛,提高产量和品质。
3.4做好病虫害防治
玉米的病虫害防治是优质高产的基本要求,由于玉米生长特性的影响,在不同的生长阶段会出现不同形式的病虫害。对于技术人员而言,要加强这方面的技术研究,在出现不同类型的病虫害时,要能够指导农民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要尽量避免采用传统的化学防治措施。以此不仅能够提升玉米生长质量,还能够较好的避免由于抗病性、抗药性增加带来的后续问题。对于农民群体而言,在日常田间管理中,要能够及时观察到玉米病虫害的发生情况,针对病虫害特性采用针对性的防控措施,为玉米健康生长提供良好的条件。
3.5进行适期收获
玉米存在“假熟”的情况,所以应该进行适时地晚收。在正式收获之前,应该进行系统的田野调查,分析各个区域玉米的成熟情况、秸秆的倒伏数量、玉米的种植密度以及各个玉米果穗的下降程度等。结合数据制定系统地收割计划,提升玉米的总体产量。应该发挥玉米后熟的作用,当植株的下部叶片变黄后,根茎的叶片逐渐干枯,苞叶为黄白色,在进行收割工作。当机器收割后,在用人工收取被机械推倒的秸秆和遗落在田间的玉米。在收获后应该及时地进行晾晒,避免发潮,出现霉变的情况。
结语
玉米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是我国农业生产管理活动的重要内容,是农技工作者需要重视的重要问题,在进行玉米种植工作中,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应该对每个生产环节进行重点把控。选择优质的品种,确保玉米种植体系得以构建,很明显在此过程中做好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工作,是不可或缺的。由此进入到更加理想的技术应用格局和环境。
参考文献
[1]王廷忠,李莉丽,翟玉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存在问题与解决措施[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8,(12):212,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