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阶段成本管理与控制探讨 刘昌兵

发表时间:2021/6/1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3期   作者:刘昌兵 严钢
[导读] 摘要:对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阶段的成本管理与控制问题进行了探讨。
        河北华北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河北省任丘市  062552
        摘要:对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阶段的成本管理与控制问题进行了探讨。阐述了在设计施工过程时应遵循的原则,论述了施工现场管理的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和经济措施。
        关键词:混凝土施工;成本管理;成本控制
        混凝土施工的生产要素有劳动力、材料、机械设备、技术与资金等,这些要素具有集合性、相关性、目的性与环境适应性等特点,它们之间是一种相互结合的多维立体关系。这充分说明,每一个混凝土施工过程都是由多个施工过程组成的,它们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性的混凝土施工过程。加强混凝土施工成本管理,必须对其生产要素和施工过程进行详细分析。同时,还必须建构一个施工过程,以绩效评价模型来优化施工过程,使成本达到最低,从而控制整个混凝土施工的成本。
        1 混凝土施工过程的描述
        混凝土施工过程是从原材料进场、设备的安装选址到成品混凝土运送到现场指定位置,并泵送到模板内的一个系统过程。首先,根据工程项目的整体进度与混凝土使用量的要求,对混凝土生产设备进行选型。再根据确定的型号决定是否采购新设备,或者从设备租赁市场临时租赁。其次,选择设备安装场地。对此,必须考虑原材料进场的道路、原材料的堆放、混凝土运输的道路,以及可能影响主体项目施工等方面的因素。场地确定后,还要根据场地的地质情况以及设备对地面造成的负载,决定是否进行地基处理或者打基础桩,以确保设备在使用中的稳定性。各项环节都确定好后,根据项目的进度要求,现场进行设备安装、调试、试生产等。第三,根据场地与运输道路的情况,设计混凝土的运输与泵送方案。例如,运输混凝土使用多大容量的混凝土搅拌车,运到现场后是采用泵车泵送,还是采用成本较低的拖泵泵送,或是采用吊车等。再根据选择的设备,决定是租用还是采购。第四,组织人员与安排设备进场。上述各项工作落实后,要根据整个项目进度与混凝土需求方量,逐步安排人员与设备进场,以避免人员与设备的闲置而增加成本。管理人员与设备操作人员必须做到一专多能、一人多岗,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最后,根据项目的总体部署,进行混凝土的生产与运送。在生产中,应合理调控各环节,以免造成浪费使成本增加。
        对整个施工过程的描述,反映了混凝土施工流程、人员、材料、机械设备及其各种属性等,这些活动与属性是影响工程成本的主要因素。因此,深入考虑混凝土施工过程的系统性,对其进行细致、全面、完整的描述是非常必要的。
        2混凝土施工过程的设计
        混凝土施工过程的设计,以过程的描述与诊断为基础,进一步了解影响成本的最大因素与主要环节。过程是由各个活动组成的,过程的总成本由过程中各活动所需的费用组成,而进行活动所需的费用则是活动所调用的资源成本。因此,过程的总成本由过程所调用的初始输入决定。通过优化初始输入中的资源配置,最终实现成本的优化。初始输入中资源的成本,对于消耗性资源则由其单位资源的成本、过程调用数量及采购费用等决定;对于非消耗性资源,则由摊派到该过程中每次使用单位资源的费用、过程调用的数量以及调用的次数等决定;信息资源则由其获得与传递所需的成本来决定。但在具体过程中,计算每笔费用没有实际意义,可以只计算对过程总成本起主要作用的成本。
        施工过程是由一系列相关活动组成的。过程的基本单位是活动,它包含了一系列属性。这些属性中影响成本的主要因素,包括财务因素、业主因素、人员因素、材料因素、设备因素、管理因素、施工技术因素及社会因素等。本着控制成本、提高利润的原则,在设计施工过程中要时刻控制成本、节约成本。同时,还应遵循以下原则:
        (1)必须以施工过程的成本目标为依据。成本目标是施工设计的中枢,每次施工设计都必须以成本目标为参照。目标管理的内容包括:目标的设定与分解,目标的责任到位与执行,检查目标的执行结果,评价目标与修正目标,目标管理的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即PDCA循环等。
        (2)设计时,必须参照以前的施工过程对其改进、优化。在节省成本的同时,也要考虑施工质量与进度控制。
        (3)要加强技术革新,大胆采用先进技术,只有先进的技术才能创造出更大的生产力,使整个企业具有竞争力。


        (4)要合理地利用人员、材料、设备,它们是影响施工成本的主要因素。人员的合理搭配、设备的合理利用、优选材料等,均是节约成本的有效途径。
        (5)在设计中,让企业全员参与施工的成本管理。混凝土施工成本的全员控制必须有一个系统的实质性的内容,包括各部门、各单位的责任网络与班组经济核算等。应防止成本控制“人人有责、人人不管”的现象发生。混凝土施工成本的全过程控制,要求成本控制工作按照混凝土施工进展的各个环节的各个阶段连续进行,既不能疏漏,又不能时紧时松,应使成本自始至终得到有效地控制。
        (6)要将责、权、利相结合。在施工过程中,项目经理领导下的各部门、各班组在肩负成本控制责任的同时,也享有成本控制的权利。同时,项目经理要对其业绩进行定期检查与考评,有奖有罚。只有真正做好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控制,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3 混凝土施工过程的实施
        3.1管理思路
        (1)项目经理是项目成本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应全面组织项目部的成本管理工作,及时掌握与分析盈亏状况,并迅速采取有效的措施。工程技术部是负责整个工程项目施工技术与进度的部门,应在保证质量、按期完成任务的前提下,尽可能采取先进技术与合理方案,降低工程成本。经营部主管合同实施与合同管理工作,主要负责工程进度款的申报与催款、处理施工赔偿等事项,还应加强合同预算管理,增加工程预算收入。财务部主管工程项目的财务工作,应随时分析项目的财务收支情况,合理调度资金。项目经理部的其他部门与班组都应精心组织,为增收节支尽职尽责。
        3.2 技术措施
        (1)制定先进的、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以缩短工期、提高质量、降低成本。施工方案包括4项主要内容:施工方法的确定、施工机具的选择、施工顺序的安排与流水施工的组织。其中,机械设备的正确选择是降低成本的关键所在。这需要在施工设计阶段合理设计、逐步优化,如遇到问题及时更改,使机械设备费用降至最低,使用最合理、效用最高。
        (2)在施工过程中,努力寻求各种降低成本、降低消耗、提高工效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等技术措施。
        (3)严把质量关,杜绝返工现象,缩短验收时间,节省费用开支。
        3.3 经济措施
        (1)人工费控制管理。主要是改善劳动组织,减少窝工浪费,实行合理的奖惩制度;加强技术教育与培训工作;加强劳动纪律,压缩非生产用工与辅助用工,严格控制非生产人员的比例。
        (2)材料费控制管理。改进材料的采购、运输、收发、保管等工作,减少各个环节的损耗,节约采购费用;合理堆置现场材料,避免与减少二次搬运;严格材料进场验收与限额领料制度;制定并贯彻节约材料的技术措施,合理使用材料,综合利用一切资源。材料费在施工中往往占有很大的比重,一般占预算费用的70%左右。因此,必须在施工阶段严格控制施工过程设计的材料用量,合理确定材料价格,有效控制工程造价。施工单位预算人员及现场管理人员,应密切注意市场行情,掌握施工情况的第一手资料及材料信息,为竣工决算提供依据。
        (3)机械费控制管理。主要是正确选配与合理利用机械设备,注重保养修理,提高机械的完好率、利用率与使用率,加快施工进度,增加产量,降低机械使用费。
        结束语
        混凝土的施工过程管理与施工成本控制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加强混凝土施工过程管理,才能控制混凝土施工成本。也只有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管理才有意义。混凝土施工成本控制体现了成本管理的本质特征,是混凝土施工过程管理的核心内容。
        参考文献
        [1]康海兵.建筑施工成本管理的探索[J].今日财富(下旬刊),2010,(4):1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