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项目质量监督的重点与方法分析

发表时间:2021/6/1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期   作者:侯伟
[导读] 摘要: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促进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同时建筑规模也越来越大。此外,由于人们对建筑工程需求量的提升,导致建筑结构开始朝着复杂化的方向发展,许多业主更加重视建筑工程的质量,这就给建筑工程的各种性能提出了新的要求。
        中青建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青岛  266000
        摘要: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促进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同时建筑规模也越来越大。此外,由于人们对建筑工程需求量的提升,导致建筑结构开始朝着复杂化的方向发展,许多业主更加重视建筑工程的质量,这就给建筑工程的各种性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必须重视监督管理工作,针对建筑工程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保证建筑工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关键词:建筑项目;质量监督;方法
        1监管部门在监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政府监管人员技术水平较差,参差不齐
        政府作为建筑工程市场质量监督的重要参与主体,从政府自身出发,建设一支高水平的监督队伍是非常必要的。在实际监督管理工作进行中,政府监管部门未能形成强有力的重视,在专业化监督人员引进中存在严重滞后现象,导致现今监督部门人员结构不合理。一方面,现有的监督队伍中监督人员学历结构不合理,高学历的、专业化的监督人员匮乏,工作人员在面对当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时无法有效应对,监督管理出现形式化倾向。另一方面,监督人员年龄结构构成上存在不合理现象,且监督人员岗位不固定,存在很大的流动性,导致人员在岗位上缺少熟悉监管工作的时间。监督人员花费时间熟悉工作环境之后,又会出现流动现象,长此以往,便会导致监督人员失去学习监管相关工作的兴趣,不利于建设专业化水平高的监管队伍。此外,当前进行监管工作过程中,强化信息化技术应用也是非常必要的。由于政府监管部门未能通过资金支持,组建一支高水平的信息化监管队伍,空有信息化监管平台,却不能将其优势发挥出来,这也是当前政府监管部门普遍存在的问题。
        1.2针对常见质量问题监管不到位
        当前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监管中,监管人员虽对常见质量通病有足够认识,但是在相应质量问题监管上工作却落实不到位。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政府关于监督政策出台过于宽泛,未能建设实际可操作性、落实性强的指导监督体系。因此,为了使各个影响项目质量的因素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同时实现有序监督,必须强化监督体系的引导和模式化规范作用。由于政府层面深入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比较滞后,在相关监督环节上存在脱节现象,各个部门就工程质量监督问题未能实现有效沟通和交流,严重妨碍了高水平监督工作的落实。此外,当前政府关于工程项目质量监管的主要部门为建设行政部门,但该部门的实际专业化水平较低。就政府层面来讲,需要监督的工程量较大,因此,为了保证实际监管工作高效落实,建设一个高效运转的监督体系,应从常见质量问题入手,及时针对质量问题进行针对性分析。
        1.3处罚力度不够,存在局限性
        政府开展监督管理工作时,未能形成严格化的监督奖惩机制,导致监督工作威慑力低下,部分工作人员未能有效配合。此外,监督部门内部针对工作人员的奖惩机制不够合理,惩罚成本较低,从而导致工作人员参与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时容易疏忽大意。
        2建筑施工管理中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的措施
        2.1建立完善制度
        为了提高施工质量以及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系数,就必须要为监管人员建立一个科学完善的监督制度。在构建监督制度时,必须要完全依循国家以及地方法律法规制定,并且监督制度中部分违反国家法律的条款不具备法律效力,基层施工人员以及监管人员有权不予履行。利用制度约束施工人员以及监管人员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态度,规范施工行为,提高工程质量。

同时,在部分外包的施工环节中,也要根据国家法律规定检查承包商的相关证书,并且将设计图纸完全交付承包商,做好技术交底工作,确保承包商的施工水平能够满足本次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需求。另外,地方政府也要发挥自身的监督作用,参与到地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企业内部也要为员工建立明确科学的赏罚制度,对于施工态度严谨,拥有专业能力的施工人员提供更高的薪资待遇,对于那些施工态度散漫的工作人员则给予严厉的处罚。同时,也要加强监管人员的监管制度,招聘拥有专业技能的监管人才,并且根据监管人员所擅长的领域将其分配至相应的监管岗位,让每个监管人员都能最大程度地发挥自身的专业价值。另外,施工企业也要做好在施工现场的监控设备布置,监控设备不仅可以增加监管工作的质量与效率,还可以有效提高施工现场堆放的施工材料安全,避免施工现场内部发生盗窃等事件。不仅如此,监控设备还可以有效监督监管人员与基层施工人员之间是否存在腐败现象,将施工现场可能出现的腐败问题扼杀在摇篮之中。
        2.2提升工作人员整体素质
        目前,我国大部分建筑企业的基层施工人员都来自于农民工群体,而监管人员都来自于对基层施工人员的提拔,因此,大部分工作人员都缺乏相应的专业技能。因此,为了加强施工人员以及监管人员的专业水平,就需要建筑企业定期为施工人员以及监管人员开展相应的技能培训。值得一提的是,培训活动并非仅存在于施工过程中,在施工前期,也要根据即将要展开的建筑工程施工的客观条件,为施工人员开展相应的技术培训,确保施工人员能够在本次施工过程中满足建筑工程施工的技术需求。另外,在施工期间也要定期对施工人员和监管人员的专业知识进行考核,确保施工人员以及机关人员能够长期维持规范的工作模式,以此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在施工过程中,也要积极为施工人员以及监管人员开展思想教育讲座,提高施工人员与监管人员的思想水平,从根本上解决施工不规范、监管不认真的问题。
        2.3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想要保障施工质量,就必须要加强施工信息在各个部门之间的共享。而当下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刚好可以满足这项需求,因此,各施工单位就可以积极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将各个部门连接起来,搭建一个沟通桥梁。并且将施工过程中的各项信息共享于各个部门之间。在施工前期,要加强监管部门、设计部门以及委托人三方的沟通能力,在监管部门以及设计部门敲定设计图纸后,第一时间交由委托人审核,并且能够第一时间接收到委托人的修改意见,以此加强设计图纸审查阶段的效率。在施工的过程中,也要将各个部门联系起来,实现监管信息能够完全透明于各个部门中,能够让设计部门第一时间接收到设计图纸中不合理之处,发生事故时,也能第一时间将事故现场的情况以及原因上报给法务和财务,这样才能确保整个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得到保障。
        结束语:
        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监理单位有着重要的作用,其能够采取措施有效解决工程建设中的各类问题。因此,需要监理单位健全质量管理制度和体系,要求相关施工人员与设计人员必须结合实际施工情况,选择适合的技术。同时,工程必须提高对监理的重视程度,通过统一管理缩短工程的建设进度,从而提高工程建设效益,为现代化建设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施俊生.工程建筑监理对施工质量的监督与控制研究[J].门窗,2019(24):84.
        [2]高超.工程建设监理对施工质量的监督与控制要点[J].中国室内装饰装修天地,2018(10):259.
        [3]刘奕.浅析房屋建筑工程监理现场质量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8(7):32-33.
        [4]龙腾.工程监理在房屋建筑工程现场质量管理中的作用分析[J].建筑•建材•装饰,2019(11):25,141.
        [5]尹红梅,张晓云.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有效性分析及研究[J].智能城市,2018,4(4):93-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